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我們要向幸福出發,先要搞清楚“幸福”到底是什麼?
幸福,這個時常被我們掛在嘴邊,仿佛每個人都明白的詞,真正挖掘起來其實並不簡單。
年輕的你覺得幸福嗎?
中央電視台曾經做過一個紀實節目,記者對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生活背景的一群人做了現場突擊采訪,第一個問題就是:“你覺得自己幸福嗎?”
被采訪者中有年長的農民、青年白領、高中生、大學生,還有撿廢品的少年兒童等等。他們的回答有肯定的、否定的,有不確定的,也有徹底不知道的。記者再問他們原因,那自然也是各不相同了。
年長的農民回答說:“我覺得幸福。因為現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兒女們也都長大工作了。”
青年白領說:“嗯……怎麼說呢?還行吧,就是工作壓力有點大。”
高中生說:“可能在別人眼裏我很幸福,實際上我並不幸福。我的父母非常關心我,我生活中的一切都被他們安排好了。我感覺自己被關在一個舒適的籠子裏,有點兒透不過氣。我想自己決定,自己選擇。”
大學生說:“我剛剛失戀,你說我幸福不幸福?”
撿廢品的女孩有點害羞地笑著說:“我不知道。”“你覺得以後生活會比現在好嗎?”記者問。“嗯。”女孩回答的聲音不大,但還算肯定,“那你長大以後打算做什麼?”記者又問。“上大學,工作,還有,讓我弟弟也上大學。”“如果這些都實現了你覺得自己幸不幸福?”“幸福。”她不假思索地答道,臉上露出了希望的笑容。
年長農民的幸福來自他對幾十年生活的對比總結;青年白領對幸福的不確定是由於他的工作生活狀況;高中生是在她的高中階段感覺不幸福;大學生正處在失戀的不幸福期;撿廢品的女孩不確定現在是否幸福,但相信經曆了現在到將來的一段時間之後,自己會幸福。
可以看出他們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先不管哪種最確切,但至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關於幸福的感覺都是對某一個較長時間段的總體感受,而不是一個短暫、片麵、靜止的點。
20~30歲的年輕朋友,看了上麵這個例子,你又有何感想?如果被采訪的人是你,你又會如何回答?
幸福是一種生活,一種感受
《現代漢語詞典》上對幸福有兩種解釋:①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例如: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②(生活、境遇)稱心如意,例如,我感到幸福。
很顯然,第一種解釋把幸福作為一個名詞,指的是一種境遇和生活;第二種解釋把幸福作為一個形容詞,指的是一種情緒,一種感受。雖然詞性不同,但二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論“心情舒暢“還是“稱心如意”,都和生活分不開,都是一種快樂的情緒。
我們先來看《現代漢語詞典》上關於幸福的第一種解釋:“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
心情舒暢好理解。境遇,是指境況和遭遇,就是指你所處的各種環境狀況,以及你遇到的人和事等。比如前麵例子中的青年白領、高中生和大學生等就有他們各自的境遇。生活,又一個高深的話題,但基本的意思是人們為了生存和發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
那麼,要得到幸福,就是要得到“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也就是要處在使人心情舒暢的各類環境中,比如自然環境、家庭環境、工作環境、社會環境等,那位高中生覺得不幸福主要和她的家庭環境有關;你遇到的各類人和事也要使你心情舒暢,那位失戀大學生就是好例子;你在進行生存和發展的各類活動中也要心情舒暢,這點我們可以向那位小女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