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力遊走經脈的同時,李劫的腦海中也多了一篇心法。
他的骨骼、筋膜、皮肉乃至五髒六腑,也在極速強化!
一門又一門上乘武功,如本能一般烙印在他每一個細胞上。
九陰神功、易經鍛骨、九陰神爪、摧心神掌、大伏魔拳、療傷秘術、點穴秘術、解穴秘術、移魂大法、螺旋九影、橫空挪移、蛇行狸翻、飛絮勁、白蟒鞭法、收筋縮骨、金鍾橫練、鬼獄陰風吼……
內功、招式、拳掌指抓、輕功身法,十多門上乘武功全部都是超凡脫俗、出神入化的大圓滿之境!
一部九陰真經,讓李劫再無短板,他心中不禁暗歎:“九陰真經……真是一部被人低估的武功啊!”
前世常有人將《九陰真經》和《九陽神功》相提並論,但九陰大圓滿的李劫卻知道,這部神功絕非需要把自己裝進口袋裏、憋到九死一生才能大成的九陽神功所能比擬。
道理很簡單,一部修煉條件苛刻,一部任何人都能修煉。
高下之分一目了然!
萬般武學,心法為根。
九陰之強,就在於心法。
這部神功的創造者黃裳,三十八歲考取功名入朝為官,六十七歲開始修著《萬壽道藏》,花了四年才修成。
也就是說,黃裳古稀之年才自悟九陰神功心法。
而他七十六歲時,便被皇帝派去剿滅明教,單挑之下連殺明教法王乃至左右護法。
這等實力已是駭人聽聞,卻也隻是區區數年之功罷了。
於《九陰真經》而言,這還隻是草創階段。
《九陰真經》真正強大的圓滿形態,乃是黃裳被各大派高人聯手擊敗,躲在深山苦苦鑽研武學四十多年後。
這個時期的《九陰真經》,才是真正無懈可擊的絕世神功。
遺憾的是,黃裳蹉跎半生,習武時間太短,未能如大宗師張三豐那般長壽,隻活了一百二十年便溘然而逝。
正是因為這一點,讓人們認為九陰不如九陽。
畢竟從表麵上看,活了二百多歲的張三豐,其武學根基隻是三分之一九陽神功。
而修煉完整《九陰真經》的黃裳,卻隻活了一百二十多歲。
兩相對比,人們隻看結果。
很少有人在意張三豐自創的《太極玄功》,也很少有人注意黃裳年近古稀才開始練武。
人們隻會根據結果認為,九陰不如九陽。
李劫笑了笑,閉目凝神,領悟《九陰真經》的種種神妙之處。
不得不說,《九陰真經》實在太適合捕快這一職業了!
克敵製勝的內外武學不缺,千裏追凶的輕功身法也不缺,移魂大法用來刑訊逼供,豈不比任何酷刑都有效?
點穴解穴等秘術,更是行走江湖保障安全的必備法門。
與之相比,李劫感覺這些年練的各種武功都不重要了。
良久,他睜開雙眼,喃喃說道:“現在我的武功已不弱於全盛時期的黃裳,也不知與這個世界的頂尖高手相比又如何?”
大唐國武學昌盛,江湖中有一張宗師榜,榜上前十皆可於百丈之外以掌力震殺猛虎。
彼輩一身武學早就融會貫通,在江湖中神龍見首不見尾,甚至連死活都不能確定。
但他們的聲望、人脈、武功都不容忽視,若是有心足以開宗立派,故武林中人稱之為祖師級高手。
六扇門總捕頭和兩位遊神都是祖師級高手,皇宮之中肯定也有這等高手,但都不在宗師榜上。
宗師榜為江湖人所立,隻記載江湖中的高手。
在此之下,宗師榜第十一名至三十名,武功也深不可測。
這些人都是各大派經常拋頭露麵的掌門或長老,每一位都弟子眾多,他們被稱為宗師級高手。
六扇門老一輩金牌捕快,基本都是宗師級高手。
宗師榜第三十一名至一百名,彼此之間若是未曾交過手,則難以判斷誰高誰下,所以此等強者都被歸於絕頂高手。
至於絕頂高手往下,自然是一流、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的江湖人士。
但李劫卻知道,武功強弱與名頭大小關係不大,江湖中肯定還有不少未曾上榜的隱世高手。
武功的修煉層次也不像許多網絡小說所述,一重一重擺的明明白白。
在此界,衡量一個人武功高低,隻著眼於三個方麵:招式精妙程度、內功深厚程度和臨戰發揮。
不到真正交手,誰也不知道孰強孰弱。
若是武功存在克製關係,弱者也有可能逆殺強者。
所以,即便李劫九陰真經大圓滿,也不敢過分自高自大。
……
六扇門總部。
在李劫研究九陰真經的時候,刑部尚書已然擦著額上冷汗,匆匆來到牢房。
看到牢裏的長樂公主,刑部尚書‘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神色慘白的說道:“下官該死!底下捕快未曾見過公主仙顏,做出此等荒唐之事,下官一定將冒犯公主之人千刀萬剮,請公主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