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伯明翰學派多樣性解讀的受眾理論(2)(1 / 3)

二、學術背景:亞文化研究熱潮的出現

當代文化研究中心自成立之初,就把亞文化列為重要的研究項目之一,並成立了專門機構亞文化小組(Subculture Group)。霍加特的《文化的用途》、霍爾和華奈爾的《流行藝術》等著作都曾經探討英國二戰以後的亞文化現象。伯明翰學派的亞文化研究小組關注社會的弱勢群體和文化現象,對形形色色的青年亞文化群體,如,無賴青年(teddy boy)、嬉皮士(hippie)、牙買加小混混(Rudd boys)、摩登派(mods)、滾派(rocker)、足球流氓(hooligan)、光頭仔(skinheads)、朋克(Punk)、阿飛族(teds)以及他們的語言、音樂、時裝、風格做了係統的研究。

伯明翰學派亞文化研究高潮的興起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

1976年,亞文化小組出版了論文集《儀式抵抗——戰後英國的青年亞文化》(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1976)。該論文集集中反映了小組在亞文化領域的研究成果。此外,中心的多名研究生選擇亞文化作為研究對象,並且進行相關論文的撰寫工作。其中,一些重要的論文已經出版,並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例如,保羅·威利斯的《學習勞動》(learning to La bou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1977)和《世俗文化》(Profane Culture,1978)、霍爾等人的《監控危機》(Policing the Crisis,the State and the Law and Order,1978)、約翰·克拉克(John Clark)的《工人階級文化》(Working-class Culture:Studies in History and Theory,1979)、迪克·海布迪吉的《亞文化:風格的意義》(Subculture:The Meaning of Style,1979)等。其中,迪克·海布迪吉的《亞文化:風格的意義》自1979年出版後,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該著作已經多次再版。

伯明翰學派亞文化研究小組的作品揭示了社會底層群眾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態,表達了他們對亞文化群體和社會弱勢階層的關注。在這一背景下,伯明翰學派的媒介研究小組也把研究重點轉向了不同階級、種族、性別、職業、年齡的受眾。他們以民族誌為研究方法,從不同角度展開對各個階層、民族、性別的受眾研究。其中,這一時期的研究人員以戴維·莫利、夏洛特·布朗斯頓、多若希·霍布森等人為代表。

第二節多樣性解讀的民族誌受眾研究

自伯明翰學派成立之初,民族誌一直是研究人員使用的方法。

然而隻有當莫利和霍布森等人的受眾研究開始進行後,民族誌研究才逐漸由邊緣走向中心,經過對該方法的不斷嚐試和探索而臻於成熟,繼而走向高潮階段,這一過程包括莫利對《全國新聞》和“家庭電視”的受眾研究、霍布森對廣播節目和肥皂劇的受眾研究。

戴維·莫利(David Morley)於1949年生於英國,曾任職於蘭切斯特理工學院(Lanchester Pollytechnic)傳播學係,現為英國倫敦大學歌德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大眾傳播學係教授,從事大眾傳播和媒介文化研究工作。莫利不僅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還多次參加媒體的策劃和實際調查工作。他曾經參與經營英國第一家互動媒體出版機構,此外,還為第四頻道的開播工作出謀劃策。1975年到1979年間,莫利參加了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媒介研究小組的工作,進行對晚間新聞類電視雜誌節目《全國新聞》的受眾調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隨後,作為《全國新聞》受眾調查的後續工作,莫利於1985年進行了受眾“家庭電視”的收視研究,研究收視語境對受眾解讀的重要影響。

莫利對《全國新聞》的研究成果體現在《每日電視:全國新聞》(Everyday Television:‘Nationwide’,1978)和《掖全國新聞業的受眾:結構與解碼》(The‘Nationwide’Audience:Structure and Decoding,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