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辦公室誰主浮沉,20幾歲要掌握職場潛規則(2 / 3)

當一方陷搭檔於危難之中時,搭檔仍不動聲色,力挽狂瀾,令人敬佩。令人難忘的不隻是那次比賽的勝利,而是搭檔表現出的那種臨危不亂的大將風度。

如果一遇叫牌失誤便亂了陣腳,便不會有最後的勝利,相反,有條不紊的攻防可令對手誤以為對方點力與叫牌約定非常協調。

不到最後一刻,不亮底牌。這是辦公室裏重要的生存原則!

公司的老板往往會對守口如瓶的人進行提升,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這類人是身心成熟的人。

尤其在大公司中,因為人多,難免會有爭權奪利、鉤心鬥角的事情發生。而有許多人非常善於鑽營奔走、挑撥離間。每逢公司有人事上的升遷調動時,不僅流言滿天飛,同事見麵亦是言不由衷,尷尬萬分。

何以會有這種情形?當然是有人泄露了人事上的機密,於是乎加油添醋,以訛傳訛,搞得人心惶惶,既破壞公司的和諧,又影響士氣。

如果你是上級所賞識的人,遇到有升遷的機會時,你的上司必定會召見你,對你的工作、生活等有所垂詢慰勉,此時不管你的上司是否對你有具體的承諾,你一定要守口如瓶,如果你能做到這個境界,那麼你才會讓別人認為你是可共大事的人。這個人事動態便是你的一張底牌。

要做到嚴守底牌的最好辦法是以靜製動,或是幹脆置之不理。如果說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夠引起人們的期待心理,此種情況更是如此。即使你必須亮出真相,也最好避免什麼都和盤托出的情況。

小心謹慎是靠小心緘默來維持的。你決心要做的事一旦披露,就很難獲得尊重,反倒常常招致批評。

如果事後結局不佳,則你更容易遭到雙倍的不幸。

聰明人應當對不懷好意的人置之不理,並且深藏起你個人的煩惱或家庭的憂慮,因為即使是命運女神有時也喜歡往你的痛處下手。你的那些好事或不好的事,都應深藏不露,以免不脛而走。

一定不要和盤托出全部真情,並非所有真相皆可講。衝動是泄露的大門,亮出自己底牌的人可能會輸掉人生的很多機會。

隱藏你的心思。剛入職場的“菜鳥”總是把辦公室當成大學教室,見到一個合得來的同事便恨不得把自己的事情一股腦地全傾訴出來。女孩子很喜歡做這樣的事情。隻不過女孩子很善變,所以她訴說的心思和想法大部分當不得真。隱藏你的心思是對你自己的一種保護,除非你另有目的,否則就認真遵守這個規則。

遵守辦公室裏的潛規則

辦公室中有許多不成文的規矩,雖然沒有像規章製度一樣白紙黑字地寫著,但是一旦你違反了這些規則,同樣會受到懲罰。所以你一定要注意這些規矩,別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1.不要過度關注別人的隱私

在辦公室裏有很多人,喜歡打探他人心中的秘密與隱私,這種人很無聊。許多人喜歡加油添醋地說話,從來不顧及當事者的感受,而且有的人與被謠言困擾的當事者相處時,態度上也會有些不自然,或許也因為這個原因而影響到兩人工作上無法順利地進行。

如果整天在辦公室搬弄別人的是非,你哪還有精力去做好工作。這還不算,同事們都會對你敬而遠之,因為他們擔心有一天自己也成為謠言的焦點。

2.客戶請你吃飯要先請示上司

有業務往來的人,可能會請你吃飯。這種時候,你絕不可以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輕易就接受別人的邀請。

因為你與對方是通過業務才認識的,雖然客戶請吃飯不過是一點小意思,但是,事實上,他並非是請你私人,而是請公司的代表人。另一方麵,你若接受對方的招待,正應了中國的一句俗話:“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業務也許會因此受到影響。

一個公司與客戶由於合作關係而彼此交往,所以應該以商品的質量或周到的服務來維持公司與客戶間的關係,不要把“請吃飯”看得很重。

當對方邀請你時,是否接受招待,絕不可以隻憑自己的判斷而定,最聰明的方法,就是和你的主管商量,由主管替你拿主意。

3.不要對來客有差別待遇

有些職員把客人區分為該親切的和不用親切的,而且表現得很露骨,從而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假如是故意這麼做,我們還可暫且不論,但是有些人則是無意中流露出這種態度的,因此必須加以注意。如果平時不注意這種情況,則對來客雖然表麵上做得非常客氣,但是常會在不經意的舉動中得罪客人,而自己卻渾然不知。

尤其是女性在說話及態度上經常直接表現出自己的想法。說得好聽一點,這樣的人是直率而可愛的。但是作為公司的一分子來說,有這種態度就不太好了。

不論知道或不知道來客的身份,隻要是來公司的客人對公司來說都是重要的,如果職員們很明顯地怠慢客人,也會使客人心存不快。所以,職員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公司內接待客人是以公司的身份來應對的,並不是以個人身份來接待他的。

4.避免同事間的金錢往來

人們常常有一個毛病,借來的錢很容易忘掉,借給別人的錢,卻記得牢牢的。因此,同事之間互相借錢隻能徒增不滿,還錢稍有不及時或是一方催要得過於急迫都會影響雙方的關係。

有關錢的問題,你必須注意以下幾點:在辦公室裏,必須多帶些錢在身邊;盡量避免借錢給別人,借別人錢千萬不要忘記;養成有計劃花錢的習慣。

遵守規則。要成為遵守規則的人,請按顯規則辦事;要被人認為是一個遵守規則的人,請按潛規則辦事。顯規則和潛規則往往相反,故當二者發生衝突時,按顯規則說,按潛規則做,這也是辦公室裏生存的最高原則。

為領導排憂解難

任何人要想在辦公室獲得老板的賞識,就應該盡量尊重領導的好惡。這不僅是做人的修養,也是做事的策略。

作為下屬,不管你能力有多強,領導不信任你也無濟於事。換取領導對你的信任,是你獲得器重和日後謀求晉升的基礎和前提。

要想使上司對你另眼相看,除了要能在工作上獨當一麵之外,還要能為領導排憂解難,這樣的下屬才能得到更多的垂愛。

例如,上司經常找不到需要的文件,你能盡快替他將所有檔案和文件係統整理好。要是他對某客戶處理不當,你可以得體地代他把關係緩和。他討厭做的一些工作你不妨代勞。這樣,當上司覺得你是一個好幫手後,你自己也可以多儲存一些工作本錢。

不可隻滿足於做好自己分內的事,還應在其他方麵爭取經驗,提升自己的工作“價值”,即使是困難重重的任務,也要勇於嚐試。那些勞煩上司的事或難題,你都應該想想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還有一種技巧十分微妙,那就是與上司保持良好的溝通,給上司簡潔、有力的報告,但重要的事必須向他請示,切莫讓淺顯和瑣碎的問題煩擾他。

不要逞強,更不要急於表現自己,要耐心觀察上司的工作特點,以他喜歡的方式完成工作。用自己的言行隨時隨地表示對他忠心耿耿,以你的態度說明一個事實:我是你最好的朋友,我會盡己所能為你服務。“言必信,行必果”,如果你真的努力這樣做,他會看在眼裏,會對你日漸產生好感。

謠言或傳聞如果是針對公司而來,不妨悄悄地轉告上司,提醒他注意以便心中有數。不過,你的措辭與表達方式要簡明、直接。要特別注意,以免發生誤會。

上司向你下達任務後,先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更要衡量做法,以免因誤會而種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自己做錯了事,不要找借口和推卸責任。解釋並不能改變事實,承擔責任,虛心接受批評,努力工作以保證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才是上策。

做任何事一定都要檢查兩次,確認沒有錯漏才交到上司麵前。謹記工作時限,若不能準時做好,應預先通知上司,當然最好不這樣做時完成工作。努力按時圓滿地把工作完成,不要等上司告訴你應該怎樣去做。

上司願意你做他的下屬,他對你的印象自然很好,你必須丟開對上司的偏見,事事替他著想,把他的事當成自己的事。

也許你的上司命運比你好,但處世能力卻遠不及你,平時總表現出不可一世的樣子,隻懂得一味批評下屬的工作做得不好,一旦真正出現問題,他卻推卸責任,誰也無法從他那裏得到明確的指示。然而在現實生活裏,每個職員都要服從他的命令。你感到很氣憤,不過,你不要忘記以下這些。

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公司裏與其明爭暗鬥,甚至兩敗俱傷,不如努力與每一個人合作愉快。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你應該學會與公司裏的每一個人做朋友,在改變不了別人的時候先改變你自己。

盡管上司沒有要求你把過去的工作記錄拿給他看,你也應該把它們整理妥當,主動呈交給上司過目,讓他明白你的工作能力。對他忠心耿耿,上司自然不會再盲目挑剔你的工作方法,會對你增加好感。

在工作中你應做的是支持、愛戴你的上司。自己常常站在他的立場想一想,你會發現對方有許多不得已的苦衷,無論遇到任何工作上的困難,對上司都不要過分依賴,避免與他發生任何正麵的衝突。尊敬你的上司,你會發覺對方慢慢開始接納你的意見,開始器重你。

一家飯店因飯菜質量問題引起公眾的投訴。電視台記者在這家飯店采訪時,最先碰到了該飯店經理助理小王,小王最怕這種陣式,就對記者推卸道:“這件事我不清楚,我們經理正在辦公室,你們有什麼事直接去問他吧!”

這下可好,記者闖進經理辦公室,把經理“逮”個正著,經理想躲也躲不開了,又毫無心理準備,隻好硬著頭皮接受了采訪。事後,經理得知小王不僅沒有給自己擋駕,還把自己給推了出來,很是生氣,把小王給炒了。

在工作中,經常會有一些比較艱難而且出力不討好的任務,一般情況下領導也難以啟齒對下屬交代,隻有靠一些心腹揣測領導的意思,然後硬著頭皮去做。做好了,領導心裏有數,但不一定有什麼明確的表揚;做得不好,領導怪罪,承受著,到時候領導會“認賬”的。可是在這種關鍵時刻不能擋駕反而出賣領導的人,領導就不會寬容了。

遇事和上司商量

“糟了!糟了!”趙經理放下電話,就叫了起來,“那家便宜的東西,根本不合規格,還是原來張總的好。可是,我怎麼那麼糊塗,寫信把他臭罵了一頓,還罵他是騙子,這下麻煩了!”

“是啊!”助理小王轉身站起來,“我那時候不是說嗎,要您先冷靜冷靜再寫信,您不聽啊!”

“都怪我在氣頭上,想這小子過去一定騙了我,要不然別人怎麼那樣便宜。”趙經理來回踱著步子,指了指電話,“把電話告訴我,我親自打過去道歉!”

助理一笑,走到趙經理桌前:“不用了!告訴您,那封信我根本沒寄。”

“沒寄?”

“對!”小王笑吟吟地說。“嗯……”趙經理坐了下來,如釋重負,停了半晌,又突然抬頭:“可是我當時不是叫你立刻發出嗎?”

“是啊!但我猜到您會後悔,所以壓下了。”小王轉過身,歪著頭笑笑。

“壓了3個星期?”

“對!您沒想到吧?”

“我是沒想到。”趙經理低下頭,翻記事本,“可是,我叫你發,你怎麼能壓?那麼最近發南非的那幾封信,你也壓了?”

“我沒壓。”小王臉上更亮了:“我知道什麼該發,什麼不該發……”

“你做主,還是我做主?”沒想到趙經理居然霍地站起來,沉聲問。

小王呆住了,“我,我做錯了嗎?”

“你做錯了!”趙經理斬釘截鐵地說。

看到小王的遭遇,你會想:明明小王救了公司,上司非但不感謝,還恩將仇報,對不對?如果說“不對”,你就錯了!正如趙經理說的——“你做主,還是我做主?”

假使一個助理,可以不聽命令,自作主張地把領導要他立刻發的信,壓了3個星期不發,那他豈不成了主管?如果有這樣的“暗箱作業”,以後交代他做事,誰能放心?所以小王有錯,錯在不懂工作原則。老板畢竟是老板,事情還得他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