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基金究竟是什麼
伴隨著2005年中國股市的走牛以及人們理財需求的不斷增長,基金逐漸進入了國人的視野。買基金、做基民,成為人們把錢存銀行、買房之外的又一個理財選擇。基金以其特有的低進入門檻、高收益、低風險,打動了千家萬戶,在人們的理財生活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那麼究竟是什麼是基金呢?
我們通常所說的基金,全名叫證券投資基金。它是把投資者的錢集中起來,交給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再由基金管理公司所聘任的基金經理將錢投資到股票、債券等證券上。因此,基金實際上就是把人們的錢彙集到一起,然後交由專業的投資人員幫大家買賣股票債券。其實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
第二節基金是個大家庭
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投資者的需要,基金不斷創新出新的種類,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基金的大家族。
一、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
按基金的成立方式不同,基金可分為公司型和契約型。公司型基金本身就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金,投資者購買了該公司的股票,就成為該公司的股東,憑股票領取股息或紅利,分享投資所獲得的收益。
我國目前還沒有公司型基金,國內市麵上常見的基金都是契約型。契約型基金是指由專門的投資機構出資組建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再由基金管理公司按照一定的契約設立某隻基金,通過與投資者簽訂“信托契約”的形式發行受益憑證即“基金單位持有證”來募集社會上的閑散資金。舉例來說,某個基金管理公司準備發行一隻契約型基金,首先要製定出一份基金契約,上邊詳細說明了該基金的特點、各項費用、管理人和托管人的權利和義務。投資者購買該基金,就是按照這份契約中規定的條件把資金委托給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按照契約中規定的運作程序、投資理念進行投資運作。基金契約實際上是一份保障基金投資者利益的合同,基金管理人必須按照基金契約規定的投資理念、範圍進行投資。例如,基金的契約(合同)對基金名稱、類別、運作方式、投資目標、麵值、費用、募集資金最低最高金額、續存期限、收益分配做了明確的界定。另外,基金契約對基金份額的發售和認購的時間、方式、對象和費用、申購贖回轉換的流程和費用進行了規定,而且還有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和持有人的權力義務規定。
二、股票市場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市場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基金集合了投資者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按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又分為股票市場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市場基金、混合型基金。
顧名思義,股票市場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以購買股票的方式獲得的收益在股票市場基金收益中占最重要的部分。實際上股票市場基金也並不一定把所有的資金都用於股票投資。按證監會劃定的標準,股票市場基金是股票投資占60%以上比例的基金。股票市場基金的預期收益較高,但投資者需要承受的風險也相對較高。當股市走牛的時候,股票市場基金通常能帶給投資者豐碩的回報;但在熊市中,投資者就可能要經受基金淨值停滯不前甚至下降的煎熬。
例如建信優選成長基金規定:股票占基金資產的60%~95%。其中投資於具有良好業績成長潛力並具備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占非現金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現金、債券、貨幣市場工具以及國家證券監管機構允許基金投資的其他金融工具占基金資產的5%~40%,其中,基金保留的現金以及投資於一年期以內的政府債券的比例合計不低於基金資產淨值的5%。
貨幣市場基金按規定隻能投資於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貨幣市場工具。債券市場基金的投資品種一般是國債和企業債,債券在債券市場基金中所占的比例在80%以上。從投資標的上看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市場基金的區別並不是很大,主要的不同在於貨幣市場基金所投資的證券時間更短。如債券市場基金通常投資於中長期國債,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於短期國庫券,而且貨幣市場基金更注重安全性和流動性,可以很方便的申購贖回。另外貨幣市場基金的份額淨值始終是1元,投資收益體現為持有基金份額的增加。例如,投資者申購一隻貨幣市場基金10000份,每份淨值1元。一年後,投資者獲得3%的投資收益,此時每份基金淨額仍是1元,投資者總共擁有基金103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