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不做窮爸爸願做富爸爸,20幾歲開始做個有錢人(1 / 3)

很多年輕人似乎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和有錢人會聯係在一起,這說明他們沒有形成那種欲望、那種野心,這是很危險的。作為年輕人一定要有高遠的目標!做個有錢人並不難,李嘉誠說過,假如一個人從21歲開始,每年存1.4萬元錢,而且把每年所存的錢都投資在股票和房地產上,每年平均就能有20%的投資回報率,這樣,40年後他的財富就會達到一億零二百八十一萬元。這就是他成為富翁的三大秘訣之一。

不做窮爸爸,要做富爸爸。成為富爸爸並不難,難的是我們沒有成為富爸爸的想法和觀念,沒有成為富爸爸的動力,沒有嚴格的執行力。如果你想成為有錢人,現在就要下定決心,並勇敢地實施!

學會儲蓄,把錢存入銀行

城鄉居民將暫時不用或結餘的貨幣收入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活動,又稱儲蓄存款。儲蓄存款是信用機構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發展儲蓄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國民經濟比例和結構的調整,可以聚集經濟建設資金,穩定市場物價,調節貨幣流通,引導消費,幫助群眾安排生活。與中國不同,西方經濟學通行的儲蓄概念是,儲蓄是貨幣收入中沒有被用於消費的部分。這種儲蓄不僅包括個人儲蓄,還包括公司儲蓄、政府儲蓄。儲蓄的內容有在銀行的存款、購買的有價證券及手持現金等。

由於現階段眾多家庭的投資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很多居民仍選擇將閑置資金存入具有安全性高的銀行。在中國,儲蓄存款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幾種。

1.活期儲蓄

活期儲蓄指不約定存期、客戶可隨時存取、存取金額不限的一種儲蓄方式。活期儲蓄是銀行最基本、常用的存款方式,客戶可隨時存取款,自由、靈活調動資金,是客戶進行各項理財活動的基礎。

活期儲蓄以1元為起存點,外幣活期儲蓄起存金額為不得低於20元或100元人民幣的等值外幣(各銀行不盡相同),多存不限。開戶時由銀行發給存折,憑折存取,定期結算利息。

活期儲蓄適合於個人生活待用款和閑置現金款,以及商業運營周轉資金的存儲。

2.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

這種存款每月存款額固定,一般5元起存,存期分1年、3年、5年,存款金額由儲戶在開戶時自行約定,每月存入約定存款金額一次,中途如有漏存,應在次月補齊,未補存者,視同違約處理,到期銷計賬戶時,違約前存入的金額按開戶時利率計付利息,違約後存入的金額按活期利率計付利息。

3.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

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一般50元起存,存期分3個月、半年、1年、3年、5年,本金一次存入,由儲蓄機構發給存單,到期憑存單支取本息。

4.存本取息定期儲蓄存款

存本取息定期儲蓄存款一般5000元起存,本金一次存入,存期分1年、3年、5年,由儲蓄機構發給存款憑證,到期一次支取本金,利息憑存單分期支取,開戶時可以約定每個月或幾個月取息一次,由儲戶與儲蓄機構協商確定。如到取息日未取息,以後可隨時取息。如果儲戶需要提前支取本金,則要按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規定(即按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存期內的利息,並要扣回多支付的利息。

5.定活兩便儲蓄存款

定活兩便儲蓄存款由儲蓄機構發給存單,一般50元起存。存單分記名、不記名兩種,記名存單可以掛失,不記名存單不可以掛失。

理性投資,審慎化解風險

旅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常年居住在北極,體形橢圓,四肢短小。旅鼠的繁殖能力極強,從春到秋均可繁殖,妊娠期20~22天,一胎可產9子,一年多胎。照此速度,每隻母鼠可生下上千隻後代。

當旅鼠的數量急劇地膨脹,達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頃有幾百隻之後,奇怪的現象就出現了:這時候,幾乎所有的旅鼠都變得焦躁不安起來,它們東跑西顛,吵吵嚷嚷,且停止進食,似乎是大難臨頭,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似的。

旅鼠的數量實在太多,漸漸形成大群,開始時似乎沒有什麼方向和目標,到處亂竄,就像是出發之前的忙亂一樣。但是後來,不知道是誰下了命令,也不知誰帶頭,它們卻忽然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往往是白天休整進食,晚上摸黑前進,沿途不斷有旅鼠加入,而隊伍會愈來愈大,常常達數百萬隻,逢山過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赴後繼,沿著一條筆直的路線奮勇前進,絕不繞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直到被洶湧澎湃的波濤所吞沒,全軍覆沒為止。

巴菲特將投資者盲目隨大流的行為比喻為旅鼠的成群自殺行為。他的一句話指出了投資的關鍵所在:“你不需要成為一個火箭專家。投資並非智力遊戲,一個智商160的人未必能擊敗智商為130的人。理性才是投資中最重要的因素。”

古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其中就蘊涵了投資理性的意思,也道出了應該理性對待財富的道理。投資的理性,就是投資和賭博有不同之處,投資是經過“審慎計算”的理性行為。對於風險厭惡型的投資人而言,收益的獲得與風險的控製對於自身效用同等重要。

讓財富增值,就需要投資,有投資就有風險。風險是由市場的變化引起的,市場的變化就像一個陷阱,會將你投入的資金吞沒。變化之中,有你對供需判斷的失誤,也有合作方給你設置的圈套。股票市場,一不小心就會被套牢;談判桌上,一不小心,就會受製於人;市場競爭,一不小心就會被對手擠出市場。

因此,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投資的條件。可以說,大多數人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投資者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

第一,應該審查一下家庭和個人的經濟預算。如果近期要用錢的話,最好不要投資股票,哪怕是被認為的最優股也不宜購買。因為股票即使從長期來看是好的,但兩三年內股價是升是降還很難說。隻有在不等錢用的時候,或者即使損失了本錢,生活也不至於受影響的時候,才能投資。所以,投資者應有充分的銀行存款足以維持一年半載的生活以及臨時急用。

第二,不應在負債的情況下投資。應先將債務償清,或在自己還貸能力綽綽有餘時再投資。因為投資的收益沒有100%保障,所以投資者不宜借貸投資。

第三,在投資前應有適當的保險,如人壽保險、醫療保險、住宅保險等。

第四,投資應從小額開始,循序漸進。投資過多是大多數投資者失敗的原因之一。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分散投資,使投資多元化,也是規避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沒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和辨別能力,隨時都有可能跌入陷阱,你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你要不斷地提升你自己,才能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才能避開風險,走上坦途。

期貨,今天做明天的交易

一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時跑丟了,於是報紙上發布了一則啟事:有狗丟失,歸還者,酬謝1萬元。

送狗者絡繹不絕,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說,肯定是真正撿到狗的人嫌給的錢太少,於是富翁將酬金改為2萬元。

一位乞丐在公園的長椅上打盹時撿到了那隻狗,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抱著狗準備去領酬金,但卻發現,酬金已變成了3萬元。於是乞丐又折回他的破窯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兒。

在接下來的幾天,乞丐一直在關注著告示。當酬金漲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驚訝時,乞丐返回了他的窯洞。

但是,那隻狗已經死了,因為這隻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鮮牛肉,對乞丐從垃圾桶裏撿來的東西,它根本就受不了。

在這個小故事中,乞丐做的就是期貨。在這次期貨中乞丐設置合理的目標定位,並密切關注趨勢動態,這都是對的;隻是當基本麵發生重大改變時乞丐沒有關心,由此引發了重大損失。

從故事中可以看出,期貨的最大特點是賣家判斷他手中的商品在某個時候價格會達到最高,於是選擇在那個時候賣出,以期獲得最大利潤。投資量小,利潤潛力大是期貨的特點。投資者一般隻要投入相當於期貨合約值10%的保證金即可成交。這是因為他們可以先訂買約再訂賣約,也可以先訂賣約再訂買約,最後買約、賣約兩抵,投資者結清合約的義務,故沒有必要拿出相當於某一合約的商品全部價值的資金。保證金是為了在必要時抵償買約和賣約的商品價格差額。

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因此中國人就稱其為期貨。我國共有四家期貨交易所,分別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前麵三家主要開展商品期貨交易,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主要推動金融衍生產品的開發和交易。

那麼,我們在操作過程中應該如何進行套利呢?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1.利用股指期貨合理價格進行套利

從理論上講,隻要股指期貨合約實際交易價格高於或低於股指期貨合約合理價格時,進行套利交易就可以贏利。但事實上,交易是需要成本的,這導致正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上移,反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下移,形成一個區間,在這個區間裏套利不但得不到利潤,反而會導致虧損,這個區間就是無套利區間。隻有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高於區間上界時,正向套利才能進行;反之,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低於區間下界時,反向套利才適宜進行。

2.利用價差進行套利

合約有效期不同的兩個期貨合約之間的價格差異被稱為跨期價差。在任何一段時間內,理論價差的產生完全是由於兩個剩餘合約有效期的融資成本不同產生的。當淨融資成本大於零時,期貨合約的剩餘有效期越長,基差值就越大,即期貨價格比股指現貨值高得越多。如果股指上升,兩份合約的基差值就會以同樣的比例增大,即價差的絕對值會變大。因此市場上存在通過賣出價差套利的機會,即賣出剩餘合約有效期短的期貨合約,買入剩餘有效期長的期貨合約。如果價格下跌,相反的推理也成立。如果來自現金頭寸的收入高於融資成本,期貨價格將會低於股票指數值(正基差值)。如果指數上升,正基差值將會變大,那麼采取相反的頭寸策略將會獲利。

無論商品價格上漲還是下跌,有經驗的期貨投機者都可以通過期貨買約或賣約來牟利。期貨交易是專業性強、宜由行家操作的投資。除非你已經是行家,否則切勿涉足這一高風險投資區,以免追悔莫及。由於期貨買賣的損益大起大落,投資者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量力而行。

股票,最熱門的投資工具

1986年11月14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董事長約翰·範爾林訪華。鄧小平會見他時提到了中國也發行了股票。範爾林很高興,隨即向鄧小平贈送了一枚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證章。按國際慣例和中國禮節,中國領導人也必須回贈一件禮物。經再三考慮後,決定用50元麵值的飛樂股票作為回贈。由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的領導周芝石親自交給了範爾林。

範爾林接過這張股票,又高興又驚訝:高興的是,中國改革開放才6年,居然有了股票,而且他是持有中國股票的第一個外國人;驚訝的是,這張股票的真名實姓不是他,而是周芝石的名字(為股票真實、可靠,當時沒有想到填範爾林的名字,而是填上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周芝石的名字,這也說明當時大多數人不懂股票所有權這一基本屬性)。這位股票專家立即看出破綻,說:“周芝石是誰?我是範爾林啊!”當向他解釋了為保證股票有效而印上周芝石的名字後,他說:“我的股票就要用我的名字,我親自去上海更名過戶。”

於是範爾林走進了中國首家證券交易部——靜安證券營業部,將這張署名“周芝石”的股票過了戶。

而今,這枚範爾林的“原始股”已永久陳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櫥窗內。飛樂股份公司的“原始老外”股東範爾林也永久地載入飛樂公司的花名冊中。範爾林的這一股,通過多年的送配,一股變成了3183股,市值由50元變成最高時的10.76萬元,回報率高達215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