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溫州創業文化啟示錄(2)(2 / 3)

因此,這位溫州老板在人才市場呆了一二個小時便憤然退場。

艱苦奮鬥,吃苦耐勞,都是任何一個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優良品質,溫州人就是通過艱苦奮鬥吃苦耐勞才贏得自己的發展的。在創業致富的初期階段,多少溫州人別妻離子,不辭辛勞前往陌生的他鄉,經營各種被當地人看不起的小工商業,可算是吃盡千般苦。即使在今天,昔日經營小工商業的溫州人,大多已成為開店辦廠的大小老板,有條件在家過著舒舒服服的生活,但他們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本色仍然沒有改變,為了做好生意不少人仍在各地奔波。然而,落後地區的一些人盡管貧窮,卻害怕吃苦,更不願像溫州人那樣長年在外奔波。山西是明清時期著名的山西商人的故鄉,當年山西商人為做生意走遍全國,一直走到俄羅斯,而今天的山西卻流傳著“出了娘子關,兩眼淚汪汪”這句民謠。有的農民一聽說要出遠門,就以“好出門不如歹在家”來勸自己和勸別人,結果當然是守在窮家過窮日子。

前些年來,隨著各地產業結構性調整的進行,工廠和機關單位一批人員失去工作。對於失業人員,政府一方麵努力開通各種就業渠道,使他們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另一方麵也鼓勵他們通過自主創業的方式,解決自己的生活出路。一聽說自主創業,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沒有資金,怎麼辦?我不會做生意,怎麼辦?我如果虧本了,怎麼辦?對於這些“怎麼辦”,這些人不是積極想辦法,克服困難,而是認為自己沒有辦法克服困難。他們隻好裹足不前,繼續在家裏唉聲歎氣,靠著一點可憐的失業補貼過日子。確實,對於任何一個自主創業者,尤其是因失業而不得不選擇自主創業道路的人,隻有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邁出第一步,上述“怎麼辦”對於任何一個創業者都是需要解決的難題。然而,溫州人的事例卻告訴我們,隻要你有強烈的創業致富的欲望,便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沒有什麼辦法想不出來。今日,我們國家不但在政治上允許並鼓勵私有企業的發展,各地還采取不少支持私有企業發展的措施,私營經濟正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力量。無論是政治環境還是經濟環境,比起溫州人創業初期,不啻好上千倍,而且還在朝更好的方麵繼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隻要努力,總可以想出辦法。

長期以來由於體製沒有理順,在國營工廠和機關單位工作的職工,在別人的指揮調動下工作,隻要認真仔細地做好本職工作,就是一個好職工,用不著為自己的工廠和單位操太多的心。而如果自主創業,一切都要靠自己想辦法,時時刻刻都要關心資金運轉、產品質量、產品銷路、利潤盈虧等令人煩心的問題。即使已經創業成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僅想繼續發展要殫精竭慮,甚至保住已有的財富都要處處小心,因為稍有不慎辛辛苦苦賺來的百萬家產就會付之東流。因此,自主創業者需要強烈的自主意識和更好的心理素質。

如果所在的地區或城市國有經濟極其強大,私有經濟非常薄弱,居住在這些地區或城市的人自然又比居住在國有經濟比較薄弱私有經濟力量相對較強的地區或城市的人,更加缺乏自主創業的心理準備。況且,人都喜歡過安逸的生活,不喜歡輕易改變生活習慣和工作地點,更不喜歡冒風險,更何況大多數的失業人員都已到了特別求穩怕亂的中年甚至老年。然而,一旦遭遇失業,而且政府一時無法予以安置,與其在家靠可憐巴巴的一點失業救濟過日子,不如學學溫州人坦然麵對失業,勇敢走上自主創業之路。溫州人失業時不靠政府靠市場,這一點值得很多地方的人們學習。而且,在溫州,很多情況下都不是廠長炒職工的魷魚,而是職工炒廠長的魷魚,不少職工都是感到在工廠或單位工資收入太低,或者感到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而主動離開工廠或單位的。

即使同樣是做生意,人們也能感受到各地商品意識和經營方法的區別。溫州人大錢要賺,小錢也要賺,總之隻要可賺就一定要賺。在溫州的飲食店,麵條、米麵等食物,向來以兩為銷售單位,顧客可以買2兩、3兩,也可以買1兩,從沒有人嫌1兩太少而不賣給顧客。而我們在北方,卻很少看到這種經營方式。一位最近剛剛乘火車從東北返回的朋友告訴我,火車上的盒飯都是20元一盒,菜很多,飯很少。他和另外2位同事在火車上吃厭了方便麵,想買一碗盒飯,請服務員多給些飯,少給些菜,再分成三份。但是,費盡了唇舌,這位服務員就是不肯,理由是他們以飯盒為銷售單位,要裝3個飯盒就必須付60元錢,買和大家一樣的3份盒飯。於是,他們隻好繼續吃方便麵,而這趟火車也沒能從他們身上賺到1分錢,更不用說60元了。高明的生意人,都懂得積沙成灘、積水成淵的道理,而那位火車盒飯銷售員以及他的上司隻知道1+1=2,不懂得0.5+0.5=1、而4個0.5相加便等於2這一道理,經營方式的呆板於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