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愛自己,先要了解自己的內心(3)(1 / 3)

焦慮是一種病

盧珊很早就發現自己最大的弱點是害怕與人交往,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羞怯症,為了戰勝這種病,擁有高挑身材和精致五官的她,精心挑選了自己的職業——房地產策劃師。這需要和許多人打交道,並且要直接負責多種牽涉麵廣的大型活動。她認為如果能從房地產策劃這樣一份職業中戰勝自己這種羞怯的極限狀況,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她將會表現得更為安定。

每當遇到舉辦活動,盧珊就顯得非常焦慮。而舉辦活動又是房地產銷售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每季度都要策劃至少一次活動,從而提高項目銷量和增加回款量。而活動舉辦之前要做許多非常細致的準備工作,如活動方案的敲定,活動效果的推測,人員的安排,活動器材的準備,活動節奏的控製,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等等。因此,對盧珊來說,活動前夕的策劃工作非常繁重且雜亂。作為策劃,她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要下工夫。雖然身心疲憊,但她在同事麵前向來都是光彩照人、神采奕奕,給人印象很好。從日常的活動準備中她的表現可謂無可挑剔。然而到了實戰的時候變成了完全相反的一副樣子。

活動日期一步步逼近,她身體的不適反應就會逐漸加強,像口幹舌燥、頭暈目眩、手心大量出汗,甚至到了必須準備好手絹才能跟人握手的地步。在活動舉辦當天,她總是臉紅音顫,結結巴巴,甚至意識恍惚。她感覺到如果再這樣下去,很難繼續在公司工作。但她不想自己夢想的事業化為泡影。

像盧珊這種情況就是患焦慮症的一種表現。焦慮症,醫學名稱為舞台恐懼症,屬於特定對象恐懼症的一種。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各種病態的害羞。如,為了一點小事都會非常地擔心和不安而始終處於緊張狀態的廣泛性焦慮症;和陌生人見麵容易臉紅、嗓音發抖而避免與生人見麵的社交恐懼症,又稱做人際恐懼症;因突然莫名地產生極度不安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經曆瘋癲般的極度恐怖的驚恐症。

焦慮症患者有時會為自己過去犯下的背離價值觀的錯誤行為感到懊悔,有時會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進行反省。患者總是會擔心:要是辦不好豈不是很丟人?會不會這次活動又出現什麼意外?這次活動要是砸鍋了怎麼辦?過分擔心此類情況,且沒有進行合理的心理疏導,隻能越想越怕,以至於喪失自信,結果內心就會變得怯懦,並且頻繁地否定自我。此種症狀非常嚴重時,極有可能會患上抑鬱症。另外,焦慮症如果出現次數過多,頻率過快,也會給自身的自律神經係統造成很大壓力,使患者出現異常反應:如臉紅、大量出汗、聲音發抖、不停地上洗手間、呼吸困難、害怕跟人正麵對視、心一下子沉下去;體質較弱的人還會變得精神恍惚,全身無力。這些異常反應如果形成惡性循環,會造成身體的失衡,進而引起一係列症狀使心理產生更大的恐懼。如此循環往複,患者的社會生活就會變得非常困難,患者本人也會陷入痛苦的境地。

究竟怎樣才能克服焦慮呢?長期受焦慮困擾的人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保證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克服焦慮的有效途徑之一。

(2)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一切都會好的。

(3)深呼吸。這是緩解壓力、減輕焦慮與緊張的不錯方式。

(4)適當轉移注意力。如果眼前的事情讓你擔憂,不妨把目光或思緒轉移至他處或另外一件事上。這種暫時避開也能有效緩解緊張。

學會忘記憂傷

記憶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具有自我選擇、自動更新的功能。但是它也有一個缺點,就是總喜歡將一些事情反複拿來演練,而那些事情往往都是些不愉快的經曆。演練的增多促進了記憶的加深,而這些記憶又時常毫不客氣地來妨礙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

安迪說她小時候有一次經過一個工地,抬頭看到一個工人在安頂樓的窗戶,當時那個工人腳一滑差一點掉下來,結果她以後經常愛做有人從高處掉下來的噩夢,到現在還經常被嚇醒。

黎黎說她6歲的時候有一次家裏停電,但是爸媽都不在家,她跟弟弟非常害怕,大半夜跑到樓下等爸媽回來,一邊等一邊傷心地和弟弟抱在一起哭。以至於以後每次停電她心裏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和想哭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