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成功與幸福的距離有多遠(1 / 2)

什麼是成功?這也是個看似簡單卻又耐人尋味的老話題。

不少人認為擁有金錢與權力就是成功;也有人認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獲得聲望就是成功;還有人則否認成功的存在,認為這世上沒有成功,隻有無止境的追求。

到底怎樣才算是成功?成功是否就意味著能夠幸福?讓我們共同來探討。

成功需要付出一定代價

安傑今年28歲,是某知名公司的廣告總監,年薪二十萬元左右。他是許多人羨慕的對象,但他自己卻很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很多朋友說我已經成功了,也有朋友說我應該繼續努力,獲得更大的成功,比如自己開一家公司當老板。”安傑說,“可是,現在的我幾乎沒有時間停下來享受我自己的成功,更不用說自己創業成功以後了。其實我一直很累,除了壓力,我幾乎沒有時間去學習感受工作之外的新東西。而且現在身體也被長期加班折磨得越來越差,我真擔心30歲以後怎麼辦。”

旭東在大學時就決定自己以後要一生做學問。四年間,他每天比同學早起3個小時,晚睡3個小時,全部用來讀書學習。課餘時間幾乎天天泡在圖書館,校園裏與學習無關的活動他從不參加,同學聚會也不去,更沒有心思交女朋友。畢業後,他又專心考研,考上之後憑借同樣刻苦精神讀完了三年。之後,他申請留校,沒有如願,便去了一所很一般的高校當老師。

在職期間,旭東不停撰寫論文,但隻有很少幾篇被發表。他想搞一個研究課題,但學校不支持。這時旭東有了辭職的念頭。可這些年他隻顧著學習,沒什麼社會經驗,現在年紀又偏大,同學間也幾乎沒聯係,於是隻好暫時作罷。此時,學習成績一向優異的旭東才發覺自己有些孤獨和失敗。

現實中的成功形式遠不隻上述這兩種,但也大同小異,就是任何成功都難免會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些代價中,有些會幫助你獲得幸福,有些則讓你遠離幸福。

成功並不等於幸福

我們先來看看成功的含義。

簡單說,成功就是指你實現了自己既定的目標,使你的某種願望得以實現。

你所製定的這個目標,一定是你非常想做的事,你有強烈的欲望想要完成它。當它做成後,你便會有強烈的滿足感和興奮感。如果不是你想做的,即使做成了,你也不會有成功的喜悅。案例中的旭東,做學問是他一心想做的事。當他取得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研究生,發表了學術論文,都是他部分既定目標實現的表現。當這些目標實現時,他在某種程度上一定是非常喜悅的,也可以說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此外,有句成語:“難能可貴”。意思是說,難做的事情才顯得可貴。你想實現的目標應該是有一定難度的。大家都知道,越難做成的事如果做成了,你就會很有成就感。這也是成功的一種感覺。

成功的感覺是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很多人認為旭東在學業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算是比較成功的人,但他自己卻覺得自己挺失敗。

前麵我們說過幸福的含義。幸福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成功也能讓你獲得一定的滿足感,但這種滿足感是否能長時間的保持下去呢?如果不能,成功也隻是暫時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還要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安傑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卻喪失了很多生活的樂趣,顯然他不幸福。旭東更是沒有全麵地體驗生活,隻是以學習研究為主,沒有娛樂,沒有朋友,更沒有女朋友,遭到挫折後又感到孤獨和失敗,因此他的生活自然也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