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習慣“媽媽,我的文具盒哪裏去了?”——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家教攝像頭(1 / 1)

在家裏,7歲的茂茂總是把用過的東西隨手一丟或者到處亂放,每天起床時都找不到自己的襪子、衣服等,做作業時要麼找不著橡皮,要麼找不著尺子。為此,媽媽經常教育他說:“自己的東西用過後要放回原處,或者放在一個具體的位置,以便於下次用的時候能夠很容易地找到。”盡管嘮叨了很多次,但是,茂茂在早晨上學時仍然狀況頻出,不是找不到紅領巾,就是小黃帽不見了,甚至全家人都要幫他一起找。這樣,不僅給自己添了麻煩,也給家人添了麻煩。

媽媽很苦惱,怎樣才能讓茂茂改掉隨意亂扔、不講條理的壞習慣呢?

專家如是說

許多孩子“忘性”較大,經常找不到自己玩過或用過的東西。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自己整理物品,喜歡依賴大人;不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有時會越整理越亂。

用了東西要放回原處,就是讓孩子具有“歸位”意識,建立秩序感。秩序是有條理、不紊亂的狀況,良好的秩序能使人產生愉快、安全和舒服的感覺,這體現在個人生活中,就是整潔的生活狀態。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做事善始善終是很困難的,如果父母從小就要求孩子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思維的有序性,也有益於責任心的形成。總之,培養孩子將物品放回原處的好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好習慣培養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孩子在家時都會把用過的東西到處亂放,下次著急用的時候怎麼也找不著的現象。父母可以用以下幾個方法來培養孩子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的好習慣:

1.為孩子創設一個整潔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溫馨整潔、錯落有致的家庭環境,往往會傳遞給孩子做事整潔、條理清楚的健康信息。因此,父母應盡量將家裏收拾得有條不紊,比如:桌椅用具要擺放合理,使室內留下較大的活動空間;衣服和各種雜物要放到固定的地方,不要隨手放置;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房間的清潔衛生,垃圾要及時倒掉。

2.教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

讓孩子懂得物歸原處的道理,告訴孩子每件物品都應該有它自己的位置。當孩子隨便亂放東西時,要及時地提醒孩子把東西放到正確的位置,讓孩子學會物歸原處。父母在整理物品時,讓孩子在旁邊看著,並且告訴孩子書應該怎樣擺放,鞋子應該放在哪兒,學習用品應該怎麼歸類,等等。此外,還必須有意識地要求孩子保持物品的整潔。慢慢地,孩子就會掌握自己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也會了解到,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3.讓孩子懂得物歸原處給他人和自己帶來的便利讓孩子明白,在公共場合,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表麵上看隻是方便了別人,其實也是方便了自己。比如,去超市購物要離開時孩子將用過的購物車、購物籃隨手一放,這時,父母就要馬上提醒孩子,如果大家都把購物車隨手一扔,那麼走起路來就會很不方便,我們再次來購物的時候,還要到處去找車子,也不方便;在圖書館看書時,有的孩子看後會隨便找個地方插進去,父母應該告訴孩子,這樣的話別人尋找這本書時就會很不方便,也沒有尊重圖書管理員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