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權力下放給較低層級的管理人員,並不表示高級管理團隊放棄傳播公司企業文化的責任。格拉斯和索德奎斯,以及後來的李斯閣和考林,仍然是這種文化最主要的傳播者。但是,他們主要是在有眾多員丁聚集的場合傳揚這些訊息,例如一年兩次的經理人員會議,以及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
山姆在放權和控權之間有遊刃有餘,既激發了公司各個層麵的主動性、自主性,也統率著公司的決策權,可謂授權管理的典範。
管理者在授權的同時,必須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控製。管理者若控製的範圍過大,觸角伸得太遠,這種控製就難以駕馭。如何做到既授權又不失控製呢?下麵幾點頗為重要。
(1)評價風險
每次授權前,管理者都應評價它的風險。如果可能產生的弊害大大超過可能帶來的收益,那就不予授權。如果可能產生的問題是由於管理者本身原因所致,則應主動矯正自己的行為。當然,管理者不應一味追求平穩保險而像小腳女人那樣走路,一般來說,任何一項授權的潛在收益都和潛在風險並存,且成正比例,風險越大,收益也越大。
(2)授予“任務的內容”,不幹涉“具體的做法”
授權時重點應放在要完成的工作內容上,無須告訴完成任務的方法或細節,這可由下級人員自己來發揮。
(3)建立信任感
如果下屬不願接受授予的工作,很可能是對管理者的意圖不信任。所以,管理者就要排除下屬的疑慮和恐懼,適當表揚下屬取得的成績。另外,要著重強調:關心下屬的成長是管理者的一項主要職責。
(4)進行合理的檢查
檢查有以下的作用:指導、鼓勵和控製。需要檢查的程度決定於兩方麵:一方麵是授權任務的複雜程度;另一方麵是被授權下屬的能力。管理者可以通過評價下屬的成績,要求下屬寫進度報告,在關鍵時刻同下屬進行研究討論等方式來進行控製。
(5)學會分配“討厭”的工作
分配那些枯燥無味的或人們不願意幹的工作時,管理者應開誠布公地講明工作性質,公平地分配繁重的工作,但不必講好話道歉,要使下屬懂得工作就是工作,不是娛樂遊戲。
(6)盡量減少反向授權
下屬將自己應該完成的工作交給管理者去做,叫做反向授權,或者叫倒授權。發生反向授權的原因一般是:下屬不願冒風險,怕挨批評,缺乏信心,或者由於管理者本身“來者不拒”。除去特殊情況,管理者不能允許反向授權。解決反向授權的最好辦法是在同下級談工作時,讓其把困難想得多一些,細一些,必要時,管理者要幫助下屬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5.大權獨攬,小權分散
作為管理者,並不意味著什麼都得管。正確的做法是:大權獨攬,小權分散。要做到權限與權能相適應,權力與責任密切結合,獎懲要兌現。
春秋時期,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例行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存亡續絕,終於九合渚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霸業的取得與桓公的開明和管仲的謀略是密不可分的。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們不能忽視的就是,管仲之所以能夠最大範圍內施展自己才華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獨攬大權,如果管仲也是集各種大權於一身,怕也早就有“謀反”之嫌了。
根據《韓非子直解》記載,齊桓公對管仲極為信任,有一天,他在朝堂上對大臣們說:“寡人想要立管仲做我的仲父,不知你們有什麼意見。同意我立管仲為仲父的人進門以後往左走,不同意的人進門以後往右走。”
他說完以後,群臣各分左右,入門後站定,唯有東郭牙既不往左走,也不往右走,竟然站在門的正當中。東郭牙是何許人也?據《呂氏春秋》記載,東郭牙,也就是的叔牙。管仲就是經過他的熱心推薦,才得以被齊桓公重用。鮑叔牙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性情耿直,敢於犯言直諫,所以一直被管仲稱為知己。
桓公看到東郭牙這樣的反應,感到很奇怪,就問說:“寡人要立管仲為仲父,如果你同意就往左走,不同意則往右走,您為什麼立在中間不動呢?”東郭牙不緊不慢地問道:“請問大王,以管仲的才能可以謀定天下大事嗎?”齊桓公說:“當然能。”東郭牙又問:“以管仲的決斷能力能幹成大事嗎?”齊桓公說:“當然能。”東郭牙說:“那好,管仲的智謀足以謀定天下大事,管仲的決斷足以幹大事情,而您現在又要把國家的大權交給他,如果他用自己的智謀才能,憑借著您的威勢,來治理齊國,請問,您的政權能不危險嗎?”齊桓公聽後悚然而驚,對東郭牙說:“您的意見很有道理。”
於是,齊桓公就不再立管仲為仲父,也不把所有的大權交給他,而是讓自己的曾孫隰朋治理內政,讓管仲治理外交,使他們分權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