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已是個不小的年紀。你可能還把自己當做小孩,完全不知道“心理斷奶期”是個什麼概念。在家裏,你是父母的寵兒,於是你可以放肆地無理取鬧,肆意而為,你覺得沒有人能管得了自己或者已經習慣了“霸權”。禮儀,在家裏還要講禮嗎?

30歲,你已經長大、成熟,開始走向社會。來到這個紛繁蕪雜的社會上,你發現,一切都變了,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回事。你需要交朋友,在交朋友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友誼的可貴和美好。你和朋友們談天說地,摟肩搭背,甚至大義凜然地來個“桃園三結義”,或者和閨中的姐妹們擠在一張床上訴說心事,分享喜悅,或者談論著某個部門的帥哥……這些都讓你覺得,有朋友的感覺真好!然而,不知在什麼時候,你發現,朋友們漸漸地疏遠自己了,電話、短信少了,見麵也不冷不熱,怎麼回事?後來被告知:某人被你無心之言“傷了自尊”,某人對你的“長舌”痛恨又加,某人的玩笑讓你惱羞成怒產生了“開不起玩笑”的念頭,某人認為你“不夠意思、不仗義”……難道朋友之間還要那麼多講究嗎?不容置疑,社會交往禮儀是每個人必備的硬件,如果你忽視了這個問題,就會在人際關係上栽跟頭。

30歲,是你風華正茂、馳騁職場江湖的黃金時期。你可能準備著一展身手,來個群雄逐鹿或力壓群芳,可是卻換來了老板和同事們的反感目光,沒錯,此時的你應該學會合作,而非挑戰和決鬥。你可能渴望得到老板的賞識,也希望得到一些超級合拍的同事,無奈,你總是感歎“人心隔肚皮”,職場生存實在不易。為什麼不從自身找原因?大家身在職場,目標就是為了生活更如意幸福,上司、下屬、同事,各司其職,共創雙贏,你看某人不順眼,那是你的嫉妒心在作祟,沒有人誠心要跟你過不去。當然,在工作上不像在家裏,家裏無禮可以得到原諒,在上司麵前不懂禮,在同事群裏犯了規矩,就不那麼輕鬆了。所以,在職場上,不但要會工作,還要會做人,懂禮儀,這三樣一個都不能少。

30歲,你需要適當地在各種場合拋頭露麵。你的形象就是你的名片。你的衣櫥裏的衣服也許該認真地精簡一下了,如果穿著一身娃娃裝見客戶,那麼對方的感覺隻有一個:不放心。還有你非常喜愛的那些廉價叮當飾物和首飾也需要拿掉,因為你已經不是小女孩,應該學會理解品位和魅力的內涵。你的第一印象此時是最重要的。公共場合的禮儀,當然不止用外在形象來判斷。你的一舉一動,別人全都看在眼裏,所以,你盡量要以優雅的姿態出場,不要落入俗氣、輕佻的行列。

30歲,你需要表現出良好的禮儀來應對各種應酬。你應該落落大方地給客人端茶遞水,而不是悄悄躲在房間裏假裝不見;你應該懂得什麼時候需要說話,什麼時候需要傾聽;你要在夥伴的生日會上為朋友添彩,在派對舞會上光彩奪目,而在公司會場上則要謹言慎行,不可張揚。你還有必要掌握一些商務上的應酬禮儀規範,比如迎賓接待、主持典禮、安排會議、飯局應酬等,就連為賓客引路、為老板開車門這樣的細節都不能放過。因為,你代表的是一個集體的形象。應酬是社會活動中不可避免的,當你學會和掌握了一套基本的應對禮儀,也就不會出現有失大雅和丟人臉麵的窘境。

30歲,你也許為人妻、為人夫了,從相戀到結婚是不容易的事,這時仍需要禮儀作為維係感情的紐帶。彼此尊重對方,互敬互愛,多一點寬容,多一點理解,少一點紛爭,少一點計較,這就是夫妻間的禮儀。另外,還要尊敬父母,尊敬長輩和親友,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疼愛你的人。

……

總之,禮儀無處不在,禮儀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無論年輕的新新人類,還是羽翼未豐的職場新人,都不要輕視禮儀,不要以為隻有古人才尊崇禮教。禮儀,何時何地都要學習,都要遵守,都要表現。

為了提高年輕人的禮儀意識,幫助年輕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禮儀知識,我們編寫了《30歲前要學會的33堂禮儀課》一書。全書包含了基礎禮儀知識、社交禮儀、商務禮儀、職場禮儀和生活禮儀五個方麵,擷取生活和交際中最基本的、最常用的禮儀事例,擺脫課堂說教式的口吻,用樸實的語言提供最切實有效的幫助。內容通俗易懂,風格輕鬆活潑,滿足年輕人的閱讀口味。

如果你對關於禮儀方麵的問題依然抱著不屑的神態;如果你懂禮儀卻不太會表現禮儀;如果你社會閱曆少,完全是個“禮癡”,這些都沒有關係,翻開此書,相信你會對它感興趣,會不知不覺地按著上麵的方法練習。等這些禮儀課全部攻讀下來,你就獲得了人生中最珍貴的通行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