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四季通用藥膳(三)(1 / 3)

【製作】

1.將紅棗洗淨,用水泡發;將蔥白(連須)洗淨備用。

2.將紅棗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約20分鍾後,再加入蔥白,繼續用文火煎熬10分鍾即成。

【食法】吃棗喝湯。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大棗即紅棗,性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蔥白具有理氣發表,通陽,解毒,調味之功效。二者製成湯,食用後可發揮理氣安神之功效。對神經衰弱,失眠多夢有裨益。

銀耳羹(涼)

【配方】銀耳10克,雞蛋1個,冰糖50克,豬油適量。

【功效】養陰潤肺,益氣生津。

【製作】

1.將銀耳放入盆內,加入溫水適量,浸泡約30分鍾,待其發透後,摘去蒂頭,擇淨雜質,用手將銀耳分成片狀,然後倒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後,移文火上繼續煎熬2~3小時,待銀耳熟爛為止。

2.將冰糖放入另一鍋中,加水適量,置文火上溶化成汁,再將雞蛋打破取蛋清,倒入冰糖鍋中攪拌,待燒沸後,打去浮沫,將糖汁倒入銀耳鍋內,起鍋時,加少許豬油即成。

【食法】每日1次,單獨食用。

【宜忌】適用於各種體質的人士服用。

【解析】銀耳又名白木耳,具有滋陰潤肺,益氣生津之功效;冰糖甜度大,可調其味;雞蛋清為提取冰糖雜質用;豬油可使銀耳口感更滋潤。這樣燉的銀耳,柔軟,甜度適宜,食之味美可口,同時具有養陰潤肺作用,經常食用,對肺陰虛咳嗽,咯血,高血壓,血管硬化有裨益。

高粱粥(溫)

【配方】桑螵蛸20克,高粱米100克。

【功效】健脾固腎,止遺尿。適用於脾腎虛弱導致的尿頻等症。

【製作】

1.持桑螵蛸用清水煎熬3次,過濾後,收集濾液500毫升。

2.將高粱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摻入桑螵蛸的汁,置火上煮成粥。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宜忌】內有濕熱者慎服。

【解析】桑螵蛸甘、鹹、平,具有補腎,固精之功效;高粱米,性溫味甘,具有溫中澀腸,強筋骨,療漆瘡之功效。二者煮粥,具溫養收澀之功。

紅棗糯米粥(平)

【配方】山藥40克,薏苡仁50克,荸薺粉50克,紅棗10枚,糯米250克,白糖25克。

【功效】益氣養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乏力等症。

【製作】

1.將山藥、薏苡仁、紅棗等除去雜質。

2.將薏苡仁淘洗後,下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置火上煮至薏苡仁開花時,再將糯米、紅棗淘洗幹淨下入鍋內,煮至米爛湯稠即成。

3.待米煮爛時,將山藥打成粉,邊撒邊攪放入鍋內,約隔2分鍾後,再將荸薺粉撒入鍋內,攪勻後,停火,加入白糖。

【食法】作每日早、晚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紅棗補中益氣養血;糯米暖脾胃,益胃氣;薏苡仁健脾利濕;荸薺可消除痹熱;山藥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五味加入白糖益胃,共奏益氣養胃之效。

人參粥(平)

【配方】人參粉3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功效】益元氣,振精神。適用於久病羸瘦、短氣乏力、神疲肢倦等症。

【製作】

1.將粳米淘淨,和人參粉放沙鍋內,加水適量。

2.將鍋置武火上燒開,移文火上煎熬至熟。

3.將冰糖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熬汁。待粥熟後,徐徐加入冰糖汁,攪拌均勻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宜忌】感冒發熱者慎服。

【解析】人參具有補元氣,固脫生津,寧心安神之功效,與粳米、冰糖熬粥,可發揮較好的益氣和胃之功。適合體虛之人四季調養服食。

枸杞蒸鵪鶉(平)

【配方】枸杞子30克,鵪鶉2隻,薑、蔥、精鹽、味精、醬油、料酒、水澱粉、素油各適量。

【功效】滋養肝腎、明目、補益五髒。適合於腎陽不足,腎不藏精,工作繁重所致性功能減退,體虛等症。

【製作】

1.將枸杞子挑去雜質,潤透洗淨;鵪鶉宰殺後,去毛樁、內髒,放入碗中,加入素油、精鹽、味精、醬油、料酒、水澱粉醃製;薑、蔥切絲。

2.將鵪鶉放入蒸盤內,將枸杞子、薑絲均勻的撒在鵪鶉上,將蒸盤放入蒸籠內,武火蒸30分鍾後,取出,把蔥絲撒在鵪鶉上即成。

【食法】佐餐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枸杞子性味甘、平,具有滋養肝腎、明目潤肺之功效。鵪鶉有補五髒,溫熱之功效。二者同烹,製作簡單,所出菜肴造型美觀,口感細滑,色彩豐富,還具有補腎壯陽、補益五髒的功效。

雞肝餅(平)

【配方】雞肝100克,麵粉300克,精鹽、味精、花椒粉、素油、蔥花各適量。

【功效】補肝腎,養心除煩。適於肝炎病患者康複食用。

【製作】

1.將雞肝洗淨後,用攪拌機打茸;將麵粉加適量清水和勻成團後,再將雞肝茸、素油、精鹽、味精、花椒粉加入麵粉中用力揉勻,再把麵粉團分成大小合適的節子,擀成圓形,將蔥花撒在上麵,搓勻,擀成餅坯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