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隻為相見(1 / 3)

“這小桂子是成年後入得宮?”

高貞正望著白布下自己不知已經檢查了多少遍的屍體,正皺著眉頭獨自沉思,見蕭旭起身出去也跟著走了出去,剛一站定就聽蕭旭突然發問,不由得心中一愣,不知蕭旭為何突然問起這個問題。

但想到對方畢竟也是幫自己查案,此時有此一問想必也不是無的放矢,而且昨天他吩咐手下去淨身房探聽消息,回來後倒也提到過此事,和蕭旭判斷的一樣,便耐心回道:“蕭大人猜的沒錯,這小桂子的確是入宮才不到兩年的時間。但不知道蕭大人是如何得出此結論的,又為何在意這些細枝末節,難不成這與此案有什麼關係嗎?”

蕭旭聞言麵無表情,語氣極為平淡,說出來的話卻別有深意,隱隱透露出一些讓人無法小覷的信息:“本官剛才查看了小桂子的屍體,見他喉結明顯,身子骨健壯,不像是從小就送進宮裏的太監,因此便出口相詢。入宮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如果本官沒有記錯的話,恐怕如今的良妃娘娘應該是元豐十年進宮的秀女吧,正是和此人同年入宮。”

高貞正心中的疑惑更甚,不太明白蕭旭為何會說到良妃入宮時間的事上,不解地回道:“良妃娘娘的確是元豐十年的秀女,小桂子也是在元豐十年入宮,二人雖是同年入宮,不過小桂子入宮在前,比同一年秀女進宮要早了幾個月。”

恰巧同一年入宮,恰巧又是良妃身邊伺候的大太監,身負武功藏而不漏,而且恰巧又是謀害嫣然一案的凶手,這未免有些太過巧合,令人不得不心生懷疑。

小桂子與嫣然素日裏又沒有什麼交集,更不可能發生衝突和矛盾,那他來宗人府謀害嫣然的動機,便十分可疑。想來想去隻有受人指使這個動機說的通,而說到那幕後的主使之人,又不得不讓人懷疑身為小桂子主子的良妃。

自古以來,後宮之中的勾心鬥角爭寵傾軋便沒停過,其凶險程度無異於朝廷中的政治鬥爭。每個後宮主子但凡想在這麼殘酷的鬥爭中站穩腳,隻憑借一己之力無疑是癡人說夢,必須聯合任何可以借助的力量,發展自己的勢力。

除了借助朝中大員的影響力和妃嬪之間聯盟爭寵之外,最容易發展的勢力就是伺候她們的太監和宮女。他們雖然身份低微,但勝在數目眾多,而且不容易引起別人的重視,又負責伺候主子的飲食起居,因此無論是打探消息還是投毒暗算,行事起來方便許多。

何況其中也不乏身懷絕技之人,而且他們與主子之間的關係密切,乃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收買起來更容易,一旦賣起命來必然死心塌地:主子們允諾給奴才們好處,奴才們更盡心盡力地伺候主子。

雖然對於小桂子進宮之前的身份,蕭旭心中還有很多疑問有待查實,但是有一點他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良妃和小桂子的關係:二人肯定是友非敵,屬於一個陣營的。

小桂子會突然對與他沒有任何交集的嫣然起了殺心,很可能就是為了肅清與自己不同的勢力,排除異己,壯大己身。

這是後宮一貫的戲碼:主子有令在先,奴才不敢不從,但到事發之日,主子為了撇清關係,丟車保帥,做奴才的倒成了徹底的替罪羔羊。

“蕭大人?”高貞正見蕭旭一直沉默不語,陷入了思考良久,自己心中又實在是焦躁不安,迫切的想知道事情是否有了新的進展,忍不住打斷了他的沉思,開口問道:“蕭大人,是不是有什麼新的發現了?”

蕭旭聞言回過神來,將自己心中所想如實道出:“小桂子入宮之時,正是男子各方麵達到鼎盛的年齡,而且他又有武藝在身,宮外隨處都能自力更生,為何會如此不惜身體,突然淨身入宮?這豈不是很不合常理?本官以為,這小桂子身份十分可疑,高總領不妨就以這點為突破口,從他的入宮前的身份開始查起。”

高貞正覺得蕭旭說的十分在理,不由對他刮目相看,連連點頭。查清楚小桂子進宮前的身份並不難,難的是定德帝隻給了他三天的時間。他不能放心的是——在這短短三天裏,倘若真的將小桂子的祖宗十八代都搞清楚,但卻與最終案件的結果有沒有什麼助力,那自己白白耗費了心神不說,如果延誤了期限,恐怕連官位都要不保。

“蕭大人心思細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發現小桂子身上的疑點,為卑職指明方向。可卑職卻還有些不明白,如果查清楚他的身份,就真能勘破整件案子嗎?卑職生而愚鈍,況且本案時間緊迫,容不得半點差錯。還請蕭大人能再指點一二。”高貞正麵露難色,有些不好意思道。

定德帝隻給了三天的時間,時間如此緊迫,就是希望能盡快地有個合理的解釋。以定德帝多疑敏感的帝王性格來看,他很可能並未輕易地相信了良妃的說辭,之所以給高貞正施壓,或許是發現了什麼,是在借此敲山震虎,提醒真正的幕後凶手有所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