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習慣“我就不想睡覺!”——按時作息,早睡早起家教攝像頭(1 / 1)

小浦6歲了,他每晚睡覺都很晚,每到晚上都比白天更興奮、更貪玩。還經常看動畫片,遙控器總是他拿著,別想放手。如果爸爸媽媽強製性給他關了,他還會大哭大鬧,然後自己又打開看,怎麼說都不肯睡覺,晚上一般要11點左右才去睡,早上又經常賴著不起床,上學總是遲到。

有時候,即便不看電視,他也總是在床上輾轉翻側,要不就找借口不睡,如:要喝水,上廁所,身上癢癢,太熱了,等等。

每當媽媽勸他早點兒睡覺時,他總是對媽媽說:“我就不想睡覺!”媽媽真是拿他沒辦法。

專家如是說

睡眠對於每個人來說,就像空氣、陽光、水分一樣,是必不可少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是人體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一個人生命1/3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高質量的睡眠是每個人包括孩子在內所必需的。相反,睡眠質量差則可誘發多種髒器疾病,嚴重威脅身體健康。

長期睡眠不足的孩子,常可表現為煩躁、精神萎靡、注意力渙散或記憶力減退等,長此以往,不利於大腦和身體的正常發育,當然也會影響學習效率的提高。

導致孩子晚睡、晚起的因素有很多,從根本上來講是由於孩子的不良作息習慣所導致的。而導致這種不良作息習慣產生的因素主要有夜間照明過亮、電視的誘惑、孩子白天活動少、父母作息規律的影響等等。而孩子早晨不愛起床,一般說來是睡得太晚所致。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讓孩子按時作息,早睡早起。有相關的實驗發現,孩子早睡可以顯著地改善白天的瞌睡和哭鬧,並且早睡的孩子身體健康,患病的幾率小。

好習慣培養

1.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孩子晚上睡不著,很大程度上是受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和父母一塊睡的孩子,更是如此。比如,父母一直開著燈看書或來回走動,那麼孩子就很不容易入睡。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就寢時間一到就關燈,讓房間變得昏暗和安靜,孩子上床以後就很容易入睡了。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並不一定要跟孩子在同一時間入睡,但是孩子入睡前的活動應有父母陪同,這樣的情境比較容易讓孩子有安全感,順便也可以監督孩子的作息。

2.父母盡量做到早睡早起

父母的作息規律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如果您是一個很會享受“夜生活”的父母,那麼為了孩子的健康和成長,要盡可能以身作則地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如果因為工作而早出晚歸,也要首先安頓好孩子的睡眠,如回家以後注意別吵醒孩子等。

3.安排安靜的睡前活動

有些孩子由於白天“瘋”玩而興奮,不易入睡或睡不安穩。此時,父母不應強製性地催促孩子“快睡!”、“快閉上眼睛!”等,這樣一來,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更加睡不著。相反,要試著為孩子安排一些安靜、有趣的睡前活動,比如,溫和地和他談話,給他講故事,給他唱歌,等等,都能使孩子更順利地進入夢鄉。

4.白天讓孩子得到充分的運動

孩子白天的活動量多少,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睡眠。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玩累了就會不知不覺地睡去的情形,所以讓孩子在白天充分地運動,可以有效地促使孩子早入睡。

5.控製好孩子的午睡時間

孩子每天的總睡眠時間是相對固定的。不同年齡平均睡眠時間為:3~4歲,12個小時;4~5歲11個小時;5~6歲10個小時。

孩子的身體正處於生長發育之中,從早晨到中午,由於接受各種教育活動或進行各種遊戲活動,身體一定很疲勞,再加上飯後需要靜養,使食物得以消化,所以午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孩子的午睡時間為多少合適呢?這還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個性及氣候變化而定,但一般情況下,為孩子安排1個小時左右的午睡時間就可以了,太長、太短都不好。時間太長,孩子進入深睡眠狀態,不易叫醒,而且晚上孩子就會變得精力充沛,遲遲不睡,導致早上不起床,中午接著睡,如此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時間太短,若低於半個小時,那麼孩子的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對身體成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