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打造強氣場的方法(3 / 3)

每個人都有氣場,如何讓氣場有效地起到作用,為自己的成功護航?我們需要用定位,來讓氣場有準確的航向,用正確的人生定位為自己的氣場把脈,從而培養出更加強勢的氣場。

我們要通過對自己的定位,把自己的氣場集中在特定的目標上來,找出實現目標的方法,並將之付諸實際行動直到成功為止。也就是說,無論是在工作上、學習上以及個人生活上,人生幸福的意義,就是由準確定位人生開始的。擁有正確的定位,用準確的人生定位為我們把脈氣場,照亮人生的航程。

用試一試的勇氣激勵氣場

氣場是需要勇氣激勵的,如果我們身在逆境,不怕困難,勇於嚐試,那麼就會取得成功。胡適有一句名言:“自古成功在嚐試。”無論身處逆境順境,首先要敢於嚐試,且要明智地嚐試,才能讓不可能變為可能!你很優秀,也很努力,沒有成功,因為你沒有敢於嚐試的勇氣。

人類為什麼能主宰地球?他們的祖先有多聰明?事實上,他們也許並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他們敢於嚐試。嚐試各種生存下來的方式,嚐試各種與自然相處的方式。最終,他們被自然選中,做地球的主人。

有很多人為自己的氣場太弱而苦惱,因為氣場弱,很多事情都不敢去嚐試。其實,因為你不敢嚐試,氣場會越來越弱。如此惡性循環下去。你覺得自己的人生能有什麼收獲嗎?我們想想看,在人生的路途中,有多少事情我們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人生是很短暫的,時間就在你睜眼與閉眼之間度過。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我們因為不敢嚐試,而白白失去了很多欣賞美景的機會,白白讓氣場流逝,讓光陰虛度,是不是有點遺憾呢?人的一生很像遊泳,總有決定“遊”或“不遊”的時候,一個有勇氣的人,通常會把自己投向未知的世界,遊向中央,去接受挑戰,用試一試的勇氣去擴大自己的氣場,才不會錯過人生美好風光。

古今中外,凡是成功的人,都是敢於嚐試的人。還有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為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摘取數學王冠上的明珠,把自己關在一間小屋裏,數年如一日算來算去。他嚐試運用各種演算方法,光稿紙就用了兩麻袋。最後,他終於獲得了成功。

很多為人熟悉的事例,都可以說明敢於嚐試對於氣場的作用。隻要你敢想,敢做,敢於嚐試,你的氣場就會得到激勵,就會不斷地強大起來,你就會贏得更多成功的機會!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沒有幾個是一帆風順的,關鍵是成功者那不屈的奮鬥精神和鍥而不舍的嚐試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發了他們的勇敢的氣場,有了這樣的氣場,成就了他們的成功。

相反,如果沒有信心,又不敢嚐試,你的氣場必然會弱下來,氣場太弱了,必定會一事無成。有些人一開始挺有信心的,到後來遇到困難就失去信心,本來可以更加強勢的氣場也因此失去了動力。

李嘉誠說:當一個新生事物出現,隻有5%的人知道時就趕快做,這就是機會,做早就是先機,別管是什麼行業,當有50%的人知道時,你做個消費者就行了,當超過50%時,你看都不用去看了。也就是說敢於嚐試就有新的希望,機會就大大增加,從而激勵我們的氣場,挑戰未知人生。

被譽為擁有7億民眾的“QQ幫主”的馬化騰,1993年從深圳大學畢業,進入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從軟件工程師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在那個時候,他接觸到了一個叫“ICQ”的網絡工具。這是一種類似網絡尋呼機的聊天軟件,其名稱來自I seek you(我找你)的簡稱。 當時的ICQ都是英文的,馬化騰找了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個公司,開始的資金投入是50萬人民幣,仿照ICQ搞出中國的ICQ,就是騰訊計算機係統有限公司,騰訊控股的前身。馬化騰用試一試的勇氣挑戰一個空白市場,風險是存在的但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看到風險的同時,更看重的是希望。

抓不住機會的人不敢嚐試去發揮氣場內在的潛力,而隻有這一位敢於嚐試的人發現了自己氣場中內在力量。當時不起眼的小公司現在擁有了近7億用戶、市值達844.2億港幣的龐然大物,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中居首。作為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在其中的股份是約為14%,個人身價約80億港元。眼光超前才能步步領先,市場空白才能戰而必勝。

對於一個敢於嚐試的人來說,那他的人生一定多姿多彩,而他的氣場也會因此更容易得到人們的關注。現在天天都有新鮮的事情發生,有很多事情甚至是你意料之外的。成功不是等待,而是敢於去不斷的嚐試。其實,萬事開頭難,隻要能邁出第一步,敢於嚐試,這就已經在成功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有一句話說得對:“年輕就是資本。”打造氣場,需要在年輕的時候就努力,沒有人一工作就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也沒有人一工作就永遠的做那一行,隻有不斷嚐試,不斷摸索,才能真正了解自己適合做哪項工作,這樣才有動力,才能為自己的事業去奮鬥。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不願意自己創業,就是怕冒險,不敢嚐試。

李秀業就是一個不怕冒險,勇於嚐試的人。畢業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的李秀業,走出校門就踏上了創業之路,經過多年的踏實積累,他最終在銷售行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並憑借著整個行業的興起而成功,成為西寧金佰川商貿有限公司的董事長。1993年至1998年間,李秀業去過青海大部分地區,在那裏留下了他作為一名推銷員的足跡。期間,他曾在西寧街頭擺過地攤,經過努力,李秀業逐步在西寧各大商場開設了鞋品專櫃,並於2001年成立了金佰川鞋業公司,成為西北地區鞋品零售業的領航者。李秀業不但想了,還是去做了,並且成功了,他對那些不敢嚐試的人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並非每個人都曾經嚐試一步步走向夢想,如果連嚐試都不敢,就不可能成功,我不認為誰更高明或誰的運氣更好。”

丘吉爾說:“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一次或多次他夢寐以求的機遇來臨,但可悲的是,這一機會來臨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沒有能力抓住他。”敢於嚐試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在我們身邊,有人總是抱怨上級沒有給他機會,感慨命運捉弄人。其實,機會往往隱藏在每個平凡的崗位中,隻是有的人不敢嚐試,沒有發現。成功者勇於嚐試,創造機遇;失敗者抱怨生不逢時,錯失機遇。兩種路徑,兩種選擇。與其站在原地苦苦等待,還不如拋開雜念,大膽嚐試。

“機會”與“猶豫”是一對好朋友,它們倆經常相見,當機會與猶豫相遇時,他們總是難舍難分,在機會麵前總是猶豫,到最後,機會還是會在你猶豫中離開。成功者會告訴我們一個哲理:成功不是等待,而是敢於去嚐試。莎翁曾說過:“本來無望的事,大膽的嚐試,往往能成功。”許多人都想追求成功,雖然他們有能力成功,但是他們墨守成規,不敢嚐試,所以隻能跟成功擦肩而過。

隻要大膽嚐試,用試一試的勇氣激勵你的成功氣場,你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當然,嚐試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失敗,但如果你缺乏嚐試的勇氣,那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契科夫說:“路是人的腳步走成的,為了多辟幾條路,必須多向沒有人的地方走去。”人生之路遙遠而迷茫,前方是未知的,隻有不斷的探索嚐試,踏出第一步,我們才有成功的機會;隻有勇於嚐試,堅持不懈,用你的勇氣把氣場激勵起來,才能有成功的一天。

用冒險來催化成功的氣場

成功就是達成預期目標,形成自己的氣場。因此想要成功首先就要樹立一個目標。可是許多人卻無法定出目標。不是目標不存在,是許多人寧願沒有目標,仍然按照原有的方式去生活,因為這是最安全的。他們害怕陌生的環境,害怕冒險。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按這種方式生活,他會感到舒適、安全,這就是他的安樂區。在安樂區裏,他隻要按照以往的方式生活就可以了,不需要承擔風險,雖然這種生活不一定使他滿足,但至少使他感到安全。隻是,這樣一來,他的氣場中,也就沒有了積極向上的因子。沒有氣場人,自然也就沒有成功的機會。

但是如果想成功,就要冒失敗的風險。因為所有這些風險和危險都是值得的,因為人生最大的冒險,就是沒有任何冒險。沒有冒險,你的氣場會變得散漫,沒有動力,沒有激情。成功的氣場,需要冒險來做催化劑。有些人一生碌碌無為,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勇氣接受人生的挑戰。他們畏懼困難和失敗。那些形不成氣場的人正是沒有冒險精神的刺激,他們不懂人生中的冒險,始終是享受到成功滋味的最重要的動力。很多成功者為什麼能白手打天下,就是因為有敢為天下先的超人膽識。他們的冒險精神,催化出來的氣場,讓他們獲得成功。

美洲發現新大陸,是哥倫布海上探險的結果;鐳的發現,原子彈爆炸成功,是科學家冒著生命危險無數次試驗所取得,而美國毒蛇專家海斯德為了發明一種抗體,在自己的身上注射了28種蛇毒,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忍受極大痛苦的折磨,經受一次生與死的考驗。正是他敢於冒險的勇氣和毅力,支持他攻克了科學的堡壘。

生命運動從本質上說就是一次探險,如果不是主動地迎接風險的挑戰,便是被動地等待風險的降臨。要有敢於冒險的進取精神,要勇於向常規發出挑戰,才能在生活中把握好勝機。隻要你樂於冒險,你就會發現有許許多多值得去追求的目標,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樣,找不到目標。當你想要冒險的時候,你的氣場就會不斷的受到刺激,會不斷的強大。這個世上沒有無一失的事情,要想在成功中獲得最大化的勝算率,就必須敢於冒風險。沒有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鋪滿鮮花的。

世界的改變,事業上的成功,常常屬於那些敢於抓住時機,敢於冒風險的人。實際上,如果能從風險的轉化和準備上進行謀劃,風險並不可怕。

隻不過是那些具備膽識,勇於挑戰的人不平常人容易抓取罷了。而我們把同一問題從另一角度來考慮,就會發現很多新的機會,新的成功。很多時候,成功就在於你是否敢冒一次風險。

你可以選擇平平淡淡,也可選擇實現夢想。然而,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做一個敢於冒險的人,隻要你勇敢的跨出第一步,總會有收獲,無論失敗,還是成功,失敗有失敗的經驗,你的膽子會變得更大,成功了,那你也就擁有了成功的氣場。

風險與成就共存,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因為要冒很大的風險,麵對一無所知的新事物,接受他有時要有巨大的勇氣,有時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是寶貴的生命。海爾總裁張瑞敏曾經說過:“如果有50%的把握就上馬,有暴利可圖;如果有80%的把握才上馬,最多隻有平均利潤,如果有100%的把握才上馬,一上馬就虧損。”工作中沒有萬無一失的成功之路,在追求的道路上,總會有那些不可預料的險灘沼澤,無處不在的風險,隨時都會出現在每個人的麵前。但是,如果你有冒險的精神,勇於冒險的膽識,你的氣場會散發出誘人的氣息,讓你更容易得到成功的青睞。

有一天,龍蝦和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了。寄居蟹看見龍蝦正在把自己的硬殼脫掉,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麼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的硬殼也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看,連急流也會把你衝到岩石上去,到時你不死才怪呢?”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謝謝你的好心,可是你不了解我,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麵對的危險,隻是為了將來發展得更好而做準備。”

寄居蟹和龍蝦,在人們心中,有著不同地位。就像每個人,給別人留下的印象不一樣。這是因為,氣場。你的氣場中,冒險的因子讓你看起來更有魅力,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敬和認同。有些人一生碌碌無為,就是因為他們的氣場太弱了,氣場弱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勇氣接受人生的挑戰,不能讓氣場得到更好的增強和擴大。要知道,收益總是與風險並存。如果你連嚐試的機會都不給自己,成功的機會當然更不會屬於你。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敢於冒險是一種成功的氣場中必須具備的素質。前怕狼後怕虎,隻能讓你躊躇不前,左右徘徊,什麼時候都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一味地追求穩穩當當,四平八穩,事業就會止步不前,反而會縮手縮腳,畏首畏尾,舉步艱難。有“識”有“膽”,才能達到事業的頂峰。無數激情滿懷的人在經曆了無數的磨難和挫折後遍體鱗傷,盡管這樣,依然選擇甘冒風險,挺立潮頭,氣場盡顯,演奏著一曲曲蕩氣回腸的人生之歌。

福特汽車總裁菲利浦說:“假若缺乏冒險精神,今天就沒有了電源、鐳射光束、飛機、人造衛星,也沒有盤尼西林和汽車。成千上萬的成果將不可能存在。如果生活在一個沒有冒險的世界裏,我們必將麵臨重重危機。”

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須從平時的思想和膽怯中解救出來,要勇於向常規挑戰,不滿足於已有的現狀,勇於做命運的主人。很多人怕這怕那,猶豫不決,於是,機會就在等待中流逝,久而久之,你的膽子不僅不會變大,還會變得越來越小,從此,機遇與你無緣。對那些弱氣場的人來說,想改變氣場,隻需要有一點冒險精神,用它來做催化劑,氣場自然就出現質的變化。

打破自我設限,打造開放的氣場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經驗非常重要,別人忠告也很重要,但我們也必須清楚,每個人的經驗都是有限的,思考的角度也是有限的,看問題的眼光也是有限的,如果讓所謂的經驗製約了你的思維,你就會自我設限,限製了自己的發展。這樣你的氣場會非常狹隘,不足夠助你成功。

由於自己心態的開放程度不夠,再加上遭受批評、打擊和挫折,於是奮發向上的熱情被“自我設限”,人們的思維常常會受到自我心理因素的阻礙。因此,要想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就必須進行自我突破,衝破長期以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舊觀念。要想突破自我,首先要認識自我,認識阻礙創造力發展的心理因素,開放自己的氣場。

大學的時候,我的教授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桌子上放置了滿滿的一杯水,滿到什麼程度?水麵已高出杯麵,呈現出一個優美的弧形,幾乎就要溢出杯外。這時教授請同學們上台做試驗,往杯子裏投回形針,同學們剛開始小心地投一兩顆,水沒有變化,三顆,四顆,水依然沒有變化,同學們不敢往裏加了,生怕水溢出來。在教授的鼓勵下,五顆,六顆……直到投完了整整一盒回形針,水依然沒有溢出,隻是杯麵上水的弧形稍稍大了一些,引來了同學們的一陣欷歔聲。這說明什麼道理呢?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總愛“自我設限”,在他們的腦子習慣裏有太多的“不可能”,許多事情還沒有去做,自己先想當然地否決了,不戰自敗,這就是許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原始的氣場沒有太大的差別,隻是每個人的習慣和思維方式有所不同。開放的氣場和狹隘的氣場根本原因來自於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就是我們的大腦思考的方式不同自然就會造成做事方法的不同。擁有開放氣場的人會成功,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很活躍,他們敢想敢做。這並不是說他們的成功中沒有失敗,重要的是不論遇見什麼困難都不能禁錮住他們的思維,他們的氣場是開放的、多遠的、變化的。失敗的人之所以失敗不是他們不具備成功的潛力,而是他們對自己的思維進行了自我設限。他們不敢想或不願想,所以,就很難想出很多方法來幫助他們走向成功,他們的氣場也被封閉了。

一個人捉到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散步、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變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崖上。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接掉了下去,慌亂之中的客觀存在使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居然飛了起來!這時,它終於認識到潛在的力量,成為一隻真正的鷹。

長期與雞共處的鷹並非喪失了飛的能力,而是由於長期的外部環境使它習慣了這種“雞”的生活方式,導致它不能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雞”這個標簽已經帖在了潛意識裏,飛的欲望和潛能被自己禁錮了。也就是鷹“自我設限”,即自我扼製,自我否定。原本,應該是翱翔天際的氣場,因為自我設限,變成了家禽的氣場。

事實上,這種“自我設限”可以用心理學當中的“標簽效應”解釋比較好理解。“標簽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的理論,他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人。”當一個人被一種詞彙名稱貼上標簽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心理暗示,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簽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簽後麵引起的,所以稱為“標簽效應”。

我們看成功者的人生經曆,會很容易發現他們的氣場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般都不會墨守成規,故步自封。換句話說,因為他們經常不按套路出牌,才抓到了平常人沒有看到的機遇,取得了成功。所以,在我們的強調用各種方式來提升氣場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非常重要的環節,開放。隻有你展示出來的氣場是開放的,你才能收獲更多的助力,更容易獲得成功。

用強烈企圖心聚集氣場

我們生活中遇見的絕大多數人的一生都在平庸中度過,盡管他們並非想象中那樣懶惰閑散、好逸惡勞,愚鈍不開,他們中間的很多人甚至是兢兢業業的,但是他們隻能扮演無足輕重的次要角色,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的氣場缺乏真正的內在動力。這個內在動力就是對成功的渴望,也就是企圖心。隻用擁有強烈企圖心的人,才能聚集起氣場的霸氣,才能征服各種困難,取得成功。

企圖心,有人說就是野心。但在許多人眼中這些名詞往往被貶為庸俗甚至是心懷鬼胎的意思。“企圖心”也經常被人暗指含有“狼子野心”、“圖謀不軌”、“居心叵測”等惡意。那是因為人們隻看到了企圖心所做出的壞事,而忽視了企圖心所帶來的追求成功的支持力。具有強烈成功的企圖心,能夠聚集個人氣場,從而最終達到成功。

企圖心本身並沒有錯或對,錯或對的標準隻在於你所追求的是什麼,隻要你所追求的東西是積極向上的,那擁有一份強烈的企圖心就可以凝聚自己的氣場。人活著就得有目標和企圖,否則,他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隻會到達失望、失敗與喪氣的海灘。

有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個雇主要招聘一個孩子,他對應聘的30個小孩說:“這裏有一個標記,那兒有一個球,你們要用球來擊中這個標記,每個人有7次機會,誰擊中的次數最多,我就雇誰。”結果這些孩子都沒能擊中目標。雇主說:“你們明天再來,看看你們誰做得更好。”第二天,隻來了一個小家夥,並且他每次都能夠擊中目標。“你怎麼做到的呢?”雇主驚訝地問。“我非常渴望得到這份工作來為母親減輕壓力,所以,我昨天在家裏練習了一個晚上,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我一定要成功,結果我做到了。”

可見“企圖心”是一個人充分施展自我才能、發揮自我的強烈驅動力和追求成功的最大動力。人們隻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並將之融入工作、事業、生活當中,才能達到成功,享受美好生活。一個人的氣場能否被凝聚和激發,能否取得成功,隻要具有成功的企圖心我們就有了前進的推動力,就會取得成功。

美國第一位億萬富翁洛克菲勒也說過:做最富有的人,是我努力的依據和鞭策自己的力量。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一直是追求卓越的信徒,我最常激勵自己的一句話就是:對我來說,第二名和最後一名沒有什麼兩樣。如果你理解了它,你就會認為,我以無可爭辯的王者身份統治了石油工業不足為奇。所以,要成功首先就要拿出企圖心來,你可以不想成功,但你的生活並不會因此而輕鬆。如果你對成功有企圖,你的氣場會更強,會因此而生活得更好。

有位統計學方麵的權威教授,在一次演講時說道:“大多數人在20歲的時候就已經死了。”這時台下的聽眾都覺得雲裏霧裏,不知是教授說走了嘴講錯了呢,還是在發表某地區的最新統計數字,眾人紛紛交頭接耳,想猜出教授是什麼意思。這時教授接著說:“各位請少安毋躁,我的話還沒說完,我的意思是雖然他們在20歲的時候就已經死亡,但是直到70歲的時候才下葬。”原來他是指那些活死人,一種隻有軀殼存在,而精神、心靈和思想都已經死亡的人。這些人沒有了追求的欲望,沒有了成功的企圖,所以也就沒有了自己的氣場。因為他們找不到人生的核心,其實人生最核心最重要的成功因素隻有一個,那就是企圖心!

如果我們回溯曆史,就會更加明顯地感受到這個道理。成功,永遠是由那些擁有崇高誌向的人創造的,隻有這樣人,才能擁有成功的氣場,氣場就會變得更強,就會取得成功。像萊特兄弟一樣偉大的發明家,或者像曼德拉這樣的社會改革家,他們都以強烈的企圖心來實現自己的終身目標。

擁有成功的企圖心能夠凝聚你的氣場,擁有成功的企圖心你才可能成功。時刻讓你與別人不同,讓你能夠激情地工作和生活;時刻給你憧憬和力量,讓你倍感使命的召喚;時刻為你點燃希望的燭火,讓你在黑夜中不會迷失方向。如果你隻想得過且過,那你就隻有做普通人的份兒了。

有一個年輕人前來向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求教說:我希望跟你學習,成為你的學生。蘇格拉底說,陪我到河邊去,我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學習。這個年輕人有點困惑,不能理解老師的意圖,但是,還是跟著蘇格拉底到河邊去了,他不敢問為什麼。

當他們到了河邊,蘇格拉底把年輕人的頭按到河裏,並用力地壓住,這個年輕開始嗆水。蘇格拉底仍然把他的頭壓在水裏,這個年輕人喝了許多的水,他開始掙紮,最後,他拚命一掙,終於把頭露出了水麵。在他稍微蘇醒以後,他問道:你究竟想幹什麼,你想把我淹死嗎?蘇格拉底說想要學習的人必須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個欲望要和你在水裏求生的願望一樣強烈。對成功的欲望也是如此,沒有對目標的欲望就沒什麼企圖心,那你的氣場就凝聚不起來,從而減少了成功的幾率。

企圖心越強的人,目標才會越高,要求才會越嚴;隻有在高目標、高要求的氣氛中,才會有很高的氣場凝聚力,能力提高更快。

生活或工作中,我們發現非常多的人,的確很有能力,他們有高學曆,良好的口才,有一個或多個特長,他們的狀態往往不太理想。因為沒有理想、沒有目標、沒有願望的人,同時也是那種生活沒有激情、對成功沒有企圖心的人。

還有一些,看起來非常不起眼,但他們的能力非常強,他們表現很強的耐力,贏得大家的信任。這些人他們經曆過一次次的失敗,但是因為有夢想,從不放棄努力。企圖心造就了他們強烈的內動力,凝聚了他們強烈的成功的氣場,也造就了他們成功的人生。

我們說,有誌者事竟成。因此,我們做任何事,要成功就要有強烈的企圖心。沒有人相信造物主要我們終生做一個庸庸碌碌的人。我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正等待我們去享受。要擁有這一切,你需要對成功擁有強烈的企圖心。成功的欲望有多強烈,成功的欲望有多高,決定了你自己在通向成功的路上能走多遠。擁有一顆奔騰不息的企圖心,會為你的生活創造一個孕育動力的落差,時刻提醒你去奮鬥,激勵你去奮鬥,去打造凝聚你的氣場。

我們說,氣場可以讓我們成功,但是,氣場其實是無形的,有的時候,也許氣場隻是若有若無的體現在你的生活中。如何能讓氣場聚集到更強大的能量呢?如何讓氣場發揮更大的作用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把身上的氣場都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氣場。能夠聚集氣場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一個,就是企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