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軍就要到達的消息好像一陣旋風襲過戰場,瞬間就在士兵之中傳了個遍了。雙方的士兵正在決戰的緊要關頭,即將就要分出勝負,此時任何生力軍的加入,對戰場戰局的影響自然是不言而喻,直接可以決定了勝利天平的傾向。
因此,消息放出去之後,袁衍波的人馬士氣立刻大增,原本都有些精疲力盡的士兵們,又一次地爆發起來,使出全身的力氣砍殺著眼前的叛軍。而竇鍾的人馬聞訊,則變得有些驚慌,硬生生地被對方在氣勢上壓了下去,有些士兵竟然無心再戰,萌生退意。
一時之間戰局居然有所改變,袁衍波一方竟然有要占據上風的勢頭。竇鍾一看情況不好,再也無暇悠然的觀戰,急急忙忙地趕回了軍營,傳令下去命人前去破除謠言穩定軍心,又吩咐全體將士竭盡全力,盡快打敗袁衍波的大軍。
實際上對於援軍趕到這條消息的真實性,他自己心裏也有些拿捏不定。一方麵不太相信殷詹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破了魏宏遠、朱大誌、楊全思三人,另一方麵又有些顧慮,害怕那密林方向的動靜真的是殷詹大軍前來的標誌。
竇鍾此時此刻最想做的,莫過於就是撤回對劉一行等人的草率安排,暫時地放下對劉一行的猜疑,讓他前來助自己一臂之力,在對方援軍趕來前盡快地將袁衍波擊潰,可事情已經來不及了。
早在一刻鍾之前,立功心切的劉一行,已經帶著他手下的一萬五千多人向著密林方向出發,此時若是再趕過去再重新變更命令,劉一行恐怕也是根本不會回頭了。
劉一行等人求戰心切,興衝衝地剛趕到密林,就發現那密林中的動靜已經有些不太對勁,雖然林子裏的動靜很大,但與真正的大軍到來發出的聲響還有有區別的。
他帶著人在密林的入口處細細地分辨了一會兒,發現那聲音似乎是從一個固定的方向傳來,如果是真正的大軍到來,聲音根本不可能一直處在一個地方不往前移動。
沒過多久他就意識到這很可能是袁衍波事先派人埋伏再此,特地等到此時才有所行動的一支小隊,為的便是在即將抵擋不住竇鍾之時,以假亂真迷惑人心的疑兵之計。
劉一行帶著手下之人果斷地進了密林,故意朝著聲源的方向走去,最後終於發現由常英帶領藏身在密林中的五千士兵。
隻見這些身體狀態不佳的士兵,一邊嘴裏不斷地賣力呐喊,一邊手裏拿著各種用具敲擊著地麵。
尤其是他們這次帶過來的幾十匹戰馬,都被繩索牢牢地係在了粗壯的樹上,並且有專門的士兵拿鞭子抽打這些戰馬。
這戰馬吃痛便奮力地想要掙脫,揚起一陣一陣的灰塵,同時將樹上的枝葉帶的左搖右擺,好像真的有大軍過境一般。
劉一行等人剛開始真是看直了眼,覺得這些人行動十分滑稽可笑,但又不得不佩服袁衍波的心思巧妙,竟然能想出這樣不同尋常的招數,把自己這些人耍的團團轉。
而常英等人也發現林子中有敵人出現,臉上頓時出現了緊張的神色,也顧不得繼續裝神弄鬼,紛紛放下手頭的工具拿起武器準備對敵。
當常英看清楚帶兵前來的將軍原來是劉一行時,臉上露出一股鄙夷的神色,語氣非常不屑地嘲諷道:“劉一行,你果然是背叛了王爺,投靠了竇鍾那個無恥反賊,還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啊。你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劉一行與常英相互之間自然是不陌生的,兩人本來都是鎮遠將軍劉成釗的手下,這二人之間還有過曾經並肩作戰的情誼,全然沒想到再見麵時已經是各為其主,兵刃相見。
而對於常英的嘲諷,劉一行一點兒都不放在心上,同樣毫不客氣地反諷道:“嗬嗬,你也不用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彼此彼此。這話若是旁人說,本將軍也就算了,可你常英也不過是個反複小人,比之我劉一行又君子到哪裏?
你我原本共事一主,鎮遠將軍平日裏對我們恩重如山,我們原本就該舍命相報。你可倒好,將軍的兵權剛被袁衍波拿下,你便死心塌地的投靠了袁衍波。此等行徑,難道就是君子所為麼?”
常英聞言也不著惱,斂去了臉上的鄙夷之色,繼而鄭重其事地說道:“想不到事到如今你仍是執迷不悟。不錯,我常英先前雖然效命與鎮遠將軍麾下,可是我常英並不想你一般糊塗。
我心裏十分清楚,要效忠的不是安國公劉氏,而是當今的天子,我帶兵打仗並不是為了私人恩仇,我為的都是為了天下太平,為的是天龍國的百姓能夠過上無憂無患的美好日子。”
劉一行戲謔地笑了一聲,道:“廢話少說,本將軍倒要看看你帶著的這些老弱病殘,如何能與我一萬五千的弟兄們相抗衡!”
話音剛落,常英與劉一行兩撥人就開始殺了起來。
然而常英手下的士兵,都是些水土不服,身體狀態不佳以及先前受傷的士兵,又怎麼能與對方龍精虎猛的將士相抗衡呢?更何況對方的士兵數目遠遠的超過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