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場景串在一起,嫣然感覺府中有隻藏在暗處的黑手,暗中操縱著一切。這所有的陰謀矛頭,似乎都指向了同一個人,那就是殷夫人。
殷夫人雖然身體嬌弱,但是經過悉心照顧,按道理應該調養的不錯,但是如今殷夫人的病情反反複複,不但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反而有幾次更是莫名其妙的病情惡化。
永和堂走水,一個下人居然膽敢對殷夫人如此無禮,自己原本隻當是一個將死之人無所顧忌的狂放之舉,如今想來令人不得不懷疑有人暗中指使,有意謀害。
眼下殷夫人的貼身侍女居然死的不明不白,種種跡象表明,確實有人想要謀害殷夫人。但殷夫人是學士府的當家主母,在學士府中也算是地位尊崇,又有什麼人膽大到敢對她下手,莫非某個下人有不忠之心,躲在暗處進行報複?
不,嫣然很快又否定了這個想法,殷夫人平日裏對下人慈愛有加,又如此平易近人,從不亂抖威風,在下人們眼裏,殷夫人無疑是一個難得的好主子。
想來想去,一個名字突然出現在嫣然心頭。在這偌大的學士府中,除了孫姨娘,嫣然實在是想不出還有第二人會對殷夫人有成見,也想不出除了孫姨娘還有別人有如此能力操縱這一切。
從那碗冰糖銀耳羹開始,到今天秋月不明原因的死,這一切的一切,無不與孫姨娘有著絲絲縷縷的關係。
嫣然心裏迅速集結著所有的信息,如果孫姨娘目的在於除去殷夫人,那她就有理由趁著殷夫人舊疾複發的時候,用暗含了寒性瀉藥的羹湯,讓殷夫人身體虛脫,從而回天乏力,可是自己陰差陽錯的喝了那碗羹湯,恰好救了殷夫人一次。
孫姨娘接下來賊心不死,又不知不覺中讓殷夫人患上怪疾,每日噩夢纏身精神不濟,在不知不覺中殺人於無形,至於她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嫣然想來想去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隻能先放在一邊不管。
而昨日秋月臨死前不過是去永和堂帶句話,沒想到卻不明白的離奇死亡。永和堂,又和孫姨娘有關,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巧合未免太難取信於人,嫣然大膽推測:秋月的死很可能就是發現了一些不該知道的事情,而這恰恰威脅到了某人的一些陰謀,而被殺人滅口!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孫姨娘做的,那所有的事都變得清晰起來,如此以來這些事情都能進行合理的解釋。
以上的種種都是自己主觀的推測,如果真想把事情搞的水落石出,把幕後黑手揪出來,讓心腸歹毒的主謀收到嚴厲的製裁,現在差的就是強而有力的證據。
以往對手如此狡詐多端,做事滴水不漏,絲毫沒有任何破綻,如今秋月離奇死亡,頭上卻有個不屬於自己的玉簪,而眼前這隻碧玉蝴蝶簪子,可能就是解開這一切謎團的關鍵,說不定可以利用它來查出真凶,繼而順藤摸瓜,查出凶手背後的主使,就可以撥開迷霧弄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