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美,是一種深刻的生存哲學(3 / 3)

因此,無論男人女人,尤其是女人,不要因天生麗質而不思進取,也不要因貌不如人而唉聲歎氣,後天的修養和品德的提升才是最關鍵的。

同時,即使在宣揚個性的今天,女人也應該像個女人,或者說女人應該有女人味。

所謂女人味,指的是一種人格、一種文化修養、一種品位、一種美好情趣的外在表現,當然更是一種內在的氣質。簡而言之,女人味就是女人的神韻和風采。有味道的女人,三分漂亮可增加到七分;沒味道的女人,七分漂亮可降低到三分。沒味道的女人,即使她有著如花的臉蛋、傲人的身材,但隻要她一開口,便足以暴露出她貧瘠的內心和空蕩蕩的腦袋。

因此說,漂亮並不代表女人味。

有的女人,把“弱”作為“美”的化身,把林妹妹式的病態、愁態、苦態理解為女人味。這種女人總是多愁善感,好像人生是一場災難,盡管佛祖普度眾生,卻無法把她們引出苦海。這類女人似乎與生俱來就隻有悲愁和哀怨,沒有歡樂和喜悅。男人若是迷上這樣的女人,難免會步入一個鬱鬱寡歡、淒惻悲哀的痛苦世界。

因此說,“弱”並不代表女人味。

遺憾的是,有些女人的高傲和唯我,掩蓋了自己的女人味。這種女人絕對相信自我,相信芸芸眾生中的這個“自我”隻能有一個,不能有兩個。她們固執地認為,“自我”是男人心中唯一的“最可愛的人”。因為這種盲目而主觀的高傲,便目空一切,縱然人勝於己,仍不以為然,或妒意橫生,或尋人短處、揭人隱私、恣意誹謗,甚至不擇手段。她們總是以自己為圓心,要他人繞著“自我”畫圓,似乎別人都要為她們生、為她們死,是與非、好與壞完全要以她們的意誌為轉移。她們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從不尊重他人。

因此說,自我中心並不代表女人味。

林清玄說過:“這個世界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內在意義。那麼,改變表象最好的方法,不是僅在表象下工夫,一定要從內在改革。化妝隻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心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讓人樂於親近。臉上的化妝隻是最後的一件小事。簡單而言,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這就告訴每一位二十幾歲的女性朋友們,對美的追求一定不能流於淺俗,把美融入生命裏,把生活融入浩瀚的曆史長河裏,才能讓歲月的煙雲在內心裏蕩滌出經久不化的濃濃女人味。

幸福良方

女人味,指的是一種人格、一種文化修養、一種品位、一種美好情趣的外在表現,當然更是一種內在的氣質。

魅力保鮮靠才情

二十幾歲的女人,有了美貌無疑便有了涉世的籌碼和驕傲的資本。但在現代社會裏,比美貌更動人的是美德與才氣。當美麗可以大量複製後,才華更顯得珍貴。

著名節目主持人楊瀾曾說過,從沒有人說她長得漂亮,她自認為長得很一般,但她從未因為無“花容月貌”而難過,反而覺得長相一般的女孩容易在其他方麵獲得成功。因為知道自己不管如何打扮都不可能光芒四射,那隻好多看幾本書,多做些別的事了。

楊瀾曾現身說法:

我想“漂亮”一般光是指外貌,女性美的表現在於一種母性,不管她是不是做媽媽。另外,我覺得女人的美麗更主要是在思想方麵。我曾經問過許多大導演:“你們整天生活在美女堆裏,是不是老要動感情?”他們就說:“沒有,許多女人隻有漂亮的臉蛋,根本沒法觸動我們。”所以,一個女人的思想很重要,如果跟不上時代,總以為擦脂抹粉就可以留住男人的心,我覺得那是一種妄想。隻有在思想上不斷挑戰他,才會給男人一種新鮮感和刺激感,這非常重要。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往往越是我們不看中的東西,卻越容易得到。楊瀾一直不想當選什麼美女,但她的照片上了一家雜誌的封麵,並被稱之為“本世紀最美的亞洲美女”。

對於這件事情,楊瀾這樣分析:

我覺得漂亮這個事絕對是一個很相對的、很個人化的一種觀點,這好像是命運在開玩笑一樣,就是這麼一種很普通的感覺。人的長相是父母給的,還是要自己喜歡自己。但是有一個說法,我覺得挺喜歡的,它說,女人30歲以前的相貌是父母給的,30歲以後的相貌是自己給的。我覺得這個話要這麼理解,就是說你所積累的你的個性,你的氣質,你所受的教育背景可能會在你的青春高峰過了以後,越來越顯現出來。也有一個說法,你如果要去看一個女人美不美,應該看她在50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子。那個時候,是她一輩子修行的結果。那我希望我到50歲的時候是一個漂亮的老太太。

眾所周知,美貌是會隨歲月的流逝而消逝的,而才情則是永存的。聰明機智的頭腦和學而不倦的熱情,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女人的美有兩種最基本的劃分,一種是外在的形貌美,一種是內在的心靈美。

外在美的女人是自身美的凝聚和顯現,它既能給自身以極大的心理滿足和心理享受,又能給他人以視覺上的美感,使人賞心悅目。追求外在的形貌美,是女人的本能天性,不應加以禁錮和壓抑,而應該從美學上加以積極引導。

內在的心靈美可以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內在美駕馭著外在美,是女人美麗的源泉。正因為有了內在美的存在,女人才能真正成為完美的女人,才能讓人產生由衷的美感。所以說,內在美比外在美更具有無可比擬的深度與廣度,獨特的氣質與修養才是女人永遠美麗的根本所在。

張愛玲盡管貌不驚人,但她那彌漫著舊上海陰鬱風情的文章以及她本人非同尋常的愛情故事,使當代人對她的印象像一壇擱了多年的老酒,越品越香醇。李碧華曾評價她說:“文壇寂寞的恐怖,隻出一位這樣的女子。”

英國作家毛姆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醜女人,隻有一些不懂得如何使自己看起來美麗的女人。”西晉人陸機則評說才情之美是:“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

女人可以不美麗,但不能沒有才情。才情能重塑美麗,唯有才情能使美麗長駐,能使美麗有質的內涵。人的追求不完全來自外貌,它主要來自人的內在力量。美麗自然值得慶幸,但光有好的外表,卻沒有內在的才情,美麗的臉蛋就如同紙花一般沒有生氣。而現在,由於媒體和廣告鋪天蓋地的宣傳,很多年輕的女孩子遠離了琴棋書畫的滋養,而過分注重外表的修飾和打扮,她們的衣服臉蛋越來越精致,但心靈卻越來越貧瘠。當她們越來越流連於外在的“雕塑”時,她們是否還能明白這個世界還有一種比外表更讓人眷念、懷想的美——那就是才情之美。一代佳人“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已不幸“香消玉殞,芳魂遠逝”,她詩意迷蒙的眼神,多愁善感的才思卻深深地烙在了人們的心頭。人們愛憐她純淨高潔的心靈,珍視她帶給世間的一笑一顰;人們悲痛她的離別,但也永遠懷念她的淒美。她雖然過早地離開我們,但在我們心中,她會一直跟隨我們走下去,而且她不會衰老,她永遠都是《紅樓夢》中那個秀麗柔美的林妹妹。與她類似的還有翁美玲、梅豔芳、費雯麗、奧黛莉·赫本等一大批曆久彌香的美麗女人。你或許會說她們本就秀色可餐,但生活中像她們一樣漂亮迷人的女人並不少見,尤其是娛樂圈更是美女如雲,她們之所以能從芸芸眾生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心目中經典永恒的人物形象,關鍵還在於她們過人的才華和細膩空靈的情思。

固然,麗質天成是一種難得的優勢,但光有外在沒有內涵,看得太久也會使人產生“審美疲勞”,更何況這個世界人造、天然的各式美女應有盡有,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這就好比一部電視劇,如果裏邊光是些完全“不入戲”的美女,你恐怕也提不起任何興趣,因為人們寧願欣賞詮釋到位但外表不夠美的演員,也不願忍受“矯揉造作”的美女。

想當年,戴安娜王妃為了取悅查爾斯王子,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段,在吃下東西以後就開始催吐,後來發展成為不可遏止的嘔吐症。對此,查爾斯王子並沒有心懷感激,相反,他厭惡地回憶:“我的蜜月充滿了嘔吐的氣息。”查爾斯跟戴安娜離婚的時候,戴安娜的三圍是35-28-35(英寸),被美容專家稱為“魔鬼黃金比例”,但她終究是一個身材完美的棄婦。

但是那個又老又醜、卻讓王子癡戀了幾十年的卡米拉,連譴責她破壞皇室婚姻的熟人都不得不說:“說句公道話,凡是熟悉卡米拉的人,無不認為她是個讓人喜愛的女人。她不但聰明,還很風趣。”她是宴會上的女王,文學、藝術、政治、經濟,她都能侃侃而談。而戴安娜則是個連補考都不及格的高中輟學生。

雖然,男人傾慕女人的美貌,但一朵花再美,看久了也會生厭的。讓男人,尤其是有頭腦的男人,每天對著一個稱不上“蕙質蘭心”的女人,他的思想、他的情趣、他的心事與哀愁她一點都不能會意,恐怕這時,男人也會禁不住對月長歎,發出“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感慨吧。

總之,對於二十幾歲的女人來說,擁有才情是至關重要的。三十歲前的相貌是天生的,三十歲後的相貌是後天培養的。你所經曆的一切,將毫無保留地寫在臉上。每天智慧一點點,你便會如酒一般越長久越香醇。紅顏易逝,唯才情可以永存。

幸福良方

比美貌更動人的是美德與才氣。當美麗可以大量複製後,才華更顯得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