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公孫瓚雖然能嚇跑袁紹,卻到底不是文醜的對手。兩人在界橋上鬥不了十個回合,公孫瓚就抵擋不住,敗陣而走。文醜乘勢追趕,眼見公孫瓚已經逃回對麵的大營,他竟然渾然無視於公孫瓚那邊的中軍大陣,就這麼橫衝直撞而去。公孫瓚手下也有健將四員,一齊迎戰,卻被文醜輕輕一挑槍尖,便刺一將下馬,其他三人和那被刺者本事相當,一見文醜勇猛如斯,紛紛退避,不敢再戰!
“大膽公孫瓚,敢侮辱我家主公?還不快快下馬受死!?”眼見敵軍中根本沒有自己一合之將,文醜自然是越發得囂張起來,這麼怒吼著便策馬急追公孫瓚。再說被文醜一人就弄到這種地步,也怪公孫瓚疑心太重不敢輕易啟用關羽和張飛,不然隻要那哥倆兒有一人在此,公孫瓚也斷然不會落到這種地步!可是此時後悔已晚,公孫瓚慌不擇路下,弓箭盡落,頭盔墮地,偏偏禍不單行下又馬失前蹄,公孫瓚翻身落於坡下,雖然沒有受傷卻已經被後邊的文醜急趕上來。眼見如此,公孫瓚直道“我命休矣!”,不想下一霎那,一道雪亮的白光從他身後的坡麵上飛騰而出,白光凝定處,赫然是一頭渾身雪白的千裏龍駒,龍駒上高坐一員白袍裹身的年少猛將,那猛將手上則是一杆亮銀破甲槍!
白馬素袍亮銀槍,光風之下顯威芒!
那白馬自然是淩風白鶴,淩風白鶴背上素袍猛將自然是趙雲趙子龍,趙雲手上的亮銀槍自然是——龍膽虎牙槍!
槍風一掃,趙雲已經正麵截住了文醜刺向公孫瓚的那一槍。
文醜自然也早已經見到了橫插一杠的趙雲,但是他平日裏自恃甚高,整個袁紹帳下就隻有他和顏良平起平坐,加上方才在公孫瓚軍營裏一番衝殺也沒見到什麼高手,文醜雖然也被趙雲出現時的威勢虎得一驚,卻還是不改攻勢,直接就這麼突刺上來。這一下如果是針對公孫瓚的話,公孫瓚的喉嚨或者說心窩上必定會出現一個窟窿,但如果是針對趙雲的話,結果,隻是“叮”的一聲輕響。
輕而易舉的,趙雲架住了文醜的長槍。
其實也是文醜命大,他固然是低估了趙雲,趙雲卻是高估了他,這反倒是救了文醜一命!卻原來方才文醜那一招隻用了六七分勁道,對付公孫瓚之流自然是綽綽有餘,但是要對付趙雲的話可就相形見拙了。如果不是項羽一再提醒趙雲這文醜也算是袁紹手下不可多得的一員猛將的話,趙雲方才完全可以無視於對方的攻勢,閃避開之後瞅準文醜的破綻便來上一招靈蛇吐信,到時候文醜就算不死,也必定身受重傷!
然後世事就是這樣,生死成敗,往往在一線之間!
就在趙雲狐疑於袁紹手下不可多得的猛將竟然隻有相當於自己一半的實力時,握槍的右手被震得酸疼的文醜卻已經大驚失色得反應過來:對麵那小白臉,不好對付啊!
這一下醒悟固然是後知後覺,卻也算是亡羊補牢、尤未晚也,當下文醜再不敢掉以輕心,就趁著趙雲對文醜的實力產生懷疑時文醜使出渾身解數,以十成十的勁道再度攻向趙雲。這一槍,直來直往、氣勢如山,倒也沒有弱了文醜“河北四柱”之一的名頭,便是趙雲見了也不由暗讚一個“好”字,因為槍法最常用的攻勢就是“刺”,如果能把“刺殺”練好,基本上就算是一個好的槍將了。
文醜絕對是一個優秀的槍將,隻可惜,他如今的對手卻是不說當世第一,但也絕對是當世前三甲的——槍神!
趙雲雖然拜左慈為師,但是他的槍法卻不是左慈教的,而是經過左慈的介紹,專程向當時已經隱居深山的武術名家童淵學的一套“百鳥朝鳳槍法”,但是趙雲的槍法又不完全是百鳥朝鳳,因為趙雲隻跟隨童淵學了一年,後者就死翹翹了,所以趙雲的百鳥朝鳳槍有其形,但是骨子裏的東西,其實還是趙雲自己摸索出來的,隻是為了繼承童淵的師承他才依舊稱自己的槍法是百鳥朝鳳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