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在中學裏存在學生自殺事件,大學裏同樣存在學生自殺事件,這已經不是一個秘密。雖然自殺隻是個案,但背後的問題卻是普遍的。
這背後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呢?——一個沒有目標、理想、信念的人,又如何走得更遠?
目標、理想、信念,或許才是我們最渴望找到的。有了這些,學習才會快樂,人生才會有方向,知識才會變得有價值。
可誰來告訴我們,到哪裏去尋找目標、理想、信念呢?
你能回答我們這些問題嗎?
華育中學16班全體同學
鄭重在這封信上批示:請各媒體原文照登。望學校,以及教育相關部門,就信中涉及的問題展開廣泛的深入地討論。
念完信,教室一片寂靜。學生們都在猜測:校長肯定來興師問罪了。
真淩側過頭,用問詢的眼光瞄了一眼雲美岑:“這件事,肯定是你幹的吧?”
美岑毫無表情,撇了撇嘴,抬了抬肩。
校長終於開口說話了,臉上的一絲笑容明顯是擠壓出來的。
他說:“同學們,你們反映問題是合理的。當然,先把問題反映到學校,就會更合理些。我到你們班來,不是來追究責任的。而是按照領導鄭重的指示,與大家一起,就信中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望大家暢所欲言,學校會在以後的工作中,逐步改善。”
“轟”的一聲,所有同學繃得緊緊的神經,齊刷刷地鬆馳下來。喧鬧隨即肆無忌憚地響起。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學校發生了很多事情。
學校做出一個新的決定,將解散十六班。十六班的同學根據自己的自願,被分散到同年級的各班去學習。
同時,在學生會的組織下,學校向全校學生征求意見,製定一份新的學生考評體係。
林隱班上的幾個同學,到他的墓前獻上了鮮花。幾個同學失聲痛哭,他們說,要不是他們的歧視,林隱也許不會走到這一步。
在市教委的幫助下,學校聘請了國內外著名的教育、心理等問題專家,建起了“青春悄悄話谘詢室。”
一個周末的下午,夏琪邀約林澈、真淩、美岑、郭梓辰、冰洛、遲尚、真寺、王寒、丁敏、韓靖麗、李薔,說要帶他們去一個地方。
夏琪抱著“憂鬱的熊”,帶著他們穿過一條又一條街。
跟隨著夏琪的步伐,大家好像在萬花筒裏穿行。周圍的景色越到後麵,越顯得荒涼。
在穿過一個狹窄的小巷時,夏琪激動的臉上一下黯淡下來。
“可再過一個星期,它就要被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破壞了。”她想起林隱說過的話。
夏琪不安地前進,她祈禱著林隱的話不要成真。
一束光透過來。
他們走出狹窄的小巷,看見了寬廣的海洋。
一瞬間,大家被這裏的景致完全驚呆了。
安靜的海洋,細小的海浪拍打著岸邊。淡藍的天空和海麵默契地呼應。白色的雲安靜地遊走,它們一直延伸到世界的盡頭。
“真是十分美麗的海。”大家歡呼著。
“不是海,是湖,哦,無論海、湖都無所謂,它還在,真是太好了!”夏琪說。
林澈看著夏琪,疑惑地問:“什麼意思?”
夏琪說:“我還以為這裏被房地產開發商破壞了。”
林澈聽夏琪這麼一說,回想起了什麼,說:“我記起來了,有報道說某個房地產開發商違規開發,遭到政府部門取締資格。可能就是指這裏吧。”
夏琪的神色凝重起來。他對大家說:“這個地方是林隱帶我來的。我很喜歡這個地方。穿過那個又窄又長又黑的小巷,讓我聯想起成長的艱難過程;看到眼前美麗的景象和飛舞的蝴蝶,又給我充滿希望的信心和力量。”
大家相視一望,堅定地點點頭,所有的手緊緊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