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侄對壘,堂侄劉湘總兵力合計10萬餘人,堂叔劉文輝總兵力合計12萬餘人。劉文輝在軍事上略勝一籌。
對於四川軍閥混戰,蔣介石非常高興,按照他的算盤,二劉兵力差不多,短時間裏,誰也不能勝誰,這樣戰爭就會持久,二劉力量遇到削弱,“中央軍”可以趁機入川。
蔣介石明確支持劉湘,劉湘於1932年春夏之交製定所謂“安川計劃”,以夾擊劉文輝,“從而解除其武裝,占領其戍地,取掉其主席”。劉湘此計果然得逞,蔣閱後喜形於色,立即親筆複函劉湘,備加慰勉,另由親信曾擴情以個人名義密電劉湘:如能有把握在短期內解決劉文輝,大可便宜行事。1932年10月1日,戰爭爆發,劉湘部與劉文輝部正式交火。
1933年7月4日,劉湘親自指揮的“安川戰役”揭幕,這次戰役是二劉之間的最後一搏,劉文輝處於將有二心、士無鬥誌、四麵受敵的險境中.自知沒有生存希望,便在7月8日通電辭去四川省政府主席之職,放棄成都,退守岷江一線。劉文輝率殘部向雅安退卻,本來打算固守雅安,豈料“~JllE”李注東旅追到雅河,在周公山上架起大炮,向劉文輝行營轟擊.劉驚魂未定,狼狽撤離,鑽進氣候苦寒的不毛之地。
眼看劉文輝要失敗之際,卻有人將其從穀底拉了上來,這人不是別人,恰是蔣介石。按照蔣介石的做法,他希望四川戰爭能夠長期進行下去.直到川自生自滅,但他沒有想到劉文輝如此不經打,對蔣介石來說.如果劉湘獨霸四川,必成坐大之勢。統一的四川對“中央軍”的威脅十分巨大,蔣介石希望劉文輝擁有一定限度的實力,用以牽製劉湘,正是這種心態,蔣介石才多次電令劉湘結束“安川戰役”轉而“剿赤”。
為了讓劉文輝在四川西部站穩腳,1935年春,蔣介石政府果然發布命令,組建“西康建省委員會”,以劉文輝為委員長。1939年元月1日,孕育整整4年的西康省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點評】二劉雖有千軍萬馬,卻無精兵強將,更無可為其出謀劃策的高級助手,是以蔣介石避其實就其虛而輕取四川,從表麵上看,蔣介石一會要打劉文輝,一會要保劉文輝,讓人摸不清頭腦。但“內行看門道”,蔣介石對四川軍閥的態度是一致的,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使其內耗,然後再統一之。
【運用】善將報答轉為施恩,這是一種十分精明的計謀。向人施恩,要比報答別人的恩惠顯得高明得多,而且,及時的幫忙更會使你善名遠揚。
不要等別人開口請求,而是要提前開口,主動相助,這樣能使受助者感到更沉重的義務,而義務總會轉化為感激之情。這種微妙的轉化會非常有利於你。蔣介石在對待四川二劉的問題上,用的就是這個策略。
我們知道,在法國大革命的號角從巴黎傳到科西嘉島的時候。一心想為科西嘉島爭得自治和自由權利而奮鬥的拿破侖。決心利用這個機會去獲得權力。
他參加的是科西嘉島自衛隊司令的選舉。選舉的日期到來後,拿破侖動員了能參加的所有的親戚。他母親天天大擺筵席,招待他的同黨朋友,從山村裏來的人還在他家過夜。他使出渾身解數,友好、謙恭地麵對來訪的朋友。和每一個人親切交談,拜訪對他有用的人,尋求每一個人的支持。
選舉委員來到時,他派人強製一個選舉委員住在他家裏,他甚至派人毆打競爭對手的追隨者。
拿破侖終於達到了他的目的。被選為自衛隊副司令。中校軍銜。
為了獲得權力,拿破侖總是精心策劃,周密思謀。
為了獲得自衛隊司令官的位置,他必須顛覆自衛隊司令官波利。波利享受了英國20年的貴賓待遇。如果以叛國罪控告他,不是很好的一招嗎?說他正準備把我們出賣給英國。如果派呂西安把這個疑點傳播到議員們的耳朵裏。議員沙裏西蒂一定馬上會在議會裏嚷出來。
拿破侖這樣做了。
不久,國民議會派代表到科西嘉島,沒有征求波利的意見。就委任和撤免一些官吏,精明強幹的拿破侖受到士兵們的擁護,自衛隊司令自然非他莫屬,任命隻是一個過場而已,拿破侖的目的達到了,他散布的言論起到了作用。
尾大不掉分而治之
【引語】蔣介石看到用朱家驊達到了驅除二陳勢力的目的之後,對朱果然極其欣賞。但也僅僅如此,對朱再也沒有提拔的意思。因為,他知道二陳無論如何對他本人是最忠心的,這個朱家驊雖然忠於自己,但畢竟是從二陳那裏反叛過來的。蔣介石對叛徒從來都是兩手,隻用他們達到政治目的,對叛徒絕對不可能信任。
【事例】蔣介石有點像曹操,凡事多疑忌,因此,他的政治謀略往往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的一條是:他不能控製的勢力,絕對不準允許存在。
CC係是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創立的,這兩兄弟對蔣介石的忠心,絕對是皇天可覽,沒有絲毫的不軌之心。盡管二陳是忠於蔣介石的.蔣介石也需要有人替他打理黨務,但二陳的CC係畢竟勢力太大,有尾大不掉的趨勢,蔣介石不能坐視二陳擴張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