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碰杯,敬酒,要有說辭,不然,人家幹嗎要喝你的酒?
桌麵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裏麵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
不要裝歪,說錯話,辦錯事。不要申辯,自覺罰酒才是硬道理。
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後麵的人沒酒怎麼辦?
最後,一定還有一個悶杯酒,所以,不要讓自己的酒杯空著。
注意酒後不要失言,不要說大話,不要失態,不要吐沫橫飛,筷子亂甩,不要手指亂指,喝湯發出聲響。
領導跟你喝酒,不管領導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幹為敬,記住,雙手拿杯,杯子要低。
如果你不能喝,那麼:第一,不要主動出擊,實行以守為攻戰略;
第二,桌前放兩個大杯,一杯放白酒,一杯放礦泉水,拿小酒盅幹杯,勤喝水,到酒桌上主客基本都喝八分醉時,可以以水代酒,主動出擊;
第三 ,幹杯後,不要馬上咽下去,找機會用餐巾抹嘴,把酒吐在餐巾裏;
第四,上座後先吃一些肥肉類、澱粉類食品墊底,這樣喝酒不容易醉;
第五,掌握節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第六,領導夾菜時,千萬不要轉酒桌中間的圓盤,領導夾菜你轉盤是酒桌上大忌;
第七,每次幹杯時,倒滿,然後在喝前假裝沒有拿穩酒盅,盡量灑出去一些,這樣每次可以少喝不少。
說完了喝酒的規矩,再說一說其他的禮儀。
眾歡同樂,切忌私語。
大多數酒宴,賓客都較多,所以應盡量多談論一些大部分人能夠參與的話題,避免唯我獨尊,天南海北,神侃無邊,出現跑題現象,而忽略了眾人。特別是盡量不要與人貼耳小聲私語,這會給別人一種神秘感,進而產生一定的嫉妒心理,影響喝酒的效果。
瞄準賓主,把握大局。
大多數酒宴都有一個主題,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時,首先應環視一下各位的神態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單純地為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機會,更不要讓某些嘩眾取寵的酒徒攪亂東道主的意思。
語言得當,詼諧幽默。
酒桌上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才華、常識、修養和交際風度,有時,一句詼諧幽默的語言會給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無形中對你產生好感。所以,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語言得當,詼諧幽默很關鍵。
勸酒適度,切莫強求。
在酒桌上往往會遇到勸酒的現象,有的人總喜歡把酒場當戰場,想方設法勸別人多喝幾杯,認為不喝到量就是不實在。“以酒論英雄”,對酒量大的人還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難了。有時,過分地勸酒,會將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壞。
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也是一門學問。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清主次。即使與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這一點心中要有數,避免出現尷尬或傷感情的局麵。
敬酒時,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順序。如果有求於某位客人,在席上時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則不應隻對能幫你忙的人畢恭畢敬,也要先給尊者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都很難為情。
察言觀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讚賞,就必須學會察言觀色。因為與人交際,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雖然各地的酒桌文化不盡相同,但上邊說的這些基本上是通用的酒桌禮儀。能夠做到這些,就不會失禮。如果能再來點花樣,說些笑話,活躍氣氛,那是更好的了。如果是本身不擅應酬的人,能做到上述這些,也算是知禮之人。
如何把菜點到對方心上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到飯店吃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如果隻是家常的便宴,就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如果你是企業的商務用餐,或者是會議用餐,而你恰巧又是辦公室主任之類的人,那麼點菜就很有講究,既要兼顧菜肴的色香味形和花銷,又要察言觀色,“投客人所好”。何時點菜,誰來點菜,點些什麼菜,這些看似細節的東西,卻隱藏著“玄機”。如果安排得不好,對方心裏肯定要嘀咕。那麼,在此來詳細說下請客吃飯時如何把菜點到對方心上的秘訣吧。
如果時間允許,你應該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之後,將菜單供客人傳閱,並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控製預算,你最重要的是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合適檔次的請客地點,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況且一般來說,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也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做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是認為他應酬經驗豐富,酒席吃得多,而讓他來點菜,除非是他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