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交友有道擇友有理,20幾歲結識肝膽相照的朋友(1 / 3)

在20幾歲男人的詞典裏,朋友這兩個字彌足珍貴。

朋友,是什麼?是雨中的傘,是黑夜裏的燈,是揚帆航行途中的風,是崎嶇山路上的扶手。你知道嗎?能同甘,不能共苦,不是朋友;能共苦,不能同甘,也不是朋友。把一粒米掰成兩半分享的,肯定是朋友;把一杯酒倒成兩杯分喝的,不一定是朋友;諍言逆耳,懸鞭於鞍後的那個人,不一定不是你的朋友;口蜜腹劍,笑裏藏刀的那個人,肯定不是你的朋友;在角落裏向你兜售卑劣、奸詐和詭計,教你炮製謊言、罪惡和災難的人,更加不是你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對你負責,為你把關。當你困難時,他及時伸出雙手;當你孤獨時,他及時送上暖暖的問候;當你迷失方向時,他及時提醒;當你犯錯時,他真誠批評。交朋友,就要交這樣的朋友,做人,你也要做這樣的人。

朋友像梅幹,像美酒

朋友是了解你和愛你的人。當你快樂時,他真正為你快樂,當你有困難時,他始終不離棄你。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

卡西爾說:“沒有朋友的人,隻能算半個人。”薩迪則說:“損失一個朋友你就損失一個肢體,時間可使自己的痛苦減除,但失去永不能補償。”在當今世界什麼都是越現代越好的年代裏,唯有友誼使人們保持著古老的特色;朋友如同文物,越老越珍貴。美國的傑弗遜說:“我發覺友情像酒。新釀時生澀,隨著年代而醇熟之後,就真是老者恢複體力的興奮劑。”友誼如同文物和醇酒,越老越顯示其價值。

讓我們來看看男人的友情吧。男人從小就對友誼充滿了種種美好的幻想,他希望孩提時代的友誼永遠牢不可破,彼此之間的競爭友好和善。他希望親朋好友能與他同甘共苦,這就是男人的理想。兩個同樣強壯的男人同心協力,攜手並肩,一起走向世界,走向生活,瞧,多麼美好!

在這個理想王國之中,一個男人會為他最好的朋友做任何事情。他會為朋友排憂解難,當朋友遇到經濟困難時給予他物質和金錢上的資助,他會千裏迢迢趕去救助困境中的朋友;為了朋友,即便冒生死之危險也在所不辭。在這個理想王國之中,他渴望向朋友傾訴心底的愁煩;在他蒙難受挫或抑鬱不安時,想得到朋友的慰藉和陪伴。

“這些年,一個人,風也過,雨也走,有過淚,有過錯,還記得堅持什麼……”周華健一曲《朋友》唱出了朋友的心聲,唱出了朋友在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位置。交朋友有點像曬梅幹。梅幹起初也是新鮮的果子,經過一番時日的醞釀,才製成後來的美味。朋友自然也是由生而熟,在長時間的交往之中,各種不同的思想見解,經由交流和衝突,而獲融洽。兩個不同的東西,要完全融合,需要時間,時間是最好的考驗。隻有在麵臨變故的時候,能夠共患難的人,我們才稱之為朋友。

要和那些“道德高尚,性情良好,站在人生光明麵”的人交往。在許多情況下,這些人過去一直生活在消極的環境中,而且周圍的人也不斷地在他們心靈中注入消極的因素,並且告訴他們哪些事情不能做。他們進入商界即意味著在環境與同事方麵是一種極大的轉變。現在,每一個人都開始向他們說,他們能做些什麼,他們從經理與同事那裏聽到了積極的敘述。他們每天都看見這種方式在各方麵產生的結果。由於他們發現這種喜歡自己的做法實在是更有趣,所以他們幾乎立刻開始改變自己的自我形象。

請記住:你會獲得你周圍的人的大部分思想、舉止與個性。即使你的智商也會受到你的環境與夥伴的影響。曾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測試東方猶太兒童和歐洲猶太兒童的智商,地點選在以色列的克伊布茲,各項實驗的結果顯示,東方猶太兒童的智商平均為85,而歐洲猶太兒童的平均智商為105。這證明歐洲猶太兒童比東方猶太兒童要聰明些。可是當他們都在克伊布茲住過4年以後,由於當地環境是積極的,學習環境良好,而且學習的氣氛也很實在,所以平均智商都達到了115的相同水準。

這個試驗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當我們跟具有積極態度、道德觀的人士做朋友時,成功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加了。

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

20幾歲的男人者要廣泛交友。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正如魯迅先生曾經說的:“我還有不少幾十年的老朋友,要點就在彼此略小節而取其大。”略小節,取其大,就是不斤斤計較小節,而要從大處著眼。看人首先看大節,不是盯住對方的缺點錯誤不放,而是用發展的、變化的觀點看人。如果不能略其小,取其大,就不能與人為善,也就不能全麵地客觀地評價一個人;也就可能一葉障目,不識泰山;也就可能把朋友推開,得不到真正的友誼。

毛主席胸懷博大,善於結交各種各樣的朋友。青少年時期,一張《二十八劃生征友啟事》,讓他和蔡和森、陳潭秋等人組織了新民學會,結交了一大批有誌之友。投身革命後,又有朱德、周恩來等一批親密戰友在他身邊。同時,毛澤東還與李淑一、周士釗、柳亞子等許多平民百姓、民主黨派人士交朋友,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通過朋友,他掌握了社會各階層各黨派的情況,為發展統一戰線,製定黨的方針政策,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結交各式各樣的朋友,對於取長補短,開闊視野,活躍思維,都是有益的。

唐代畫家吳道子出身貧寒,後被唐明皇召入宮中做供奉,與將軍裴、長史張旭結交為友。在洛陽,裴旻請吳道子到天宮寺作畫,並厚贈與金帛,吳道子婉言謝絕,隻求觀賞裴旻的劍術。於是裴旻拔劍起舞,吳道子“觀其壯氣”後奮力揮毫,寫出了絕妙的草書。這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廣泛結交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愛好的朋友,有時也能相得益彰。

判別真偽好壞朋友

慎重選擇朋友,最重要的是要在實踐中識別真偽朋友,考驗真假友誼。在結交朋友的過程中,往往會有真誠的朋友,也會有虛偽陰險的朋友,因此,判別真偽好壞朋友,是慎重選擇朋友的關鍵。寓言家伊索曾說:“在危險之中,常有被疑的朋友成為救星,最被信用的成為賣友的人。”德謨克裏特也說:“很多顯得像朋友的人其實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並不顯得像朋友。”克雷洛夫指出:“在你有權力有名望的時候,卑鄙的人是不敢抬起嫉妒的眼睛看你一眼的;然而,到了你一落千丈的時候,顯示最大的毒辣的就是他們。”這種人不是真正的朋友,而是狡猾的、危險的朋友。

什麼是真正的朋友?什麼是虛假的朋友?古代波斯著名詩人薩迪說:“你不要把那人當作朋友,假如他在你幸運時表示好感。隻有那樣的人才算朋友,假如他能解救你的危難。”大劇作家莎士比亞也指出:“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那才能說是真友誼。”“有些人對你恭維不離口,可全都不是患難朋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困難是檢驗真偽友誼的分水嶺和試金石。真正的友誼不是掛在口頭上的,隻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見朋友的真心,這叫做患難識朋友。法國近代思想家盧梭甚至說過這樣的話:“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我們是在和什麼人打交道;甚而要認識自己的朋友也要等待重大的關頭,也就是說,要等待不可能再有更多時間的關頭;因為唯有到了這種關頭,認識朋友才會成為最重要的事”。我們在選擇朋友的時候,不要被娓娓動聽的蜜語甜言所陶醉,也不要被謙恭順從的表麵所迷惑,更不要被假惺惺的笑臉所欺騙,而要在實踐中用理智來識別真偽朋友,考驗真假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