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城外曹操大軍逐漸遠去,陶謙心中自是悲喜交加,忍不住老淚橫流。回頭朝劉備深深的施了一禮,哽咽著說道:“無論如何,此番曹賊撤軍玄德公都居功至偉,老夫代滿城軍民拜謝玄德公的活命之恩了。”
“陶使君言重了,言重了!”劉備急忙側身讓過陶謙的大禮,上前扶住老人瘦弱的臂膀,一臉誠摯的說道:“曹賊屠戮百姓倒行逆施,備相助使君實乃大義,書函退敵不過是恰逢其會,如何能當得起使君如此讚譽?”
“玄德公過謙了!”陶謙此時看劉備是越看越滿意,不過也沒有繼續糾纏在這個問題上,回頭朝大將曹豹吩咐道:“曹將軍,趕快把我們的斥候都撒出去,讓他們盯住曹操的大軍,萬萬不能讓他們回頭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喏!”曹豹急忙答應一聲,然後趕緊去安排斥候們出城去了。
……
看到曹軍果然如潮水般紛紛退去,郯城城牆上自然是歡聲雷動,無數欣喜若狂的徐州軍民又唱又跳,用最熱烈的方式為自己的劫後餘生而歡呼雀躍。但是在人群之中卻有一個人十分沉默,而且臉色陰沉,顯得和這個場景格格不入,仿佛對此並沒有絲毫的欣喜之色。
這個並不是和徐州軍民有仇,更不可能和州牧陶謙有什麼過不去的冤仇,因為他就是陶謙的大公子——陶商,或者說他如今的身份是陶商。
這個陶商原本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而是二十一世紀一位訓練有素、實力非凡的特種狙擊手,無論是什麼型號的槍支在手,他都能夠利用有效的射程十分準確的狙殺目標。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練就了一身好本事非但沒有機會上到戰場上一展雄風,反而在一次回家探親的時候乘坐的大巴遭遇了車禍,稀裏糊塗的就來到了這個時代。
很巧合的是,在二十一世紀他的名字叫做陶博然,而在這個時代的陶商字伯然,雖然字不同了可是讀音還是沒有變。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才讓某些神秘的存在程序出現了問題吧。
按說,有陶謙這樣一個做州牧的父親,陶商這個長子就是根紅苗正的“官二代”,如果換做在一個和平年代,他完全可以做一個安靜的紈絝子弟。沒事就鬥雞遛狗,或者調戲調戲良家婦女,偶爾出去裝個×打個臉什麼的,遇上硬茬子還可以放出大招——“我爸是陶謙”,將對方完美KO。可是在這戰火紛飛、英雄輩出,人命如草芥的三國時代,想要做一個安逸的紈絝子弟,那簡直就是壽星公上吊了。
陶商作為陶家的長子,若是他自己能夠爭氣的話,就算無法做個安靜的紈絝子弟,他也可以繼承父親的州牧之位,執掌一州軍政成為一方諸侯。不過可惜的是,他的前身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繼承者,不但文不成武不就而且膽小懦弱,根本無法獲得徐州官員和士族的認同。不單是他,就連他的弟弟陶應也如此,兩兄弟都沒有一個能扶得起來的,不得不說是陶謙家庭教育的失敗了。
“兄長,我們得救了,我們得救了,真是多虧了玄德公啊!”就在陶商胡思亂想的時候,一旁的陶應突然激動的抱住了他,連聲說道:“太好了,太好了,我們都不用死了,都不用死了。”
“我知道,我知道。”陶商嘴裏淡淡的回應著,臉上不僅沒有露出半分喜色,心下反而更加擔憂起來。這劉備實在太會收買人心,連自家兄弟都不自覺受到了影響,更不用說城中的士族、軍民了。
因為陶商知道,在不久之後,自己的便宜老爸將要做出一件震驚世人的大事——將徐州牧之位傳給非親非故的外人劉備。而陶家兄弟則徹底淪為曆史的塵埃,永遠泯滅在曆史的長河之中。兄弟倆最終是死在未來侵占徐州的呂布之手,還是讓曹操拿出報了血仇,又或者幹脆像劉琦一樣,在偽善的劉皇叔手中死得不明不白,史書都再也沒有任何記載了。
劉備、關羽、張飛還有趙雲——哦,好像還公孫瓚手下,但是還有一個在後世名聲不顯,可是武力不下於趙雲的陳到。一想到這些馬上要來跟自己搶地盤的強人,陶商就感覺到頭皮發麻,自己上輩子是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嗎?老天爺為什麼要給我安排這麼可怕的對手?
自己當老板也挺辛苦的,要不然自己去討好一下劉備,給他打個工?陶商已經有了一些動搖之心,但是想到劉琦兄弟的下場,再想想劉璋一家人投降劉備後的悲慘遭遇,還有在史書上消失得無影無蹤的自家兄弟倆,他又難免猶豫起來。(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