除了上述諸種,有關落後地區創業文化微弱的表現還可以舉出很多。在不少的落後地區,盡管存在著環境逼迫這一外因,卻由於創業文化這一內因過於微弱,外因未能通過內因發生作用,經濟發展相對緩慢。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一浪高過一浪,落後地區的幹部和人民都已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但改革的發展速度仍然慢於先進地區,改革和發展的機遇總是抓不住,主觀上的原因就在於思想觀念陳舊和保守,經濟意識淡薄,這些都說明當地的創業文化仍有待於培育。
創業文化作為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建立在地理環境、經濟、曆史傳統等基礎上。如前所述,溫州的創業文化是千餘年來在山多田少這一特定環境中,工商業經濟較大發展的產物。其他各個地區的創業文化也都建立在各自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基礎上。例如,北方經濟落後的地區大多耕地廣大,人民生計主要依靠農業,工商業不發達;例如,大城市人民長期生活在嚴密的計劃經濟下,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像溫州人那樣走發展私營經濟創業致富的道路;例如,在西部某些地區,人們長期生活在封閉而又惡劣的環境下,不僅無法從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生活資源,還常常受到嚴酷的自然環境的擺布,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無奈,久而久之形成默默忍受貧窮和自然災難的“貧窮文化”,從而湮沒了“創業文化”。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落後地區要動員人民投身市場經濟,發展包括私營經濟在內的區域經濟,首先必須破除長期束縛人們的思想桎梏,更新觀念,培植好創業文化。
長期以來,人們生活在計劃經濟和公有製經濟下,不僅習慣於將發展區域經濟看作是地方政府的事,甚至將使自己過更好的生活也看作是地方政府的事。發展區域經濟和使人民過好的生活,確實是各級地方政府應負的責任,然而,它又不僅僅是政府的事,同時也是百姓的事,在未來的中國社會尤其如此。中國體改研究會會長高尚全教授總結浙江等地經濟發展的特點,提出民本經濟這一概念。他認為,所謂的民本經濟,就是以民為本、民有、民營、民享的經濟,並強調民本經濟應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他指出:這種經濟具有四個特點,一是經濟形式以民營經濟為主,二是社會投資以民間資本為主,三是社區事業以民辦為主,四是政府管理以營造和維護良好的經濟環境為主。與民本經濟相對的是官本經濟,我們過去的計劃經濟就是一種典型的官本經濟,通過長官和行政的方式來配置資源。而民本經濟,人民是創業的主體、經營的主體、產權的主體,是創造財富的主體。從高教授的話中,我們可以預見,經濟領域的巨大變化,必然會在許多方麵,包括個人經濟行為的作用方麵,產生深刻的影響。
隨著計劃經濟的退縮和民營經濟的發展,走自主創業之路這種個人的經濟行為,不僅早已成為無數的人發財致富的主要途徑,也已成為發展區域經濟的重要途徑。因此,各地政府部門都已開始高度重視私營經濟的作用,積極鼓勵私營經濟的發展。有的地區在發展私有經濟方麵進展迅速,有的地區則相對緩慢。進展緩慢的原因頗多,其中一個原因即在於創業方麵的落後。溫州的實踐證明,一個地方如果有著比較先進的創業文化,人民群眾便會有創業致富的強烈欲望,就能夠主動走發展私營經濟致富之路,就會想方設法克服創業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創業文化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上,是人的過好日子的強烈欲望的體現。因此,創業文化並非溫州所獨有,而是普遍存在於各個地區,隻是各地的發展水平不同而已。勇於創業成功致富的溫州人擁有先進的創業文化,而那些人民目前還缺乏創業激情的地區,創業文化顯然比較落後。在這些地區,無論發展經濟的任務是多麼的迫切,政府都應將培育當地的創業文化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之一,通過各種途徑,在人民中播種創業致富的思想種子,培育人民的商業精神和廣泛參與經濟活動的積極性,努力走創業致富之路。
前不久,在《參考消息》上讀到一則消息,令人耳目一新。該報摘錄日本《日刊工業新聞》2002年7月2日報道:日本的經濟產業省(日本政府主管全國經濟的部)已著手在中小學開展創業教育。
該省計劃在8月上旬選出2-3個地區作為試點,在這些地區的中小學開設創業教育課程,2003年將把這門課擴大到高中,並希望將來在全國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