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鯽魚湯(溫)
【配方】砂仁3克,鮮鯽魚1尾(150克),生薑、蔥、食鹽各適量。
【功效】醒脾開胃,利濕止嘔。適用於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病後食欲不振等症。本方也是孕婦惡心常用之藥膳方。
【製作】
1.將鮮鯽魚去鱗、鰓、內髒,洗淨;將砂仁放入魚腹中。
2.將裝有砂仁的鯽魚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開。
3.沙鍋內湯燒開後,放入薑、蔥、食鹽,再用文火煮沸30分鍾即成。
【食法】食日佐餐食用。
【宜忌】進食不潔食物導致惡心嘔吐時不宜食用本方。
【解析】鯽魚性溫,具有健脾利濕,治脾胃虛弱之功效;砂仁溫開行氣,能消食開胃,利濕止嘔。砂仁煮鯽魚成湯,則具有更強的溫胃利濕止嘔之功效。對平素脾胃虛弱之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病後食欲不振大有裨益。
蟲草金龜(平)
【配方】蟲草5克,沙參10克,金錢龜1000克,火腿肉25克,豬瘦肉100克,雞湯、食鹽、胡椒粉、生薑、料酒、蔥各適量。
【功效】養陰補血。適用於久病體虛、久嗽咯血、肺虛燥咳、肺癌等肺腎陰虛證。
【製作】
1.將金錢龜宰殺洗淨,龜肉用開水焯後撈出,再用溫水洗淨;豬瘦肉用開水焯透撈出,溫水洗淨;沙參用溫水悶透,切片待用。
2.將鍋內加油,燒熱,放入薑片和蔥,煸香後,倒入龜肉,共炒片刻;烹入料酒,倒入開水,燒沸後,煮3~5分鍾,打去浮沫,撈出(原湯不用)。
3.取盆一個,將沙參放在底部,再將龜肉蓋於上麵;將蟲草、火腿、豬瘦肉放在龜肉四周,放入雞湯、調料,蓋好盆蓋,放入蒸籠內,待肉熟爛時取出,將火腿、瘦肉、調料擇出,再加食鹽、胡椒粉適量即成。
【食法】可佐餐,亦可單食。
【宜忌】感冒發熱期間不宜食用。
【解析】蟲草味甘性溫,能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為治療肺髒虛損的重要藥物;沙參味甘性寒涼,主入肺、胃兩經,功擅養肺胃陰虛;兩味藥物味甘能補,一溫一涼,共用補肺之力佳。配合甘平補陰血,益氣力之龜肉同烹,補肺腎,養陰血的作用更佳。比較適合各種肺髒疾病的調理以及中老年人四季調養之用。
豬膚紅棗羹(平)
【配方】豬皮500克,紅棗250克。
【功效】補血,利咽喉,消腫痛。適用於血小板減少、鼻出血、齒齦出血、紫癜等症。四季皆宜。
【製作】
1.將豬皮洗淨,拔淨毛,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放入鍋內,加水適量。
2.將鍋置武火上燒開,加入紅棗,改用文火煮熬成黏稠狀的湯。
【食法】佐餐或單食均可。
【宜忌】濕熱痰多者忌食。
【解析】豬膚即豬皮,性涼潤,具有滋陰液、潤膚作用;紅棗即大棗,性甘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二者煮羹,則氣血雙補,有一定的補益作用,除可利咽喉,消腫痛之外,經常食用,對血小板減少,鼻出血,紫癜等病有療效。
黑米黨參粥(溫)
【配方】黨參15克,白茯苓15克,生薑5克,黑米300克,冰糖適量。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養胃。適用於四季調養。
【製作】
1.將黨參、生薑、茯苓切片;黑米洗淨,冰糖搗碎。
2.將藥物、黑米、生薑、冰糖放入鍋內,加水適量。
3.將鍋置武火上燒開,再改用文火熬2小時即成。
【食法】每日早晚餐食用。
【宜忌】無特殊禁忌。
【解析】黨參具有補中益氣之功效,佐以白茯苓滲濕利水,寧心安神之功效,生薑健胃,冰糖調味,同黑米煮粥,可增強補中益氣,健脾養胃之功效。經常食用對氣虛體弱,脾胃虛弱,全身倦怠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大有裨益。
首烏粥(溫)
【配方】製首烏30克,粳米100克,大棗10枚,冰糖適量。
【功效】益腎抗老,養肝補血。適用於四季調養。
【製作】
1.將粳米淘淨。
2.將首烏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用中火煎煮2小時,然後去渣,取濃汁。
3.將粳米、大棗、冰糖、首烏汁液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宜忌】濕盛便溏者不宜多食。
【解析】何首烏必須用製首烏,其功效為補肝益腎,益血祛風;大米有健脾養胃,止渴除煩之功效。二者煮粥,食用後可增強其益腎抗老,養肝補血之功效。經常食用對肝腎不足須發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漏,慢性肝炎,癰腫,瘰鬁,腸風,痔疾,老年高血脂,便秘者大有裨益。
乳汁膏(平)
【配方】牛乳500克,蘆根500克,人參50克,梨500克,龍眼500克,甘蔗500克,生薑50克。
【功效】補氣益陰,生津潤燥。適用於四季調補,並可用於因氣結肝傷而津液枯涸、噎嗝反胃等症。
【製作】
1.將蘆根、人參、龍眼肉放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煎熬1~2小時後,潷出藥汁,再加水適量,同法煎熬,潷汁,如此3次,然後將3次煎液合並,過濾,去渣。
2.將梨去皮,洗淨;甘蔗去皮,切成小塊;生薑去皮,洗淨。然後將梨、甘蔗、生薑榨成汁,備用。
3.將牛乳與以上所有汁液合並,攪勻,放入碗中,隔湯燉成膏,再加上蜂蜜少許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