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輕鬆搞定生意的應酬學:酒桌之上,談事有策略(3)(1 / 3)

昨天,我們同幾億觀眾一起,看到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奇跡之一——中國的長城。當我在城牆上漫步時,我想到了為建築這座城牆而付出的犧牲;我想到了它所顯示的在悠久的曆史上始終保持獨立的中國人民的決心;我想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長城告訴我們,中國有偉大的曆史,建造這個世界奇跡的人民也有偉大的未來。

1972年,尼克鬆首次訪問中國並與我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為慶祝訪問成功,在離京之前舉行了答謝宴會並致祝酒詞,上麵所引就是其中的一段。這裏,尼克鬆通過敘所見、談感想,表達了對中國曆史、未來的讚揚之情,自然而又得體,贏得了滿堂彩。

祝酒詞重在一個“祝”字,在祝中推動起熱烈場麵。這就要求祝酒詞要寫得精而活,用精短的祝辭創造生動活潑的現場氣氛,而不是把場麵講冷、講涼。因此,趣味性就成了祝酒詞不可缺少的一個要素。當然,趣味的標準也不一樣,有的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我們不妨稱之為莊趣;有的詼諧幽默,引人發笑,我們不妨稱之為諧趣。

如果是在熱鬧的婚宴上,需要笑聲不斷,就可以求諧趣的效果。如有人在祝酒詞中,這樣來妙解天時地利人和中的“人和”。他說:“人和有三合,即合法、合情、合理。所謂合法,剛才我檢查了他們的結婚證,他們的結婚證是真的,不是假冒的,所以我向各位宣布:他們是合法夫妻。所謂合情,據新郎新娘坦白交代,他們是自由戀愛、一見鍾情,你們看,新郎的手很長很長,從資江河的這邊伸到資江河的那邊,把我們隆回姑娘抓了過來。所謂合理,新郎,為人聰明;新娘,如花以玉,一個‘為人聰明’,一個‘如花似玉’,可以說是‘優化組合’了。”

這種別開生麵的妙解,真讓人忍俊不禁。但需要注意,不能把諧趣變得低級庸俗。

祝酒詞是一曲祝福歌、歡樂頌,要講喜不講憂,描繪“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美景,使人心曠神怡,不能給人們帶去不快,也不能有“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低沉情調。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每每在酒桌上,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推舉出來提議祝酒可能是非常令人緊張的。此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說出你的感受。祝酒詞從來用不著太長,如果當你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叫起來致祝酒詞,你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但如果你想表現得更有風度、更有口才,你就要增加一些回憶、讚美以及相關的故事或笑話。然而,祝酒詞應當與場合相吻合。幽默感極少會顯得不合時宜,但是在婚禮上的祝酒詞應該側重於情感方麵,向退休員工表達敬意的祝酒詞則應當側重於懷舊,諸如此類。符合特定的場合、時機的祝酒詞,才會博得全場喝彩。

掌握勸酒之術,感情越喝越深

所謂“無酒不成席”,現在的酒桌文化可謂豐富多彩,尤其是勸酒,更是五花八門。

一天,在某人婚禮上,席間有很多人,其中有些人似曾相識,並不很熟,酒來酒往,酒桌上的氣氛漸漸活躍起來。一個大腹便便,領導模樣的男士首先舉杯提議,還沒等所有人喝幹,忽然一女士起身走到該領導麵前:“懷揣著激動的心,舉起俺顫抖的手,請讓我給領導倒杯酒,如果不喝就是嫌我醜。”

領導看了女士一眼,心想絕對不能在女人麵前服軟,於是舉杯幹掉。隨後,他也順勢給該女士斟滿:“關鍵時刻顯身手,哥和妹妹喝杯酒。”

不想這位女士還真不含糊,隨口答道:“領導舉杯俺來陪,您喝幾杯我幾杯。”看他們彼此勸得熱鬧,一桌人立時哄笑起來。領導也許覺得很沒麵子,果然又自斟一杯,杯底朝天對女士說:“男人怕喝酒,枉在世上走;小酒再一杯,怕你喝不醉。”

經這麼一番勸酒,酒桌上的氣氛馬上活躍起來。

要知道,勸酒也是一門學問,要勸得巧,才能喝得好。但是勸酒也要看時機和對象,假如對方是位高權重且不熟悉的人,硬勸酒會弄得雙方都不舒服,所以。會了順口溜的勸酒詞,不等於就要在任何時候都把這些派上用場。勸酒時,還應該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勸酒要把握好時機。

宴席剛開始的時候不要勸酒,因為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酒量適當喝一些,這時勸酒顯得多此一舉,不勸也能喝,何必非要勸呢?宴席要結束的時候不要勸酒,“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都已經喝得差不多了,如果再勸酒,就有些強人所難了,而且還容易喝多。喝多了,酒後失態是小事,如果發生其他意外,那就後悔莫及了。所以,勸酒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勸酒時機。最佳的勸酒時機是宴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這時候勸酒能活躍酒桌氣氛,也很容易勸酒成功。

勸酒要看準對象。

並不是酒桌上的每個人都要勸,勸酒的時候一定要看準對象。對酒量小的人不要勸,本來就喝不了太多酒,如果再勸的話,就有點難為人家了;對喝酒特別實在的人別勸,這樣的人自己就能喝好,也能把握好,如果再勸的話,一定會喝多;和女士一起吃飯的時候,不要對女士勸酒,這樣顯得不禮貌。那麼,要對什麼人勸酒呢?應該對有酒量但還沒有喝多少酒的人進行勸酒,這樣,對方能感受到你的熱情,從而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