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20幾歲能否跟對人,決定30歲後能否做對事(3 / 3)

3.這山望著那山高

一看到同學所在的那家企業的待遇比自己所在的企業好,就心神不定。為了暫時的幾百塊錢,就重新選擇東家。

4.一心隻想進大企業

很多畢業生初擇業時往往會選擇大企業,而對中小企業不屑一顧。然而大企業招人畢竟有限,並且大企業往往是從小企業發展起來的。選擇一個有潛力的小企業,並和企業一起成長,你的收獲會更多。

無論何時,企業想要的員工都是那種將企業與自己看成一體,對企業忠誠的員工。

齊瓦勃是伯利恒鋼鐵公司——美國第三大鋼鐵公司的創始人。15歲那年,家中一貧如洗的他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3年後,齊瓦勃有機會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在建築工地上,當其他人都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並因此而怠工的時候,齊瓦勃卻一絲不苟地工作著,並且為著以後的發展而開始自學建築知識。

一天晚上,同伴們都在閑聊,唯獨齊瓦勃躲在角落裏看書。那天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看了看齊瓦勃手中的書,又翻了翻他的筆記本,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經理把齊瓦勃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齊瓦勃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對嗎?”經理點了點頭。不久,齊瓦勃就被升任為技師。

齊瓦勃總是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隻能在認認真真的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隻有這樣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發展的機遇。”

抱著這樣的信念,齊瓦勃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上。25歲那年,齊瓦勃做了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後來,齊瓦勃終於建立了伯利恒鋼鐵公司,並創下了非凡的業績,真正完成了他從一個打工者到創業者的飛躍,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在工作中,我們也應該像齊瓦勃一樣,做到不隻為薪水而工作。當你一心一意為公司謀求發展的時候,自然也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現在,一旦你認準了一個好的老板,就要拋開其他的雜念,一心一意做下去,切莫首鼠兩端。專心執著雖然也未必成功,但三心二意做事卻一定不會成功。

跟這樣的老板難有成就

在商海中拚搏,老板自身的素質非常重要。一個老板如果具備精明的商業頭腦和高超的生意手腕,成功就會近在咫尺。但如果在性格、心理方麵存在弱點,也會導致經營的失敗。如果希望能夠和老板共同開創出一番事業,就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一隻“潛力股”。

什麼樣的老板不能跟?

1.多疑的老板

通常這類老板都有慘痛的經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你是分公司的主管,你經常會在非上班的時間接到這類老板的電話。如果你是基層職員,這類老板會經常在你麵前表示他對你上司的關切。而且他們總是懷疑他的錢不知道花到哪裏去了,給他看賬他不要看,就連銀行出具的單據都能懷疑有問題。

這類老板主持的公司,通常沒有上軌道的製度。原因之一是這類老板尚未精明到可設計一套足以防弊的製度(當然別人可代為設計,然而老板絕不信任別人設計的製度);其次老板所持的觀念是人治勝過法治。跟隨這種老板,心理負擔之重可想而知。更嚴重的是,經常有無處可申的不白之冤。

三國時期的曹操,生性多疑。《三國演義》中通過很多實例來刻畫曹操多疑的性格。如:曹操逃難之時,誤殺呂伯奢一家;赤壁之戰前夕,殺了他的得力助手蔡瑁和張允等。

曹操早年得了一種頭風病,中年以後,日益嚴重。每次發作的時候,心亂目眩,頭痛難忍。請來各地名醫施治,療效甚微。後有人向他舉薦了華佗。華佗給曹操診斷以後,對曹操說:“此近難濟,恒事攻治,可延歲月。”意思是說,你的病在短期內很難徹底治好,即使長期治療,也隻能苟延歲月。而要全部治好,使之不再重犯則需要先飲“麻沸散”,麻痹腦部,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這樣才可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操以為華佗是要借機殺他,為關羽報仇,於是命令將華佗殺害。後來,曹操的頭風病幾次發作,諸醫束手,他仍無一絲悔意,還說,“佗能愈吾疾,然不為吾根治,想以此要挾,吾不殺他,病亦難愈。”直到這年冬天,曹操的愛子曹衝患病,諸醫無術救治而死,這時曹操才悔恨地說:“吾悔殺華佗,才使此兒活活病死。”

多疑的老板,即使他能成就一番事業,然而你永遠也無法得到重用,隻不過淪為他成功的墊腳石。碰到這樣的老板,還是敬而遠之為好。

2.優柔寡斷的老板

對於公司來說,做出決策的時機極為重要。即使決定正確,但一旦錯過了機會,這種決定不僅不能起到什麼作用,反而會給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失敗的老板中有很多都有優柔寡斷的毛病。他們猶豫不決,延誤了做出果斷決策的良好時機,錯過了難得的機會。如果你有優柔寡斷的毛病,就應該有意識地去改正它。

果斷的性格,可以使你在形勢突然變化的情況下,快速分析形勢,當機立斷,不失時機地做出正確的決策,迅速適應變化了的情況。

3.喜新厭舊的老板

喜新厭舊的老板,往往會有這樣一個特點:言而無信。與這類老板共事,通常會遇到如下的情況:剛剛進入公司,老板便經常在你麵前說一些資深員工哪裏不好,哪裏不對。過了一段時間,一定會有其他新進員工加入公司(這類公司通常員工流動率極高),老板開始在你麵前誇讚新進入員工多麼優秀。甚至有時候,你經常會聽到老板提及哪位員工不能用,不適合公司。當然,這期間你可以見到幾幕戲劇化的離職事件。最後,同樣的故事會發生在你身上。而在你遞出辭呈,或者老板以某種婉轉的方式請你離開時,他會告訴你“我們以後還是好朋友”。

這類老板不能客觀地評估員工的績效,即使你做好了99件事,但第100件事搞砸了,你就很難在老板麵前再有翻身的機會。除非你能保證,你的工作績效永遠令老板滿意,否則,你應該有隨時離開的心理準備。

4.事必躬親的老板

老板之所以要事必躬親,大部分情況下是因為對下屬的工作能力不信任,認為如果自己不從頭跟到尾就不放心。但是,如果老板凡事不問大小,皆要親自參與,他的下屬怎能獨立呢?無法獨立的下屬自然出錯的機會就大,特別是,當事必躬親的老板不在場的時候。

如果一個公司老板舍不得手中的權力,他的能力也不足以發展壯大自己的公司。除此之外,事必躬親的老板也無法留住真正的人才。一位有創意、有膽識的人才絕不希望老板常在左右。同樣地,一家留不住人才的公司,你怎能期望它有良好的績效呢?

5.朝令夕改的老板

朝令夕改,會喪失公司的權威性。企業環境不斷地變化,公司決策當然也需相應地改變。然而任何決策的成敗,均需經過一段時間的證明。如果你的老板隻有激情,但缺乏耐心,你花費許多時間所策劃的方案,他在實行3天之後就可以將之取消;或者你花費數個月醞釀的計劃,往往因為訪客的一句話而告全盤推翻;更令人沮喪的是,根據老板指示而做成的計劃,往往石沉大海一樣擱在老板的抽屜。當然,這類老板會將他的做法解釋為當機立斷。這種老板永遠不會了解,不去決策也是一種決策。你會發現,公司上上下下都很忙,忙著收拾殘局,忙著挖東牆補西牆。老板一天到晚都在提出新藥方,但他永遠不會相信,有些疾病隻有時間可以治愈。

6.虛榮心強的老板

中國的文化中,有一種叫做麵子文化。中國的老板太愛麵子,恥於下問;即使出現失誤,老板也會為顧全麵子而文過飾非。

經常可以看到失敗的老板當中有自尊心強得不著邊際的人,其實這主要是虛榮心強的緣故。虛榮心強的人,無論如何也要撐門麵,徒有虛表地做超過本人實際能力的事情。這樣的人必須注意,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與自己的能力相稱,麵子、虛榮等必須拋棄。

然而,難辦的是,當事人絕不認為自己有虛榮心。自我認識不清,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在管理中,明智的老板不會在意麵子上的優越感,平易近人的老板更容易得到下屬的愛戴、信任與合作。

7.貪心的老板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種老板隻能稱之為不知何所取,不知何所舍的老板。他們巴不得你能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卻不多給你一分錢,甚至想方設法克扣你的工資。

到頭來,這樣的老板難免會因小失大。知所取,知所舍是成功老板必須具備的一個條件。成功的老板應該懂得什麼是放長線釣大魚。如果你的老板一直在細節上斤斤計較,你就應該重新慎重地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