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是’或‘否’的問題,而是程度上的多少問題。”
……
5. 換個角度,逆向思維
在談判中,如突遇緊急情況思路遇阻時,可以從反向角度即倒過來想想看,有時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情況下,我們在談判過程中都會始終圍繞某一思維結展開,逆向思維就是從對方的思維結的反向去展開談判,引發自己的思維環。它要求談判者多在價格條件上做文章,找出一些對自己有利的關鍵條件,作為滿足條件,當然,在具體操作時,逆向思維也可以適當地和其他談判思維形式交叉應用。逆向思維在談判中如果能取得成功,必然受益匪淺。
6. 刨根問底
在談判中,麵對對方有意回避或回答得含糊不清的問題,年輕人一定要多問些為什麼。
通常情況下,對方在哪些方麵躲躲閃閃,哪些地方避而不談,便可以此為突破口,擊中對方的要害。這時你就需要有窮追不舍的精神,打破砂鍋問到底,最好的方式是多問“為什麼”。
7. 限時限量,縮短對方的決策時間
妨礙果斷行動的潛在心理,往往都是因為“還有更好的”這種意識的存在。如果限時限量,對方往往容易在短時間內做出決定。
在談判中,談判者可以這樣說:
“錯過今天,明天就要漲價了。”
“如果我方這個星期內收不到貨款,這批貨就無法為你方保留了。”
“我方要在月底前完成全部訂貨。”
“這是我們的生產計劃書,如果你們不能如期完成,我們隻好另找門路。”
“隻送給前50名購買者。”
……
8. 打好外圍戰
談判中的外圍戰,是聯絡感情、溝通信息、影響對手的手段,是對正式談判的一種補充。先外圍後內裏、先低層後高層、先幕後再公開,在談判場外找到雙方的共同點,可以為場內談判造就相對優勢。
9. 讓少得多、讓小得大
在許多綜合性的談判中,議題往往有好幾個,具體爭論點可能會更多。善於談判的人不會處處都“以牙還牙”,寸步不讓,而是力求舍小求大、讓少得多、讓小得大。談判中時刻要有全盤的統籌計劃,這才是聰明而又高明的談判家。
談判,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較量,是謀略的較量,更是口才的較量,不具備一流的口才,很難在談判中獲勝。年輕人沒有談判經驗或者談判經驗很少,想要彌補這方麵的不足,就一定要學好這些談判的口才技巧並且嫻熟地運用,這樣才能在談判桌上縱橫捭闔、出奇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