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以後,你成年了,但不意味著你無所不能,也不代表你可以對別人有求必應,你一定不要因為自己滿腔的“熱血豪情”,過度顧及別人的麵子或者自己的麵子,就對別人的要求或者吩咐大包大攬、不加拒絕。你要知道,有許多事情是你力所不能及的,同時你也有拒絕別人的權力。尤其當別人的要求損害了你的利益時,你更要學會拒絕。
拒絕的話一定要說,但也不能心直口快,直接把生硬的拒絕說出口,這樣的拒絕往往容易引人不滿,被人誤會,甚至會造成斷交。
富蘭克林說:“交際場上的高手,最懂得拒絕的藝術。”拒絕是權利,更是一門學問。那麼如何拒絕自己不能、不願或者自己不必履行的事情,才能既維護自己的利益,又不傷和氣、不影響人際關係呢?這裏簡單列舉幾種既能有效拒絕別人,又恰到好處、不影響人際關係的妙招。
第一招:幽默詼諧式
在意大利著名音樂家羅西尼過生日的前一天,他的一些朋友來告訴他,他們集資了兩萬法郎,要為他立一座紀念碑。羅西尼聽了以後說:“浪費錢財!給我這筆錢,我自己站在那裏好了!”
羅西尼心裏不同意朋友們的做法,但他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小小地幽默了一把,提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同時也指出朋友的做法太奢侈,點明其不合理性。用幽默詼諧的方式拒絕別人,可以起到緩衝的作用,可以讓別人在毫無準備的大笑中愉快地接受拒絕。
第二招:借用盾牌式
有時,你可以把“不”字直接說出口,切斷對方所有後路,讓對方無法采取別的方式再對你進攻。不過,你必須借用盾牌。
文具廠的推銷員到一所大學去推銷文具,他找到他的老同學,也就是這個大學的總務處長小田,懇求他訂貨。小田卻彬彬有禮地說:“實在對不起,我們學校已經和別的單位簽了長期的購買合同,學校規定不再向其他任何單位購買文具了,我隻能按照規定辦事了。”推銷員聽到這話,隻好無奈地走了。
拒絕不是小田的意思,那是學校的意思,這樣就用“學校”這個大盾牌封住了推銷員的嘴。以別人的身份表示拒絕,這種方法看似推卸責任,卻很容易別人理解:既然對方愛莫能助,也就不便再勉強。
第三招:自我貶低式
“我很想幫你,可是我自己也沒有那個能力”,這種自我貶低的方式也是一種有效的拒絕方式。當別人找上你,希望你能幫他的忙時,你很難直接拒絕,或者告訴別人“我不願意”,而如果用能力也就是自己無法控製的原因來拒絕(想幫你,可是幫不了)的話,拒絕起來便容易多了。
第四招:相反建議式
有這樣一則對話:
小杜:“小賈,孫經理讓我把這些資料整理好,但我怕做不好,你能幫我完成嗎?”
小賈:“我很願意幫你的忙,但是不湊巧得很,我自己的那份這兩天也急著要。其實以你的能力和素質是完全可以把資料整理好的。你不妨先幹著,有不懂的地方你再問我,我知道的肯定告訴你。”
小杜:“那好吧!謝謝你啊!”
小賈的這一番話說得非常妙,既達到了拒絕的目的,又有相反的建議,建議小杜自己先幹,然後自己會幫忙,這樣小杜還有什麼話好說呢?相反,如果小賈本能地回答:“你的事我可不在行。”這樣很可能傷了同事之間的和氣。
第五招:尋找出路式
甲:“這份資料,我能借用幾天嗎?”
乙:“對不起,這份資料我這幾天急著用。不過我查過了圖書館裏還有一份沒有借出去,你現在趕快去借,應該還可以借到。”
當自己不方便幫別人的忙或不想插手時,你可以用為對方另找其他出路的方法,來弱化可能產生的不愉快。而對方有了其他“出路”,就會對你的拒絕不在意了,甚至還會感謝你。
第六招:岔開話題式
有一個禿頭的來訪者對林肯糾纏不休,浪費了林肯不少時間。為了擺脫他的再次打擾和糾纏,林肯想出一個妙方。在那人第二次來訪時,林肯故意打斷對方的話,匆忙拿出一瓶生發藥水送給對方:“人們都說這種藥水對生發很有效果。現在你把它拿走吧,過幾個月再來看我,告訴我效果如何。”那人有點尷尬,但看林肯誠心誠意的樣子,隻得拿起藥水走了。
林肯的這一招確實高明,不僅一下子把對方打發走了,還使對方不好意思在短期內再來打擾他。
當你已經知道了別人的意圖,並清楚自己不能滿足他的願望時,不妨把話題岔開,說些別的。讓他知道這樣做隻會使你為難,他也就會知難而退了。
年輕人學好這些拒絕別人的高招,那麼當需要拒絕別人的時候,你就不會無計可施,更不必擔心拒絕別人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