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莫微涼,看著莫微涼身前複燃起的蠟燭,看著莫微涼身後酒櫃中的酒壺,歎了口氣。
莫微涼看著他,看著他身前橫握的長劍,看著他身後莫名被擋在門外的雨,搖了搖頭。
他歎了口氣,說到:“在下需要一壺醉生為人治病,得罪之處請莫先生見諒。”
莫微涼搖了搖頭,說到:“你既然知道醉生,就應該知道那是毒。”
“而且店裏真的沒有醉生了,不過出門右轉過三條街有家醫館,慢走不送。”
他沒有走,也沒有放下手中橫握的長劍,而是很認真的看著莫微涼說:“你可以再釀一壺。”
莫微涼想了想,搖頭道:“醉生並非尋常毒藥,豈是說釀就釀的,再說我也沒有足夠的藥材……”
“我可以提供,先生需要的藥材我都可以提供。”
白發男子打斷莫微涼的絮叨,用一種極其認真的眼神注視著他。
莫微涼有點受不了這麼認真的眼神,就像他受不了蘇無醫的失落一樣,於心不忍,於情更不忍。
但莫微涼還是搖了搖頭,因為莫微涼不相信他可以。
蘇無醫拿走的那隻碧玉酒壺裏便是醉太平最後的一壺醉生,也是莫微涼唯一釀成的一壺。
花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以及傳聞擁有天下七成金銀的南玉國庫中將近一成庫銀才釀成的一壺毒藥。
《奇毒錄》排行第三,可改天命而逆生死,名曰醉生。
……
南玉往北便是中原,有兩大王朝一座江湖的中原。
中原的兩大王朝,大月趙氏和夏炎元氏都不是南玉這樣的偏遠小國能比得上的,至少莫微涼沒聽見過有人說什麼南玉莫氏。
從《南源地理經》上看,大月王朝與夏炎王朝劃江而治,分占中原半壁,各自設立三州九郡,隨隨便便一座郡城都要比南玉城大上三四分。
當然,兩大王朝都希望可以一統天下,估計他們兩家祖訓就是以這個為目標來教育後代的,但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從天下被叫做天下開始便沒有誰能真正將其一統。
天下有中原,有南玉,有北漠,還有東夷和西陵。南玉有蜀道天險;北漠人人上馬便為賊;東夷有巫師可役使虎豹;西陵倒是比較簡單,沒地沒人沒虎豹,隻有一座山和一座寺廟,不過那山叫白馬山,那寺便是白馬寺,佛門之起源。
……
說到佛門,就不得不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座江湖以及一群叫做修行者的人,而且好像莫微涼也算是半個修行者。
修行有五境,道門稱之為通玄,悟道,靈息,造化,歸真。至於為什麼要用道門的稱呼,因為大宗不願與道門結怨,而小門小派又沒能力反對。
洞玄,察天地玄力之運行。
悟道,明玄力運行之道而悟己道。
靈息,納玄力於己身化為靈息。
造化,以玄力為基造己之化境。
歸真,散自身玄力於天地,返璞而歸真。
道門關於五境的劃分和介紹很是模糊,所以莫微涼總覺得五境之上還有更強的境界,這是一個說書人的直覺。
修行者分為武修和靈修,用一個姓蘇的女流氓的話說,就是一個是物理攻擊和一個是魔法攻擊。雖然莫微涼不懂魔法是不是跟戲法差不多的東西,但是這不妨礙他讚同她的觀點。
這樣劃分的話,莫微涼算是半個武修和半個靈修,不要以為能拿把劍欺負欺負尋常百姓就是一名武修,那充其量算是一名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