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點回憶一點感想(3 / 3)

就在這麼社會麵貌基本變化情況下,住在北京城裏和幾個大都市中,卻居然還有些白日做夢的妄人,想使用點“政術”,把人民成就抹殺,把領導人民的共產黨的威信搞垮。利用黨整風的機會,到處趁勢放火。

當鳴放十分熱鬧時,曾有個青年學生,拿了個介紹信來找我,信上署有小翠花、張恨水和我三個人名字。說上海一家報紙要消息,以為我多年不露麵,對鳴放有什麼意見,盡管說,必代為寫出上報鳴不平。人既來得突然,話又說得離奇,並且一個介紹信上,把這麼三個毫不相幹的人名放在一起,處處證明這位年青“好心人”根本不知道我是誰,現在又正在幹什麼。我告他,“你們恐怕弄錯了人”,就說“不錯不錯”。又告他,“我和信上另外兩位都不相熟”,就說“那是隨便填上的”。一個介紹信怎麼能隨便填?後來告他我年來正在作絲綢研究工作,隻擔心工作進行得慢。J咱配不上社會要求。如要寫文章,也有刊物登載,自己會寫,不用別人代勞,請不用記載什麼吧。這一來,連身邊那個照相匣子也不好打開,磨了一陣,才走去了。當時還隻覺得這個青年過分熱心,不問對象,有些好笑,以為我幾年來不寫文章,就是受了委屈,一定有許多意見憋在心裏待放。料想不到我目下搞的研究,過去是不可能有人搞的,因為簡直無從下手,唯有新中國才有機會來這麼作,為新的中國絲綢博物館打個基礎。目下作的事情,也遠比過去我寫點那種不三不四小說,對國家人民有實用。現在想想,來的人也許出於一點熱情,找尋火種得不到,失望而去時,說不定還要批評我一句,“落後不中用”。

我幾年來在博物館搞研究工作,得到黨和人民的支持和鼓勵,因為工作正是新中國人民共同事業—部分,而決不是和社會主義相違反的。新中國在建設中,需要的是紮紮實實、誠誠懇懇、為人民共同利益做事的專家知識分子,不要玩空頭弄權術的政客。

我為一切年青人前途慶賀,因為不論是遠來北京求學的青年,或是行將離開學校的家庭,準備到邊遠地區或工廠鄉下從事各種生產建設的青年,你們活到今天這個嶄新社會裏,實在是萬分幸運。我們那一代所有的痛苦,你們都不會遭遇。你們如今跟著偉大的黨,來學習駕雙鋼鐵,征服自然,努力的成果,不僅僅是完成建設祖國的壯麗輝煌的曆史任務,同時還是保衛世界和平一種巨大力量,更重要是也將鼓舞著世界上一切被壓迫、爭解放各民族友好團結力量日益壯大。打量作新中國接班人的青年朋友,你們常說學習不知從何學起,照我想,七十八歲丘振老工程師的工作態度和熱情,正是我們共同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