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結束了,再也不用被他們嘲笑了”。躺在床上的易江此刻非常的放鬆

“兒子,放假了,你回老家去看看你爺爺吧,自從你上了高中,天天學業繁重,都幾年沒有回去看看你爺爺了。”媽媽溫柔的說道。

“對哦,你不說我都忘記了,自從小學開始跟著你們出來就很少回去,上一次回去都好久了,爺爺也沒有電話,平時也沒法聯係。”易江才想起來已經好多年沒有回過老家了,記憶追溯到還是6年前的暑假回去待過幾天,然後爸媽工作原因又急匆匆的離開。

“那媽你們不回去嘛?”

“我和你爸工廠忙著趕工,這一來一去花費不少時間,等你大學畢業,我和你爸就決定不在外麵打工了,你爺爺年紀也大了需要人照顧”。

“那行,你給我買票,我回去看看爺爺,反正沒什麼事了,可以多陪爺爺一段時間”。

時間一晃10多年了,這就是現代社會典型的小蜜蜂家庭,為了生存不遠萬裏來到工業發達的城市打工,有的將孩子丟給老人帶,為了節約車費和多賺錢很久才歸家一次。而易江是幸運的,好歹還跟在父母身邊,很多孩子對父母的記憶隻停留在聲音裏。

開往故鄉的火車總是很漫長,隨著一聲長鳴經過幾天行駛的列車終於到站了。然而還要再坐幾個小時的客車才能到達目的地。

一路的顛簸,蜿蜒盤旋的山路讓易江的骨頭都快散架了,這還沒完,還要坐個把小時的馬車才能回到易江這個出生的地方。

老遠看到頭裹著白布巾的爺爺站在道路旁邊似乎已經等待許久了,老人的黝黑的皮膚被太陽曬的泛著油光。

“爺爺,爺爺”。老遠看見爺爺身影易江跳下馬車奔向了老人。

還是記憶中的樣子,隻是皮膚更黑了,皺紋更多了。

“娃,快,爺爺幫你搬行李”。

“爺爺,不用,我自己搬就行了,我現在可是個大小夥了”。

“哎,咱的娃已經長這麼大了,走跟爺爺回家”。

易江對這個出生的家卻很陌生,幾間瓦房合圍成一個小院,黃土壘的牆似乎在訴說著年代的久遠。

“爺爺,您身體還好吧,平時有沒有好好吃飯”。看著爺爺佝僂的身體淚水在眼眶裏打轉。

“娃,爺爺身體好著呢,爺能吃著呢,一頓可以是好幾個饃呢”。

“爺爺,對不起,這麼多年才回來看您。”

“說哪裏話,你爸每個月都給我寄錢,現在可比以前好過多了,你爸媽他們還好吧”。

“他們還好,就是平時工作太忙了,經常加班,他們說等過幾年我大學畢業就回來不出去了”。

“好,好,我的娃也是個大學生了,我的娃有出息了,等將來讓你媽給你說個好媳婦帶回來給爺爺看看”。

聽了爺爺的話如鯁在喉,心想到“果然任何時候,血脈永遠是最親的,自己還傻傻的差點放棄了自己的前途,太可笑了,太卑微了”。想到這裏突然感覺之前所有的不愉快煙消雲散。

夜晚,記憶中的味道充斥著味蕾,熱辣滾燙的油潑麵讓易江停不下,感覺比吃海鮮大餐還暢快。

“娃,慢點吃,還有呢,嘿嘿。”看著孫子大快朵頤吃著自己做的食物,爺爺心裏的高興勁從臉上的皺紋就能看的出來,不多的門牙一晚上都沒有合上。

“爺爺,您也吃,您多吃肉”

“爺,吃著呢,你多吃點,娃正長身體呢”。

鄉村的夜晚如此的寧靜,沒有城市裏的吵鬧聲,隻有此起彼伏的蟲鳴。天上的星星也比城市裏要多很多,要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