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換一個角度思考,就會找到一個好辦法。不是還有這樣一句話嗎?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兒的頂著。對於朋友也是如此,通過換位思考,我們才能走進朋友的心裏,才能更加理解我們的朋友。
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對我們的人生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換位思考,客觀地考慮遇到的任何問題,這樣你會發現全新的視角,你會收獲很多。
選擇微笑:維笑是拉近關係的秘訣
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秘訣,是那麼的鮮亮,那麼的溫暖。它散發著生命的芬芳,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就是微笑——一個在人際交往中的最好的法寶。人生在世,充滿著苦累,也充滿著美麗。而這美麗,正在於人能微笑。
微能帶來真誠,帶來希望;微笑,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從中體會到快樂。
美國的希爾頓飯店名貫五洲,是世界上最富盛名和財富的酒店之一。董事長唐納·希爾頓認為,是微笑給希爾頓帶來了繁榮。
為什麼希爾頓這麼重視微笑呢?許多年前,一位老婦人在希爾頓心情不好的時候去拜訪他,希爾頓不耐煩地抬起頭,他看見的是一張微笑的臉。這張笑臉的力量是那麼不可抗拒,希爾頓立即請她坐下,兩人開始了愉快的交談。
交談中,他發現老婦人真的是很慈祥,她臉上真誠的微笑完全感染了他。從此,他把“微笑”服務作為飯店的宗旨。每當他在世界各地的希爾頓飯店視察時,總會問員工:“今天,你對客戶微笑了嗎?”
如果你去任何一家希爾頓飯店,你就會親身感受到希爾頓的微笑。唐納·希爾頓總結說:微笑是最簡單、最省錢、最可行、也最容易做到的服務。更重要的是,微笑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投資。
因此,他要求員工不管多麼辛苦,多麼委屈,都要記住任何時候對任何客戶,都要用心真誠地微笑。即使是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中——各行各業的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愁雲慘霧的時代,希爾頓的員工仍然用自己的笑容給每位客戶帶去陽光。大蕭條過後,希爾頓率先進入了繁榮期。
可以說,沒有什麼東西能比一個燦爛的微笑更能打動人的了。微笑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能夠融化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芥蒂。同時,微笑也是你積極向上和樂觀熱情的標誌。
所以,在與人交往時,請記住帶上你的微笑。如此輕而易舉的事情,卻會給我們的人脈王國帶來無窮的益處。一旦你展現出真誠溫暖的微笑,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從此會變得更加融洽美好,而人們也喜歡享受你那陽光燦爛的微笑。誰都喜歡愛笑的人,無論他走到哪裏,總會帶來一股歡樂的氣氛。人們想到他,就覺得生活充滿快樂與幸福。人們常常通過笑來傳遞快樂。假如你想給周邊的人更多的快樂,你就要對他們微笑。
人人都希望別人喜愛自己,重視自己,那麼,多微笑就可以了。微笑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融化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減輕甚至消除敵對情緒。生活中,沒有人能拒收微笑這一“賄賂”。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對它微笑,它就對你微笑。笑對生活的每一天,你會有巨大收獲。
一個人的麵部表情親切、溫和、充滿喜氣,遠比他穿著一套高檔、華麗的衣服更能吸引人的注意,也更容易受人歡迎。
大衛·史汀生是美國一家小有名氣的公司的總裁。他十分年輕,同時幾乎具備了成功男人應該具備的所有優:他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有不斷克服困難、超越自己和別人的毅力與信心;他大步流星、雷厲風行、辦事幹脆利落、從不拖遝;他的嗓音深沉圓潤,講話切中要害。而且,他總是顯得雄心勃勃,富於朝氣。他對於生活的認真與投入是有口皆碑的,而且,他對同事們也很真誠,講求公平對待,與他深交的人都為擁有這樣一個好朋友而自豪。
但是,初次見到他的人卻對他少有好感,這令熟悉他的人大為吃驚。為什麼呢?仔細觀察後才發現,原來他幾乎沒有笑容。
他深沉嚴峻的臉上永遠是炯炯的目光,緊閉的嘴唇和咬緊的牙關,即使在輕鬆的社交場合也是如此。他在舞池中優美的舞姿幾乎令所有的女士動心,但卻很少有人和他跳舞。公司的女員工見了他更是畏如虎豹,男員工對他的支持與認同也不是很多。而事實上,他隻缺少了一樣東西,一樣足以致命的東西,那就是一副動人的、微笑的麵孔。
微笑是一種寬容、一種接納。它縮短了彼此的距離,使人與人之間心心相通。喜歡微笑著麵對他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入對方的天地。難怪有人說微笑是成功者的先鋒。
微笑是無聲的行動,它表示的是:“我很滿意你。你使我快樂。我很高興與你共事。”所以,要想取得與別人交往時的成功,就不能缺少微笑。
無論你在什麼地方,無論你在做什麼,在人與人之間,簡單的一個微笑是一種最為普及的語言,它能夠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人與人之間的最短距離是一個可以分享的微笑,即使是你一個人微笑,也可以使你和自己的心靈進行交流和撫慰。向你身邊的每個人都露出一個愉快的微笑吧,你會贏得一個和諧的世界,因為沒有人能輕易拒絕一個笑臉。
真誠的微笑是交友的無價之寶,是社交的最高藝術,是人們交際的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對任何人來說,表達熱情的最好的表現辦法莫過於微笑。笑是人類的本能,要人類將笑容從臉上抹去是件很困難的事情。正因為人類具有這樣的本能,所以微笑才成了兩個人之間最短的距離,具有神奇的魔力。
選擇成熟:告別幼稚,擁抱成熟
成熟包括兩個方麵:一是身體成熟;二是思想成熟。成熟的人有個性,獨立能力強。然而,年齡的增長、閱曆的增加,甚至曆經滄桑都不能確保一個人的成熟。成熟需要一個健康自由的社會環境,需要個人獨立的思考能力與常常的自我反省。
一個人的身體成熟是隨年齡的增長自然形成的,但一個人的心理成熟一定是與閱曆以及他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即悟性有關。一個人對自己所經曆的事情,不論是好事壞事,不論是喜是悲,都能從中領悟因何而喜,因何而悲,為何這事做好了,為何這事沒有做好。明白了這些,就會吸取經驗,做事就會比較沉穩,處理問題就會得心應手,感覺很老練。但老練不是成熟,二者雖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一個人的成熟一定要有很好的修養,光有老練沒有修養,同樣不是成熟。
紐約自由街114號的麥哈尼專門經銷石油公司所使用的特殊工具。一次,他接受了長島一位重要主顧的一批訂單。圖紙呈上去,得到了認可,工具便開始製造了。
然而,當那位買主同朋友們談起這件事時,卻被認為是受騙了。於是,他打了一個電話給麥哈尼先生,發誓不接受已經在製造的那一批器材。
“我仔細查驗過了,確知我方無誤,”麥哈尼先生事後說,“我知道他和他的朋友們都不知所雲。可是我覺得,如果這樣告訴他將很危險。我到了長島。當我走進辦公室時,他立刻跳起來,一個箭步向我衝過來,話說得很快。他顯得很激動,一麵說一麵揮舞著拳頭,竭力指責我和我的器材,而我卻耐心地聽著。結束的時候,他說:‘好吧,你現在要怎麼辦?’
“我心平氣和地告訴他:我願意照他的任何意見辦。我說:‘你是花錢買東西的人,當然應該得到適合你用的東西。可是總得有人負責才行啊!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請給我一張製造圖紙。而且,雖然你們已經花了錢,但我們可以不提這筆錢。為了使您滿意,我們寧可犧牲這筆錢。但我得先提醒您,如果我們照您堅持的做法,您必須負起這個責任。但如果您放手讓我們照原定的計劃進行,我相信,原計劃是對的,我們可以保證負責。’他這時平靜下來了,最後說:‘好吧!照原計劃進行。但要是錯了,我可不會饒你。’結果,沒有出現差錯。於是他答應我,本季還要向我們訂兩批相似的貨。
“當那位主顧侮辱我,在我麵前揮舞拳頭,而且還說我外行的時候,我既要維護自己而又不同他爭論,真需要有高度的自製力。的確,我們常常需要極度的自製,但結果很值得。要是我說他錯了,開始爭辯起來,很可能要打一場官司,這樣不僅會感情破裂,損失一筆錢,還會失去一位重要的客戶。所以,我深信,用這種方法來指出別人錯了,是劃不來的。”
這就是成熟,成熟的思想幫我們擺脫幼稚的行為,讓我們擺脫爭吵,在理智中維護自己的利益。然而,成熟不是想成就成的,它需要你在家庭裏、學校裏、社會裏經過無數大事,小事,快樂的事,痛苦的事中磨煉、思考、改正,再思考才能形成的一種外在的氣質。
2000年12月17日,在英國的曼徹斯特,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第18輪的一場比賽在埃弗頓隊與西漢姆聯隊之間緊張地進行著。比賽隻剩下最後一分鍾時,場上的比分仍然是膠著的1:1。
這時,埃弗頓隊的守門員傑拉德在撲球時扭傷了膝蓋,球被傳給了潛伏在禁區的西漢姆聯隊球員迪卡尼奧。
球場上原本沸騰的氣氛頓時靜了下來,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迪卡尼奧離球門隻有12米左右,無需任何技術,隻需要一點點力量,就可以從容地把球踢進沒有了守門員的大門。那樣,西漢姆聯隊就將以2:1獲勝。在積分榜上,他們因此可以增加兩分,而且,在此之前,埃弗頓隊
已經連敗兩輪,這個球一進,就將是苦澀的“三連敗”。在幾萬雙現場球迷的目光注視下,迪卡尼奧沒有踢出這個“決勝的一腳”,而是彎下腰,把球穩穩地抱到懷中……全場因驚異而出現了片刻的沉寂,繼而掌聲雷動。如潮水般滾動的掌聲,把讚美之情獻給了放棄打門的迪卡尼奧。
這舉動,對於任何一個期待成功的球員來講,都是一種莫大的遺憾,而這更意味著一種原則,一種大道,一種自信。保持如此適度的超脫,保持這一點可貴的友誼精神,保持這淡定的客觀與全麵,使迪卡尼奧獲得了大家由衷的讚美,這就是成熟的表現。
在法國巴黎大劇場內,數萬觀眾靜靜地注視著厚厚的玫瑰紅天鵝絨。今晚,這裏要上演莎士比亞的名劇《奧賽羅》,而且,扮演劇中男主角奧賽羅的是法國著名演員菲力浦。大幕徐徐拉開,菲力浦身著一身中世紀騎士戎裝登台亮相。
戲迷們突然驚訝起來:咦,奧賽羅是摩爾人,皮膚很黑,這位大明星臉黑如漆,手卻是白白淨淨的。戲迷們開始嘁嘁喳喳議論開了。菲力浦低頭一瞧雙手,不由得恍然大悟:糟了!剛才因為參加宴會,回來晚了,化妝時竟忘了將雙手塗上黑色油彩。
畢竟是久經舞台的大明星,菲力浦打定主意不慌不忙地將戲一路演下去,一直演到戲中間下場。進入後台,菲力浦利索地取來黑色油彩,將雙手塗抹得黑亮亮的,然後戴上一副潔白的絲質手套。菲力浦重返舞台了,但仍是黑臉、白手的模樣。這下,衝動的觀眾們再也不買大明星的賬了,低低的議論升級為嘲笑聲、哄鬧聲。
菲力浦似乎沉浸在角色之中,沒有理會台下的起哄。他搓搓雙手,說出劇中的一段台詞:“真是急死人了,玳小德蒙娜怎麼還不來?外麵的風真大,會不會是海風將這美人乘的船攔在海上?對!要派個人去看看!”他邊說邊自然地摘下了手套,露出了一雙墨黑的手。
所有的觀眾都大吃一驚:劇中的奧賽羅原來是戴了白手套,噢——剛才竟然想錯了,菲力浦怎麼會出這個差錯呢?
劇場裏頓時掌聲如雷。
成熟不僅是年齡的成熟,更是做事縝密,處事不驚。思想的成熟需要閱曆幫助我們鍛煉。人終要長大的,換言之,是自己慢慢學著長大。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或深或淺記錄著芸芸眾生成長的深度。成長越慢的人,往往受的傷就會越多。麵對種種傷痕,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承受,更多的是要感恩。感謝那些讓你受傷的事情,忘記那些讓你受傷的人。傷害也許是無意的,成長卻是必須的。
當你開始學會重視自己的朋友親人時,說明你成熟了。當你在麵對得與失,去與留的問題上做到大度與開懷,讓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簡單的事情變得富有意義的時候,說明你成熟了。當你發現自己不再盲目地喜歡跟風似的和一群人混在一起,開始尊重自己的意願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開始安排自己的種種計劃,規劃自己的方向時,你的人生將會變得充滿意義。
選擇示弱:明裝熊種暗使勁
不難發現,如果一個人的能力過強,過於突出自己,則會給他人以很大的壓力。任何一個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去選擇一個總是提醒自己無能和低劣的對象來喜歡。相反,一個常犯小錯誤但能力出眾者則降低了這種對他人的壓力,縮小了雙方的心理距離,保護了他人的自尊,因而也容易贏得更多人的喜愛。“犯錯誤效應”告訴我們,“白璧微瑕”比“白璧無瑕”更能贏得人的喜歡。因此,如果你是一個強者,請不要把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隱藏得太深,恰當地“示弱”,會使你贏得更多的朋友。
在人際交往中,在特定的情況下亮出自己的弱點,往往也是一種有益的處世之道。因為,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都有被人需要、被人尊重的需求,都有超越別人,獲得心理優越感的需求。而示弱往往可以使他人感覺到自身的重要,給人以一種心理平衡,於是對示弱者產生好感。
在自然界進化的過程中,越是善於示弱的動物,越能有效地保護自己,適應環境的變化。
海灘上的藍甲蟹分為兩種,一種是較凶猛的,不知躲避危險,跟誰都敢開戰;一種是溫和的,不善抵抗,遇有敵人,便翻過身子,四腳朝天,任你怎麼叨它、踩它,它都不理不動,一味裝死。
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強悍凶猛的藍甲蟹越來越少,成了瀕危動物;而喜歡示弱的藍甲蟹,反而繁衍昌盛,遍布世界許多海灘。
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強悍的藍甲蟹一是因為好鬥,在相互殘殺中首先滅絕了一半;其次是因為強悍而不知躲避,被天敵吃掉一半。而會示弱裝死的藍甲蟹,則因為善於保護自己,反而擴大了自身。
在澳洲,強悍的烈馬的命運反而短暫,一般是被殺掉吃肉;而溫和的母馬,往往卻能被利用。馴服後,在賽場上很有可能成為一匹奪冠的快馬。無獨有偶,烏龜在遇到強敵時不會與之爭鬥,而是將自己柔弱的頭和四肢縮到硬硬的龜殼內,因此才能活得相當長久。
自然界尚且如此,人類更是不例外,適時、適度地示弱,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示弱是一種“障眼術”,是在自己弱小、無力還擊時保護自己免受“硬傷”的一種必不可少的保護手段。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調查,一名彪形大漢在擁堵的馬路上橫穿而過,願意給他讓路的車輛不到50%,車禍率很高。而一個老弱病殘者橫穿馬路,卻是萬人相讓,大家還覺得自己是做了善事,車禍率接近零。弱與強,在某種時候,收到的效果截然相反——弱,反而得了強勢;強,反而處於弱勢。
有個老師一直害怕上廣告班的課,每次都要花好大的精力維持秩序。有一天,上課鈴聲都響過了,教室裏依然人聲鼎沸。如果是以往,他會大聲地要求大家安靜,可是那天,因為心裏煩躁,便隨口說了句“今天老師心情不好,別吵了!”結果有同學趕緊“噓”了一聲,接著聽到有同學說“別吵了,安靜!”幾十雙眼睛一齊看著他,“老師,煩什麼告訴我們吧,我們幫你分擔呢!”
教室裏出奇地安靜,那一雙雙真誠的眼睛讓這位老師自然打開了心扉,和學生談起剛才發生的讓他氣憤的事情。隨後告訴學生,因為他們的懂事,老師的心情已經調節得很好,可以上課了。讓他高興的是,那堂課教室裏的秩序很好,學習氣氛也很濃。
“師道尊嚴”,一直以來,教師習慣於以強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麵前,學生也習慣了教師的強者角色,想不到偶爾向學生袒露心聲,將自己弱勢的一麵展現在學生麵前,竟能取得如此神奇的教育效果。
不僅如此,示弱在市場競爭和商品銷售中也越來越廣泛地受到商家的青睞。人們發現,如果對示弱巧妙地加以運用,它會成為贏得成功的有力幫手。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是世界上知名的汽車生產企業。1984年,出售各種車輛830萬輛,獲純利潤45億美元。但是,隨著世界石油危機的加劇,汽油價格的上漲,又加上世界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通用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通用公司生產的汽車本身耗油大,又多屬豪華型的,價格昂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連連敗北。1991年,公司負債竟達到30億美元。
史密斯出任通用公司董事長後,經過仔細斟酌,及時調整了策略。他采取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示弱”。通用汽車公司主動找到日本豐田公司,經過談判,簽訂了一項協議,在加利福尼亞的分廠生產25萬輛由“豐田”設計的轎車,以通用的“雪佛來”牌在美國市場出售,利益均分。豐田公司見大名鼎鼎的通用公司甘願拜倒在自己腳下,自然萬分高興,仿佛自己的身價一時間也陡然倍增。而就在此時,通用汽車公司已經在暗地裏籌建自己的輕型車製造公司。公司采用新穎的自動化設備,專門生產外型輕巧、耗油量小的小轎車,其質量和價格與日本產品相差無幾,也取得了不俗的市場業績。
放下架子做“弱者”,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人生在世的一種姿態。如今,很多人都愛表現出強者風範,但往往碰得頭破血流。而會適當示弱的人,倒是更容易被接受。所以說,做人做事,如果適時地示弱,有時可能會成為贏家。
示弱並不是軟弱、退縮,而是一種禮讓和寬容,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和清醒。一個真正甘心“示弱”的人,必是一個以事業為重而敢於負責的人,一個豁達大度、寬宏大量的人,一個充滿人情、充盈智慧的人、一個處世淺淺而悟事深深的人。
選擇退讓:以退為進目標長遠
以退讓開始,以勝利告終,是人際關係學中不可多得的一條錦囊妙計。你先表現得以他人利益為重,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利益開辟道路。在做有風險的事情時,冷靜沉著地讓一步,尤能取得絕佳效果。
有人說,成功的第一步便是讓自己的利益和意圖絲毫不露,讓對方因為你能投其所好而情願做你要他做的事。尊重並突出別人的觀點和利益,這是我們欲求他人合作的最有力的法寶。
日常交際,多非對立。要切記“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古訓,切勿火上澆油,釀成“燒了大屋”的悲劇。讓人一步不為低,如果你占理又能相讓,眾人不但會承認你是對的,更會稱道你的寬宏大量,令你達到眾望所歸的完美地步。
赫蒙是美國有名的礦冶工程師,畢業於美國的耶魯大學,又在德國的佛萊堡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可是當赫蒙帶齊了所有的文憑去找美國西部的大礦主赫斯特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那位大礦主是個脾氣古怪又很固執的人,他自己沒有文憑,所以就不相信有文憑的人,更不喜歡那些文質彬彬又專愛講理論的工程師。
當赫蒙前去應聘遞上文憑時,滿以為老板會樂不可支,沒想到赫斯特很不禮貌地對赫蒙說:“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為你曾經是德國佛萊堡大學的碩士,你的腦子裏裝滿了一大堆沒有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什麼文縐縐的工程師。”
聰明的赫蒙聽了,不但沒有生氣,相反心平氣和地回答說:“假如您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我要告訴您一個秘密。”赫斯特表示同意,於是赫蒙對赫斯特小聲說:“其實我在德國的佛萊堡並沒有學到什麼,那三年就好像是稀裏糊塗地混過來一樣。”想不到赫斯特聽了笑嗬嗬地說;“好,那明天你就來上班吧。”
就這樣,赫蒙運用了必要時不妨退讓的策略,輕易地在一個非常頑固的人麵前通過了麵試。也許有人認為赫蒙那樣做不十分合適,實際上,我們不必糾結過多,隻要能做到既沒有傷害別人又能把問題解決就可以了。就拿赫蒙來說,根據現實的情況,他適時選擇了退讓。他貶低的是自
己,他自己的學識如何,當然不在於他個人的評價,就是把自己的學識抬得再高,也不會使自己真正的學識增加一分一毫。反過來,貶得再低也不會使自己的學識有所減少。
星期天,妻子小王和丈夫都在家。由於工作上有點小麻煩,丈夫最近的情緒比較低落。小王一上午忙著打掃房間,收拾家俱,丈夫拿著一張報紙斜靠在沙發上翻來複去地看著。小王知道丈夫最近不順心,也就沒要他幫著做家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