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蔣氏天下(10)(1 / 3)

由於蔣介石對楊永泰的信任,將很多事情交給楊永泰去辦,時間長了,楊永泰逐漸控製了蔣介石的侍從室。蔣介石在江西“剿共”的時候.設置在江西的行營秘書處,成了實際的行政院,所有國民黨重要軍政文電,都須由楊永泰過目,所有軍政大員見蔣,都必須由楊永泰安排,他自己也開始操縱政治勢力,擴大自己的影響。楊永泰的這一劣跡同蔣介石的另外一個幕僚陳布雷形成對照,蔣介石發現情況嚴重之後,為防止楊永泰擅權,不由得非常小心地予以控製。

1935年,蔣介石令楊永泰擔任湖北省主席,成為地方大員,但楊永泰自此離開蔣介石,成為失寵的一個信號。1936年10月25日。應漢口日本領事的邀請,楊永泰往赴宴會,在宴會之間,楊永泰表示日本在中國的一切事情,他都可以代表委員長負責,這句話被軍統特務知道,趕忙報告了蔣介石,這就犯了蔣介石的大忌,他可以容忍小人,但絕對不能容忍小人專他的權,自此之後對楊永泰由欣賞到討厭了。

宴會結束後,楊永泰在漢口江漢關碼頭專用輪渡準備返回武昌的時候,一個刺客對楊永泰連開數槍,楊永泰應聲倒地。蔣介石知道楊永泰被刺殺後,表示驚訝,要求破案,此案卻不了了之。

【點評】按照古人的用人原則.應該“舉賢而去不肖”,但在蔣介石的用人的原則中,他能夠根據情況,為我所用,即使是小人,隻要符合他的政治需要,也是照用不忌諱。

蔣介石認為,在亂世之中,小人甚至比“大人”更有用處。蔣介石重視小人,並不意味著他對小人是完全信賴,恰恰相反,蔣介石的“功夫”就在於他能夠從利益需求出發,既能用小人的“才能”,又能夠控製小人,防止小人壞事。

【運用】當親信成了一堵牆的陰影,成了心腹之患後,其勢力是無法消彌的。

埃德加·胡佛自1924年12月被柯立芝總統正式任命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以後。美國便逐漸進入了一個長達48年的黑暗歲月。胡佛局長的拿手好戲是讓手下人搜集秘密檔案材料。這成為他之所以能夠在聯邦調查局局長的位置上一直坐到他死為止的秘密武器。

他經常用一種並不光明正大的手段使用事實真相。據一些聯邦調查局退職特工的日記。胡佛手頭掌握著一些要人和國會議員的秘密檔案材料。內容涉及桃色事件及其他有損名譽的行為。曾獲得過普利策新聞報道獎的華盛頓專欄作家傑克·安德森向《局長》一書的作者奧維德-德馬裏斯講述了胡佛怎樣用他掌握的材料威脅當事人的:“他(胡佛)精於訛詐。事實上,他無時無刻不在從事這種勾當,隻不過是一種暗示的訛詐。

他有意讓參議員們知道。他收集到了有關他們的一些情報,他願意做好事通知他們,但與此同時也讓他們心裏明白,聯邦調查局局長握著他們的‘把柄’。”這也將解釋了為什麼在1972年以前的近50年裏,美國先後有8位總統上任卸任,無一例外的是,在他們上任伊始所公布的第一批任命名單中,胡佛總是名列其上,而且無一例外地是聯邦調查局局長。自從柯立芝總統擔任那個職務後,再也沒有哪個總統能夠將他撤下來。直到他死。

化國為家止於權術

蔣介石發家不僅止於權術,而且倚重相人品貌,極力效仿曾國藩相人術,以期達到識人、用人的目的。隻是所相之人仍離不開同鄉親友。實際上還是出不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這一舊格局。

獨具慧眼相中陳誠

【引語】蔣介石以為這人看的是小說之類閑書,一把奪過來一看。

原來是《三民主義》,立即轉怒為喜。再看看陳誠,其貌雖然一般,但眉宇之中透露出一股英氣,神態自然,並沒有因為有人突然奪書而驚慌。

【事例】蔣介石很相信曾國藩相人的工夫,他曾經專門研究曾國藩用人得失。並將其用在自己的識人、用人上。

蔣介石一生模仿曾國藩為人做事,用人上也多用曾國藩的辦法,通過小事和語言觀察對方,凡是被他相中的人就能夠得到重用,反之,即使有天大本領,不但不為蔣介石重用,反而為蔣介石懷疑、提防。

蔣介石建立黃埔軍校的時候,就是用這種方式得來他後來最為倚重的三位大將。

一天,蔣介石夜晚查哨,看見房間裏有微弱的光,蔣介石以為又是士兵不按照作息時間休息,十分生氣,立即推開門,準備大聲訓斥。結果推開門一看,隻見一個士兵正點著蠟燭,借助這個微弱的光看書。蔣介石以為這人看的是小說之類閑書,一把奪過來一看,原來是《三民主義》,立即轉怒為喜,再看看陳誠,其貌雖然一般,但眉宇之中透露出一股英氣,神態自然,並沒有因為有人突然奪書而驚慌。

蔣介石問道:“你是哪裏人?”

陳誠回答:“我是學生陳誠,浙江人。”

蔣介石聽後喏喏兩聲,囑咐好好休息就走了。但第二天,蔣介石宣布陳誠為少尉排長,令很多不看重陳的人大吃一驚。

蔣介石看到陳誠夜晚攻讀.認為其精神可嘉,儀表言談大方得體,加上又是浙江人,不提拔陳誠才是件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