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的女人,沒有天定的命運。隻要守護住自己心中的夢想,付諸努力,人生便永遠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聽從心靈的呼喚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大群青蛙圍著鐵塔看青蛙爬頂比賽,給它們加油。
比賽開始了。
老實說,群蛙中沒有誰相信這些小小的青蛙會到達塔頂,它們都在議論:
“這太難了!它們肯定到不了塔頂!”
“它們絕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聽到這些,一隻接一隻的青蛙開始泄氣了,隻有情緒高漲的幾隻還在往上爬。群蛙繼續喊著:
“這太難了!沒有誰能爬上頂的!”
越來越多的青蛙累壞了,退出了比賽。但,有一隻卻越爬越高,一點沒有放棄的意思。
最後,其他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賽,隻有一直堅持的那隻青蛙,費了很大的勁後,終於成為唯一到達塔頂的勝利者。
很自然,其他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麼成功的。有一隻青蛙跑上前去問那隻勝利者:
“你哪來那麼大的力氣完成全程?”
它發現:這隻青蛙是個聾子!
要成功就得有特立獨行的勇氣。我們都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消極悲觀的人,他們對人生不抱任何激情,隻想庸庸碌碌地過日子。他們把一種消極無望的情緒傳染給你,讓你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裹足不前,並最終喪失鬥誌,跟他們一樣平平庸庸地過日子。這個時候,你需要像那隻青蛙一樣,堵上自己的耳朵,聽從心靈的呼喚,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特立獨行的勇氣,會讓你的人生與眾不同。
一提到楊二車娜姆,人們都會對她嘖嘖稱奇:“她太有個性了!”“她真不簡單!”的確,這個不平凡的摩梭女性的身上,鮮明地體現了“活力、自由、出走、追求”等動感十足的詞彙。總之,她從來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她是個敢闖敢拚、特立獨行的女人。
楊二車娜姆唱歌之餘筆耕不輟,其作品已被譯成多國文字。繼《走出女兒國》、《中國紅遇見挪威藍》、《你也可以》、《七年之癢》、《暗香》等暢銷書後,楊二車娜姆的新作《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也已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楊二車娜姆說:“在常人眼裏我長得不算漂亮,但自認活得漂亮。我的這張嘴雖然不夠性感,但吃過世上的山珍海味,也吃過人間最多的辛苦;我的這雙眼睛雖然不算漂亮,但讓我看過了人間各種美景和各種辛酸艱苦!
“我的性格注定了我的命運隻能這樣,我喜歡在路上的感覺,我喜歡轉換不同的角色,喜歡嚐試各種事情。隻要我想,我就要去做,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攔住我!”
如果不是這股闖勁兒,楊二車娜姆或許現在仍然和她的同村姐妹一樣,還在群山環繞的湖邊放羊、撿柴火、割麥子,窮盡一生也走不出那幾座大山。或許她所能見到的最大的場麵不過是過節時到湖對岸去參加的賽馬和劃船比賽。在那邊,可以見到更多從外麵到湖邊玩的人,那些穿著不同服飾的外來遊客,告訴她外麵的世界很大、很精彩。
正是“走出去”的想法,讓原來不知電燈為何物的楊二車娜姆成了眾多女同胞中的明星。14歲那年,一支采風隊“采”中了她和另外三個女孩到縣裏參加歌唱比賽,她這才看到那條可以通向遠方的公路。她知道,順著那兒,她可以走到北京去。北京從來都是摩梭人心中向往的天堂。那一次外出讓她明白了,就是唱歌也可以唱到外麵去。於是,她從縣裏唱到了自治州。那如山上百靈鳥一樣的歌聲和摩梭姑娘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讓14歲的她背著包袱,裏麵裝著幾件衣服、7個雞蛋和一盒火柴,一個人逢山過山、遇水淌水地翻過幾座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走進了城市。
1984年,當楊二車娜姆得知上海音樂學院招生的消息時,便毫不猶豫地再次從瀘沽湖畔的“女兒國”走了出去,順利地來到了中國最繁華的大上海。她花了兩年時間才學會普通話,大學期間她在上海交了很多漢族朋友。但為了能到北京去圓那個“摩梭人的才旦卓瑪”的夢,她曆盡艱辛,在北京和上海往返不下30次的奔走後,終於調進北京的中央民族歌舞團。
在中央民族歌舞團擔任歌手之後,楊二車娜姆開始輾轉於美國東西海岸和世界各地。由於她有著甜美的嗓音,她的歌聲響徹世界,被讚歎為“中國的夜鶯”。
1996年冬,楊二車娜姆回到北京。她住在三裏屯附近外交公寓一位意大利朋友家裏。楊二車娜姆在那裏邂逅了她的挪威王子石丹梧。
生活中的楊二車娜姆隨意自然。她會找件牛仔和T恤套在身上,買上很重的東西就那樣拎著回去,一點不顧形象。她性格直爽,會和裝修房子的工人大吵一頓,隨後又若無其事地給人家買水果。娜姆會去花市,撿幾朵花瓣回家放進大盆子,純粹隻為不花錢地美一美。
工作中的楊二車娜姆高效幹練,經常要出門公關。比如,一個文化公司要請她做“策劃母親”活動的代言人,她就選了一套黑色公主服,戴著不知是哪個年度獎項的獎品——一條白金項鏈,端莊幹淨,一頭長發素麵朝天地去了。然而,社交宴會上的娜姆可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一個晚上露天的外交宴會上,她換上了華麗的印度長裙,用東方文化武裝自己,大大方方、不卑不亢地表現出她最光亮的地方,輕鬆地成為晚會上風頭最勁的女子。
楊二車娜姆的婚姻在“七年之癢”的時候結束了,離婚後的楊二車那姆並沒有灰心喪氣、自怨自艾,而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生活的建設之中。2007年,隨著湖南衛視“快樂男生”節目的走紅,楊二車娜姆——一個戴花的女人,以新的姿態走進了千家萬戶。
“活出漂亮的自己”——正是這種想法讓楊二車娜姆勇敢地、張揚地釋放著自己的生命熱力。雖然她的“自戀”、“張狂”也惹來了很多人的非議,但流言蜚語並未令她妥協,她率真坦然地回應著人們褒貶不一的各類眼光,依舊真實率性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在這個世界上漂亮地生活著,聽從內心的召喚,從一個山區的孩子,到一個挪威王子的公主,再到今天戴著鮮花談笑風生的女人——誰能說她的這種生活不是她最好的選擇呢?二十幾歲的女人們,特立獨行並不可怕,要做就做聽從自己內心召喚的特立獨行的女人!
幸福良方
聽從心靈的呼喚,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特立獨行的勇氣,會讓你的人生與眾不同。
生命的一種養料是冒險
女人天生有一種不安全感,這使得她們特別眷戀安穩的感覺,養成一種名為“懶散”的毛病。
平凡的女人,之所以一生無大的成就,是因為她們一直在追求一種安全平穩的生活,一旦得到比較安穩的位置,便想固守不求進取了。這樣,她們一生隻會機械似的工作,掙取夠溫飽的薪金,靜待時光的流逝。
斯通指出:“生命是一個奧秘,它的價值在於探索。因而,生命的唯一養料就是冒險。”能變通者才能生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準則,不僅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也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內在規律。不論是生物學家還是社會學家都承認,害怕變化、不敢冒險的“安全”者們最終會被淘汰。
從前,一位富翁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他把仆人們叫到一起並把財產委托給他們保管。依據他們每個人的能力,他給了第一個仆人10兩銀子,第二個仆人5兩銀子,第三個仆人2兩銀子。
一段時間之後,富翁遠行歸來。拿到10兩銀子的仆人帶著另外10兩銀子來了。富翁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很多事情都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務,現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吧。”
拿到5兩銀子的仆人帶著另外的5兩銀子來了。富翁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一些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很多事務,現在就去享受你的獎賞吧。”
最後,拿到2兩銀子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我很害怕,於是把錢埋在了地下。”富翁回答道:“又懶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那麼你就應該把錢存到銀行家那裏,以便我回來時能拿到我的那份利息。”
第三個仆人,因為害怕變化,恐懼風險,便無所作為,以為這樣保住了富翁的財產,會得到他的讚賞,結果得到的卻是一頓訓斥。女人,往往就像第三個仆人一樣,過於追求安全感,畏首畏尾,結果毫無作為。
眷戀安穩的女人在開始做一件事情之前,總是會做過多的準備工作。她們認為每一項計劃和行動都需要完美的準備。她們隻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搭建一個舒適的溫室,比如說愛待在家裏無所事事,將“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句話執行到底。她們不敢向陌生的領域踏出一步。對生活中不時出現的那些困難,更是不敢主動發起“進攻”,而是一躲再躲。她們認為,保持自己熟悉的一切就好。對於那些新鮮事物,還是躲遠點好,否則,就有可能被撞得頭破血流。安穩,是一個陷阱,讓她們喪失了鬥誌和激情。她們不敢打破固有的生活方式,不敢尋求新的改變,結果在懶散之中鬆弛了自己的皮膚和活力,二十幾歲女人的想法猶如一個八十老嫗一般。
西方有句名言:“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做任何事都要求安全感,不敢挑戰冒險,是對自己潛能的否定,這樣隻能使自己的潛能不斷地縮小。與此同時,尋求安全感也會使你的天賦減弱,就像疾病讓人體的機能萎縮、退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