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皇宮已經快一年的時間,這一段時間裏,無論是她在春寒宮中的日子,還是回到學士府後的生活,嫣然可算是嚐了不少酸甜苦辣。再一次的踏入那紅牆金瓦的深宮,嫣然的心態變得和第一次不一樣的。
初進宮時,她還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雖然處處小心,處處提防,可依舊成為了宮闈爭鬥的棋子,不知不覺就陷入了這局棋盤之中。帶著滿身的傷痛和失望,她暫別了皇宮的生活。
再入宮時,她帶著自己的目的,心中的緊張和失望少了些,更多的是感悟到了住在皇宮內的人,他們手中的權勢才是吸引著眾多女子,前仆後繼的原因吧。
今天一早,殷嵩和殷詹出了府後,嫣然才派人準備好了馬車,不疾不徐地朝著皇宮駛去。宮中一切如舊,冬日裏的蕭條襯托出宮殿的空曠和肅穆,如同一個個矗立在曆史洪流中的紀念碑,見證著一段段王朝的興衰。
嫣然身為後宮之人,進宮自然而然是先去拜見後宮之主皇後娘娘。坤寧宮中請安的人群還未散去,嫣然這一來,自然而然就成了來請安的眾人的焦點。她一進入坤寧宮的主殿,就周正齊全的給皇後行了大禮,溫婉道:“皇後娘娘萬福金安,千歲千歲千千歲。”偏過身又對著大殿中的其他妃嬪福了福身子,道:“嫣然在座的各位娘娘們請安。”
皇後還是原來的樣子,萬年不變的精致妝容,黑色的眼線描繪出她美麗的瞳眸,朱紅色的唇襯得她端莊又有威嚴。看著嫣然的眼神中充滿了笑意,柔和慈愛的聲音在嫣然的頭頂響起,看似責怪實際上包含著無限的寵愛:“快起來吧,這麼久不來坤寧宮,就和姨母這麼生疏了呢?”
如果嫣然事先不了解皇後那張偽善的麵孔的話,說不定此刻已經被她騙了過去,相信天龍國的國母是如何的端莊和藹母儀天下。可偏偏她知道皇後那和煦的笑容背後,掩藏的是顆城府極深老謀深算的心。
嫣然俯下的身子緩緩抬起,微笑著看向主位上的皇後,帶著些孩童的天真和乖巧,道:“姨母,這麼久不見,嫣然在家裏可想您了。”
皇後笑得樂不可支,當真一副感懷思念的樣子,朝著嫣然溫柔地擺了擺手,胭脂已經替嫣然搬了一張椅子過來,放到了眾妃嬪之前,最靠近皇後的地方。
嫣然心中雖然有心受寵若驚,可表麵上卻裝出一副親昵乖巧的樣子,坐到了那張椅子上。這才有工夫看向宮殿中的其他妃嬪,嫣然很快的就注意到了一個問題,在這短短數月時間,坤寧宮中請安的妃嬪們插入了幾個陌生的麵孔。
雖然說是陌生,其實也是嫣然之前見過的,隻是那會兒這些人還都隻是儲秀宮的秀女,如今竟都得蒙聖寵晉升為宮中新貴了。德妃淑妃貴為四妃,當仁不讓地坐在妃嬪最前,平分秋色。其次就是在萬壽節上一首曲子就得蒙聖寵,在後宮中青雲直上的月嬪,整個人都與萬壽節表演的時盈盈弱弱的形象截然不同,不僅衣著打扮更加奢侈華麗,氣質也有了很大的飛躍。
嫣然記得那個時候秀女吳月給人一種小家碧玉的清新感覺,但現在也許是因為穿著和妝容的原因,嫣然總覺得她身上少了一股淡然,多了幾分逼人的傲氣。緊鄰著月嬪的,是宮中新晉的梁貴人和楚美人,二人看起來也是年輕氣盛,不比其他資曆較老的妃嬪沉著淡定。
後宮之中,有人得寵就意味著有人失寵,自古帝王都有喜新厭舊的通病,在殿中這些妃嬪哪個不曾是紅極一時的寵妃呢!隻不過帝王之愛過於涼薄,往往紅不了幾日就會被新人替代,而那個時候又會有人還記得舊人曾經的寵愛呢?
嫣然目光轉了一圈,最後又回到淑妃身上,見淑妃也在看她,不禁對著她投以淺淺地一笑,眸光靈動,風姿過人。
皇後隨口囑咐了幾句後宮的注意事項,就遣散了眾人,獨獨留下嫣然陪她說話。
而淑妃臨走之前,對著皇後娘娘盈盈一拜,朝著嫣然看了一眼,道:“皇後娘娘,臣妾告辭之前還有個有個不情之請。”
皇後那麼聰明的人,怎麼會不明白淑妃的意思,不等她親自開口,就樂道:“淑妃,看你著急的這樣子,放心吧。本宮也是好多日不見嫣然了,心裏想念的很,等本宮和嫣然說幾句話,就讓她去你的雲禧宮了,不會霸占著她不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