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基金的基本概念(1)(3 / 3)

價值型基金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穩定的經常性收入,主要投資於大盤藍籌股、公司債、政府債等穩定收益證券。這種基金損失本金的風險較低,同時資金成長的潛力也較小。例如工銀價值基金,“價值”表明這是一隻價值型開放式契約型基金,追求穩定收入。

成長價值型、平衡型基金的投資目標都是既追求資金的長期成長,又要有當期收入。兩者的區別在於成長和收入的側重點不同。成長收入型基金略偏重於成長性,而平衡型基金更偏重於收入性,因而平衡型基金的風險更小一些。例如長盛成長價值基金,成長價值表明這是一隻成長價值型開放式契約型基金,既希望保持長期的成長,又希望為投資者創造一定的當期收入。

保本型基金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如3年、5年),按照契約約定的比例(如全額100%保本、80%保本等),保證投資者資金的安全,在投資期限到期日,投資者至少能取回保本比例的本金。同時,如果基金運作成功,投資者還能獲得額外的收益。因此保本型基金的風險極低,而與銀行儲蓄和國債相比,保本型基金又有更高的收益預期。值得注意的是,保本型基金在投資期限內,一般不再接受申購,但可贖回。如果未到投資期限到期日就提前贖回,將根據基金淨值計算收益損失,這時保本型基金並不按契約約定比例保證本金安全。例如國泰金象保本基金,“保本”表明這是一隻保本型開放式基金,根據基金契約,該基金將100%保證本金。投資者購買了該基金後,到基金保本到期日,該基金保證投資者的本金安全。

五、特殊基金:指數基金、ETF、LOF、基金的基金、係列基金

(1)指數基金。大家一定聽到或看到過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指數等名詞。指數就是把證券市場中的所有或部分證券提取出來作為成分股,按成分股的價格變化,以股本為權數,做加權平均所得到的。指數反映了整個市場的狀況。而指數基金就是以跟蹤某一指數為目的的基金,它根據指數成分股來構造投資組合,使基金的收益與所跟蹤的指數變化大致相同。指數基金相對其他基金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優勢:

第一,費用相對較低。這可以說是指數基金最突出的優勢之一。投資者投資於基金最後獲得的是扣除了各項費用以後的基金收益,因此,費用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獲利。由於指數基金采取的是跟蹤指數的投資策略,基金管理人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選擇股票、債券等投資工具的種類和買入與賣出的時機,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基金的管理費用。而在另一方麵,由於指數基金大致上采取的是一種買入並持有的策略,一般不會對投資組合進行頻繁的調整,隻有在所跟蹤指數的成分股變化時才進行相應的調整,所以它的交易費用也會低於其他積極投資類型的基金。

第二,通過充分的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由於指數基金通過跟蹤指數進行廣泛的分散投資,它的投資組合的收益與相應指數的收益基本上一致,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太大的影響,這樣就從整體上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所以,指數基金投資者不必擔心個別股票的大幅下降對基金收益的影響。

第三,業績透明度較高。投資者隻要看到指數基金所跟蹤的目標指數的漲跌就可以大體判斷出自己投資的那隻指數基金淨值的變動,知道有多少獲利或損失。而對於某些擅長判斷大勢但對個股把握又不強的投資者,就特別適合投資於指數基金,從而可以免去“賺了指數不賺錢”的煩惱。

第四,在管理過程中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指數基金的投資管理過程主要是對相應的目標指數進行被動跟蹤的過程,而不是頻繁地進行主動性的投資。這樣,在管理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較為程序化的交易來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講,在越是有效的證券市場裏,投資指數基金越具有優勢。

例如大成300基金(160906)主要投資於滬深300指數成分股,其收益與滬深300指數增長情況基本一致。另外,萬家180基金(519180)是一隻跟蹤上證180指數的指數基金。中小板基金(159902)是跟蹤中小企業板價格指數的指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