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打造強氣場的方法(2 / 3)

這個愚蠢的人雖然一時如願,但是沒有知識積累的他還是露出了破綻,他以為你可以不用任何努力就能如願以償,結果呢?其實,世界上沒有一步登天的捷徑,也沒有點石成金的法術,唯有靠腳踏實地的努力,得來的成功才是你自己的,別人永遠都拿不走。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但是,成功的人都知道這百分之一的靈感最重要。有的人隻流汗而得不到靈感所以最後隻能是事倍功半。而隻有靈感但不願流汗,到最後可能是一事無成。要取得成功也離不開平時的刻苦積累,在成功這條路上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伴隨成功的隻有認真、刻苦、奮鬥、拚搏……別無他法。用積累去打造氣場,用成功的氣場激勵你前進。

有句俗話,欲速則不達,要想有好的結果,需要大家每天踏踏實實的工作,需要將每一塊短板補起來。生活中的成功總是通過不斷累積才獲得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某個城市裏,小李和小趙都在求職。一天他們同時得到了一家公司的聘請,讓他們去做基層員工。小李覺得做基層員工太大材小用了,於是他沒有接受而想去找更好的工作。但小趙接受了那份工作,並且踏踏實實地做好了這份工作。就這樣十年過去了,小李仍然沒有找到心中向往的工作,因為他太好高騖遠了。而小趙現在已經是那家公司的總經理了。

小趙的成功就是他體會到了一步一個腳印的重要性。從零開始,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工作。“上帝像個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份天才,就搭配幾倍於天才的苦難。”這句話確實有道理。上天終於沒有辜負腳踏實地的小趙,最終他成功了。而小李呢,隻想著要一步登天,不勞而獲,最終離成功越來越遠。

成功隻會眷顧那些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的人。一個人也隻有從小事做起,從平凡的事做起,不去想路途多麼遙遠,隻要著眼於最初的一小步,就行了。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直到抵達自己所要到達的地方。隻有這樣,成功才會屬於你。隻想走捷徑的人往往會一無所獲,碌碌終生。

想要打造一個成功的氣場,必須經曆一個艱難困苦的過程,沒有什麼事是不勞而獲的。成功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卻步,隻有意誌堅強和腳踏實地的人例外。他們往往是最終的成功者。

每個成功者的氣場,都是慢慢形成的,都是一步一步積累而成的。成功不是一步登天,不是一夜暴富、不是一舉成名;成功是無法一次完成的長久過程,是長途跋涉之後的彼岸,是狂風暴雨後的彩虹,是厚積而發的美麗,是默默經營好每一天。

提升氣場,改變人生,獲得成功,是我們不變的追求,但是,請記住成功永遠沒有捷徑,牽引著我們走向成功的,是人一生不息的腳步,風霜雪雨,一路頑強趕去。隻有走過泥濘的道路,才能摘到芬芳豔麗的成功之花。

用器量提升氣場

人生活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上,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先是自己的家人,其次是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人們相處久了,難免會發生矛盾,對自己的名譽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傷害。那就要看我們處理這些事情的態度。古人雲: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成大事者要有大度的氣場,懂得包容,有了器量才會提升我們氣場。

器量是坦然麵對生活的困難,在困境裏不停止自己追求的腳步。器量不是從小生來的,而是經曆生活慢慢培養出來的浩然之氣,是一個人對社會、對生活所持有態度的一種意識,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裝是裝不出來的。

生活的每一天,我們要充滿著感恩情懷,學會寬容,學會承受,學會付出,學會感動,懂得回報。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氣做人。“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可以概括為:處厚不薄,處實不華,意為抱樸守拙。抱樸:保持自己純真樸實的本性;守拙:堅守魯直憨厚的本性。大氣是一個人的氣質或氣度,是內心世界的一種外觀表現,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對外散發的一種無形的氣場。

成功的領導者都具有這種有容乃大的氣場。在一個企業界聚會的飯局上,當時,在座的均為大企業的高層,香港華潤集團副總喬世波和華潤研究部的負責人也在座。一位外企老總舉杯向華潤研究部負責人敬酒,並向喬世波說:“喬總,我向你的屬下敬一杯酒。”喬世波立刻糾正說:“不是我的屬下,而是我的同事。”這句話在在場的人無不肅然起敬。記者事後問道,“這位研究部負責人實際就是你的屬下,你為什麼還要認真糾正呢?”他解釋說,“我們華潤非常注重團隊合作精神,並不看重權力和職位的差異。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就是‘同事’,這些同事有獨立的分工,也有相對高級的領軍人物,但大家的合作是平等的。”喬世波接著說“要想建成一個能打勝仗的團隊,還必須逐步培養起四種基本素質,我把這些素質總結為四個‘相互’,就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看起來是不是簡單又樸素?但許多人往往意識不到,或者意識到了也做不到。”陳道明有句廣告詞——做人要大氣。大氣,我想最基本的應該是胸襟寬闊,為人大度,有一顆寬容包涵的心吧,這是成功者必須具有的素質。

《尚書》說:“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職場中人,尤其是領導者,隻有隨時提醒自己做到內心的“容”與“忍”,才可能在管理或與人交往中遊刃有餘。做人要大氣,大氣說白了就是從自身做起,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處理好自己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不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許多時候需要你做出讓步,這是成功者的智慧。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是不拘小節,為人豪爽的一種大氣。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是心胸開闊,悠然自得的一種大氣。由此可見,大氣是一種極高的思想境界。是人的一種內涵和素質。是後天慢慢培養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體現了有容乃大的智慧不但在工作中奏效,在生活中同樣是智者的選擇。古時候,有一對夫妻,丈夫厭煩了妻子,於是在外麵納妾。有天晚上,丈夫照例去小妾那裏過夜,妻子笑著送他出門。丈夫覺得奇怪,莫不是她紅杏出牆?於是偷偷地轉回來,爬在牆上看。隻見妻子在院裏徘徊,輕聲吟誦“急風吹,波濤凶,夜半山路君獨行……”大意是外麵大風急作,半夜的山路不安全,我的丈夫怎麼能獨自行走呢……是一首擔心丈夫的詩。丈夫聽後羞愧萬分,從此一直珍愛自己的妻子。這位妻子的智慧和大氣,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實智慧不但隻是體現在如何麵對大事上,生活中小事更能體會出一個人海納百川的氣場。

生活和工作中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想法,之間的分歧與隔閡是在所難免的,學會為人處世首先要增進彼此間的合作態度,其重點就在於能否相互的尊重與包容,是否具有一定的器量。後漢時期有一位以寬厚著稱的仁者叫劉寬,年輕時,有一天他趕著牛回家,一位鄉親說,自己家的牛丟了,並把劉寬的牛認成自己的牛。劉寬沒有表示任何異議,就讓鄉人把牛領走了。後來那位鄉人的牛找到了,他就來到劉寬家還牛謝罪。劉寬隻是說:物有相類,事容脫誤,幸勞見歸,何為謝之。老子認為,大氣做人,要受得委曲,經得冤枉。他說:受得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經得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糾正。被人誤解而不爭辯,讓清者自清,劉寬的容人氣度之大讓人感歎。進入社會,慢慢地發現自己每天會見很多人,會遇到很多事。寬容,往往能夠為事情的解決帶來最佳結果。

器量就是談吐大方得體,處世自然和諧,生活態度平和,不急躁,不懈怠。器量是種境界。海到天邊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站得高看的遠,器量是能站在智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讓人感覺厚重,像一本好書,內容讓人蕩氣回腸,不輕不浮,無論從何種角度去看,都不會感覺索然無味。一旦讀起來隻能讓人愛不釋手,從中受益匪淺。

世界是人和人組成的,成功的關鍵也要看你能否處理好人際關係,一個人能和另一個人相處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若是雙方沒有足夠的因緣、深厚的緣分,即使是相處一天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環境,不一樣的個性,難免會有衝突發生。想大家彼此愉快相處就要培養海納百川的大氣,看對方的優點,記在心裏,懂得珍愛;不看對方的缺點,不生煩惱,是真正地容納,透著深愛和厚德。不要在意那些繁雜的糾葛、苦痛、傷害、低迷等,一切的一切僅僅是生活中小小的注腳而已,有容乃大的氣場就是這樣一個深刻道理:隻要心中裝有仁、義、禮、智、信,則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你的器量大小決定著氣場的強弱。器量大的人,氣場更強,更能贏得周圍人的好感,因此,也會得到更多的助力,更容易成功。

用遠大的目標激發氣場

我們說了很多遍,氣場如何如何的神奇,如何有用。但是,很多人依然會有這樣的疑問?為啥我覺得自己沒有氣場呢?或者說,既然氣場那麼神奇,怎麼能讓自己的氣場更加的強大,讓氣場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成功呢?

激發氣場,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很多人迷迷糊糊的過日子,不知道為什麼而活,盲目的追求自己一時之間感興趣的新奇事物,到最後才發現自己一事無成!他們總是聽天由命,過一天是一天,從沒想過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我這輩子該去做些什麼,該取得哪些成就,如何計劃自己的人生等等……他們是些沒有人生目標的人,渾渾噩噩,不思進取,最後也終將被生活淘汰。有遠大目標的人,生活永遠是積極的,你的目標會讓你有動力,而這個堅定的目標會激發你的氣場。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一個人的人生目標,就是你終生所追求的美好願景,你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圍繞著它而存在。大部分人都是隻要求工作,並獲得報酬就足夠了。他們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以及內在的彷徨迷茫,三心二意,在人生的競技場上不斷轉換跑道,到最後才發現自己浪費了不少時間!所以說,目標很重要,有了目標你才不會低著頭跑,而是望著你的終點,在自己跑道上跑!目標越高,跑的路就會越直、越快,也就越能發掘自己潛在的氣場。

一個人的目標若能實現,這個人一定是個能夠吃苦、勤奮的人。而這樣的人,氣場自然會很強大。這個世上沒有懶惰的人,隻有缺乏目標的人,因為缺乏目標所以才會懶惰。一個人無論有多大的年齡,他真正的人生是從設定目標開始的,以前隻不過是在繞圈子而已。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每一天都是二十四個小時,每個人的所有時間都是一生;同時上天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給每一個人的時間不都是二十四個小時,給每一個人的所有時間不都是一生。這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有無遠大目標。

一個人應該樹立自己遠大的目標,同樣一個企業也應該樹立企業的遠大目標,如果一個企業沒有遠大的目標,那麼他將被社會所淘汰。波音公司的787夢想客機首飛成功,標誌著波音公司又一次走在了航空製造的最前列。該飛機為流線型設計,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降低油耗約20%。 縱觀波音公司的發展曆史,它的成功歸結於它的一種使命感,樹立了遠大的目標,即“成為世界民航的先驅、造出最先進的飛機”。

波音公司是一個以軍用飛機起家的飛機製造公司。20世紀50年代末,它研發了一架型號為707的噴氣式飛機,當時沒有人認為噴氣式飛機會主宰未來的民用航空市場。波音的高管們卻大膽地選擇了把噴氣式客機作為發展民用航空業的突破口。707計劃一經推出,即獲得成功。從此,世界民航走向噴氣式時代!到1965年,波音公司計劃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飛機——747,這是一項充滿風險和挑戰性的計劃。

波音公司因為樹立了遠大的目標,並且沿著這個目標努力前進,在實現目標過程中激發了企業的氣場,因此才造就了今天著名的波音公司。至1969年,747首飛上天的那一刻,無論是麥克唐納還是道格拉斯,抑或是後來合並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都未能趕上波音公司誓做航空先驅的步伐,波音公司奠定了其20世紀航空業最偉大公司的地位。

正是波音人樹立了的遠大的目標,才使他們成為航空業的領先者,在目標的驅使下,人們能不斷地激勵自己,獲得精神上的力量,煥發出超強的鬥誌。執著於自己目標的人是不可打敗的。無論是資金短缺還是技術障礙,不論是困難有多少、風險有多大,都不能阻止他們前進的腳步,他們追求的目標就是造出最好的飛機!他們堅定信念、不斷進步,使自身的成就和價值在社會曆史長河中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遠大目標是照亮人生航程的燈塔。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追求,就會成就什麼樣的事業,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心中有個大目標,泰山壓頂不動搖;心中沒有大目標,一根稻草壓彎腰。空洞的大道理講得再多也沒有用,理想、目標、信念必須同自己的現實生活緊密聯係起來。有了遠大的目標,明確的目標,也就會樹立堅定的信念。隻有樹立了遠大的目標,激發出自己的氣場,才能獲得成功。

雄鷹和蝸牛是大家熟知的兩種動物,一個翱翔於藍天,一個爬行於陸地,若能說出兩種動物的共同點,恐怕能說出著寥寥無幾。但是,我想和大家說,這兩種動物都是登上金字塔頂端的勝利者。雄鷹,靠自己的天賦和翅膀飛了上去。蝸牛肯定隻能是爬上去。從底下爬到上麵可能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一年、兩年。在金字塔頂端,人們確實找到了蝸牛的痕跡。蝸牛爬到金字塔頂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獲的成就,跟雄鷹是一模一樣的。

人生中也是如此,成功者所選擇的路徑各不相同,但都有著自己遠大的目標,並將其作為自己的使命而不懈地追求。隻有敢於製訂遠大目標並為之不懈努力的人,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取得更大的進步。遠大的目標可以激發一個人的氣場,使之具有向前的衝力,最終會取得成功。

高爾基曾經講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人生終極目標是什麼?有人說,目標是對未來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也有人說,目標是對美好未來的設想。我們心中的目標,是形成自己氣場的動力。

但是,即使這樣,仍然有人不知道為什麼活著?怎樣活著才有意義?那些迷茫的人在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之前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場合對自己重複上麵的這些或類似的問題。其實,人生確立一個什麼樣的生涯目標,要根據主客觀條件來加以設計。每個人的條件不同,目標也不可能相同,但確定目標的方法是相同的。

有了遠大的目標,能起到激勵作用。但目標過高。脫離了實際,會因好高鶩遠而招致失敗。目標太低,不用努力就能實現,目標也就失去意義。那麼如何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才是正確的呢?目標需要建立在你的優勢上、最大興趣上、最佳特長上。這樣你成功的幾率會變高,追逐目標過程中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在實現遠大目標的路上困難在所難免,讓人灰心的事也時常發生,有一顆恒心才有追逐的勇氣。有位名人說:確定目標,即意味著為了達到目標必然要把自己逼進艱難困苦的境地中去;不能確定目標,則意味著他是沒有這種勇氣的人。

一個人在他追求既定的目標,追求朝思暮想的、能夠帶來幸福的時候,會覺得生活中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我國當代最傑出的橋梁專家茅以升,11歲那年看到文德橋壓塌的悲慘情景,就立下了大誌,要為人們造一條結實的橋。為了實現願望,他無論走到哪裏,都認真觀察橋;讀書讀到橋,就把內容摘抄下來,看到報刊上橋的照片,他就搜集起來。15歲他就考入了專門學習造橋的學校,繼而走上了橋梁建築的道路。後來他實現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錢塘江大橋。目標是與一個人的願望相聯係的,是對未來的一種設想,是形成成功氣場的源泉。

一個人沒有遠大的理想是無法成就明天的輝煌的。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當名救死扶傷的醫生,有的人想當偉大的科學家。理想是什麼呢?理想是追求、激勵我們不懈進取、鬥誌昂揚、奮發向上的目標。

遠大的美好目標能吸引人努力為實現理想而奮鬥不止,同時遠大的目標也能激發一個的氣場。可以說遠大的目標是一個人氣場的動力源泉。遠大的目標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猶如黑夜裏透過晨曦的曙光,為前進、奮鬥增添無盡的力量。

每當你懈怠、懶惰的時候,目標會猶如清晨的鬧鍾,將你從睡夢中叫醒;每當你感到疲憊、步履沉重的時候,目標就似沙漠之中的生命綠洲,讓你看到希望。

有了目標,我們才知道要往哪裏去,去追求些什麼。沒有目標,生活就會失去方向,而人也成了行屍走肉。目標可以讓我們把心思緊係在追求歡愉上,而缺乏目標則會讓我們專注於避免痛苦。每當你遇到挫折、心情沮喪的時候,目標又猶如破曉的朝日,驅散滿天的陰霾。因此,要樹立遠大的目標,激發出我們的氣場,去實現自己的宏偉藍圖。

用準確的人生定位把脈氣場

賽涅卡說過:“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一個人想要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首先要重新給自己的人生定位。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挑戰而價值多元的社會,最需要一種清醒的判斷能力。否則,你會很容易迷失自己,到死也沒弄明白自己最需要什麼的人有很多。給自己定位後,就要弄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所以,作為個體的人來說,準確人生的定位會給我們的氣場指明方向。

定位人生之前,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規避的缺點,確立正確人生的定位,時刻不要忘記我是誰?我的追求是什麼?是為了自己的小生活過得好一點,還是要為社會做點事,人生在世幾十年,活到上百歲的人不多,如果年輕時候不做點事,到老了的時候,想做什麼也不行了。

先要認清楚自己,將自己擺在整個社會的宏觀世界之中,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而進一步則是要以你現在所處位置為基礎,為自己設立一個更高層麵的定位。別讓自己後悔,弄清我是誰,我要做什麼,弄清楚這些後,就開始吧。

當然,弄清楚我是誰,我要做什麼之後,不代表目標就能夠實現,還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人生定位。定位自己適合幹什麼,有什麼優勢所在。所謂“定位”,其實是指通過對自己準確的評價,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與出路。定位是人生出路的導盲犬,是人生的方向盤、指示燈。人生的意義在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發出自己的光熱,發揮自己的價值。“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準確的定位自己的人生,將有助於我們闖出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定位能決定人生,定位能改變人生,用準確的人生定位為我們的氣場把脈。

美國前副總統莫爾就是從書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標,準確的定位了自己的人生。1888年,美國銀行家莫爾當選為副總統。在他執政期間,聲譽卓越。年輕時莫爾的曾是一個小布匹商人。從一個小布匹商到副總統,是成就了莫爾。在一次采訪中莫爾說:“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讀了一本文學家愛默爾的書,書中的一段話打動了我。書中是這樣寫的:‘一個人如果擁有一種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長,不管他處在什麼環境,有一天終會被人發現。’這段話讓我怦然心動,冥冥中我覺得自己應該向更大的空間發展。這使我想到了當時最重要的金融業。於是,我不顧家人反對,放棄布匹生意,經營銀行,最終成為金融行業的領先者。”

莫爾為自己準確的定位了自己的人生,準確的人生定位為他的氣場提供明確的方向,最終使莫爾成為美國曆史上的副總統。可見正確地定位人生需要深切地認識自我,立足現實,揚長避短,從自身的條件,做到知己知彼。正是因為莫爾準確的定位了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氣場把住了關,他才會成功。

人生如棋局,一生隻能下一局,踏實選擇走好每一步,把握好每一個棋子,把每一個棋子,放在最佳的位置上。正確的人生定位,就是永遠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了解什麼是自己做不好的,可能比了解什麼是自己能做好的更難。大凡成功者,都是在青少年時期就對人生進行了規劃,確定了奮鬥目標,放棄了與目標不太相關的愛好,因為他們深知,一手難抓兩魚,放棄是為了把目標抓得更緊。

有了合理的人生定位隻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就要對自己的氣場按照這個方向來進行細化量化和現實化,努力增強自己的氣場,來實現要使自己立足於目前的現實條件,將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相結合,積極行動起來,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斷創造理想的條件。

正是有了這個定位,無論在哪種行業、哪個崗位,它都會時刻鞭策自己,要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美國暢銷書作家名為史密斯,愛爾蘭人,在30歲之前,他還不過是一個生活在貧民區裏的臨時消防員。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人生定位,所以他的氣場,也很明確的在為他的成功提供助力。

有些時候,人生的航線不一定是一成不變的,偶然事情的發生,也會改變我們的人生,愛爾蘭人史密斯就是這樣的人。有一天,他在《紐約時報》讀到一篇中傷愛爾蘭偉大詩人葉芝的文章,出於憤慨,他利用火警間隙的休息時間寫了一封四小段長的信,寄給了《周日書評》的編輯。沒想到這封信不僅得到了發表,而且還引起了《真理》雜誌和《新紐約》的關注,出版社編輯也前來約稿。從此,史密斯走上了另一條與過去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條通往成功的人生道路。

僅僅半年後,他就出版了《來自82號大街的火警報告》一書,銷量高達200萬冊,還被翻譯成12種語言。史密斯是一名優秀的消防員,但是更是一名暢銷書作家。史密斯的經曆告訴我們世界在不停變動,隨著時間和相關條件的推移和變化,原先的定位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必須隨時調整自己,力爭找到最佳的坐標位置。而這個時候,氣場的調整,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把氣場調整到最符合的那個方向,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和挖掘自身的潛能,才能使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如日中天,這樣可以更加適合自己,適應環境,有利於發展。

喬治·蕭伯納說:“征服世界的將是這樣一些人:開始的時候,他們試圖找到夢想中的樂園,最終,當他們無法找到時,就親自創造了它。”這是一個定位人生和不斷改變不斷進步,最後實現人生目標和人生價值的過程。今天,經濟發展迅猛,科技日新月異,我們更需要不斷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認識自己長短,躬身踐履,砥礪人生。在這個世界上,之所以有許多人會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他們沒有找準自己的人生定位。沒有準確的定位,他的氣場也就發揮不了作用,何談成功呢。

每個人在成名之前,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他們能夠成功也是靠給自己正確定位。人生就像一大鍋湯,我們手裏的鹽有限,怎麼樣讓自己的湯更有滋味關鍵是看你能否選好適合你的碗。不管碗大碗小,碗多碗少,關鍵是要選準。定位不當,勢必牛頭馬麵;選擇錯誤,肯定南轅北轍。準確的定位人生就是要把握好你的氣場,不怕出路不好,就怕定位出錯。

讓我們困惑的是,我們似乎也很努力,為什麼我們的生活還是不理想。其實做好人生定位真的很難,需要智慧和膽識,從紛繁複雜的世事中窺出真諦,充分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我們還需要把握機遇的膽識和“扼住命運的喉嚨”的勇氣與魄力。我想說的是,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準確的定位,人生就定位了前進的方向,穩步前行,終將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將自己的人生價值溶入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中去,時時刻刻鞭策自己,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地自我肯定與進步。

人的一生,有風有雨有陽光,要活得充實,活得出色,活得瀟灑,活得精彩,唯有認準目標絕不回頭,義無反顧的去追求。確立人生定位是為了人生的幸福,也因為它,才使人生過得更加有意義。它是“人生指南針”的最高戰略,具體而言,改變自己的一生,賦予其更重要的夢想、目標,以及價值觀的,就是自己的人生定位,亦即人生的最高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