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智慧62教孩子做生活的強者(2 / 2)

郭小飛學習國際象棋的時候,班裏還有好幾名同學在學習。學了三年後,唯一一個在大賽上取得名次的就是郭小飛。很多家長納悶,剛開始學的時候,郭小飛是幾個孩子中成績最差的,他的父母好像也很少過問學習的事,為什麼這個孩子倒成了棋藝最高的呢?郭小飛的媽媽說:“學習是孩子的事情,我隻是不斷告訴他,學棋要勤學苦練,掌握規律。不然對不起家裏為他交了那麼多的學費。他成績不好鬧情緒的時候,我隻是提醒他,如果害怕失敗,幹脆退出!”

馬丁·路德·金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使你倒下。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要告訴他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很脆弱,一遇到挫折就嚇住了。強者與弱者的區分,就在於強者戰勝挫折的次數更多,更堅強地爬了起來。而弱者,經曆幾次失敗後便永遠地躺下去了。

2.打造孩子樂觀的性格

樂觀的孩子活潑可愛,思維活躍,能看到事情比較有利的一麵,期待更有利的結果。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說:“樂觀的孩子不易患憂鬱症,他們也更容易成功,身體也比悲觀的孩子更健康。”如果孩子天生不具備樂觀品質,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實現。

隋京是一名現代女孩,樂觀隨和的性格使得她常常被身邊的女孩羨慕。她們常常想:“隋京怎麼能每天都那麼快樂呀?”生活中,沒有人不會遇到煩惱,隻是有的人性格樂觀,善於排解煩惱,改善局麵。

為了讓隋京能夠遇事樂觀,她的父母就注重以身作則,處處表現心態,這一點對隋京影響很大。除此以外,他們給隋京更多的自由,隻要無關是非,父母盡可能地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她自由發展快樂的天性。父母通過培養隋京廣泛的興趣愛好、無私的性格、樂於助人的態度、做事情的能力等,使得隋京性格樂觀、開朗。

3.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容易情緒化,高興了什麼事情都好解決,不高興了就吵架、發脾氣,遇到困難不夠冷靜,常常煩躁不安,這樣的孩子缺乏情緒管理能力,很簡單的事情常常被他搞砸。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不要強行鎮壓,先要接受孩子的壞脾氣。

這樣對孩子來說才算公平,因為人人都會有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的時候,為什麼不允許孩子出現這些壞情緒呢?當然這並不等於認可孩子隨意發脾氣,傷害自己傷害他人。

家長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健康的情緒表達方法,比如為孩子建立一個“冷靜角”,情緒不好的時候就去“冷靜角”發泄發泄。也可以教會孩子“踢皮球”、“訴說”、“情緒垃圾箱”、“氣球操”等情緒表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