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軍統局與汪偽76號的又一輪惡戰(3)(2 / 3)

乘兼悅郎也是貴族出身,和高月保一樣,曾就讀於日本陸軍大學,來中國之前,他一直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擔任戰術教官,同時兼任陸軍第一旅團長侍從參謀。乘兼悅郎之所以被任命為陸軍第一旅團長的侍從參謀,因為第一旅的團長是朝鮮的皇族子弟李垠。

李垠來自朝鮮,朝鮮被日本占領後,大批的朝鮮皇族子弟被送到日本接受教育,很多人成了狂熱的親日分子,這其中就包括李垠。李垠被日本天皇授予昌徳宮李王垠的稱號,並被任命為陸軍第一旅團旅團長。

雖然李垠對日本無比的熱愛,但日本天皇也深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始終對李垠放不下心來,所以派了日本貴族出身的軍人乘兼悅郎做李垠的侍從參謀,以監視李垠。直到天皇確定李垠的確忠誠無二,才將乘兼悅郎派到了中國。

1940年8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發動了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共斃傷日軍二萬多人、偽軍五千多人,俘虜偽軍一萬八千多人;破壞鐵路九百多裏、公路三千裏;破壞橋梁、車站二百五十八處;並繳獲了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百團大戰在日本國內引起巨大震驚,甚至有些日本軍人直呼,要“重新評價中國國內的軍事力量”,同時,對於日本駐華北軍總司令多田駿的“不作為”感到十分滿意。無奈之下,日本天皇為了安撫老臣多田駿,特意派出高月保和乘兼悅郎,作為特使到中國來,對多田駿進行“宣撫”。

日本中佐高月保和乘兼悅郎是1940年秋天來到北平的,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秋天還沒結束,冬天還沒到來,他們就被刺殺了。那麼,這兩個人,為什麼要在11月29日當天,一起騎馬外出呢?

原來,這二人生性喜歡騎馬,都是日本貴族俱樂部“愛馬社”的成員,來到中國後,他們依然保持著每天騎馬的習慣。日偽當局為了拍這二人的馬屁,便精心為這二人安排了騎馬的路線,並且為了確保二人的安全,不僅常常更換路線,而且每日都派出大量的軍警和憲兵駐守在二人騎行的路線上,還安排了汪偽76號的便衣特務騎著自行車跟隨二人騎行。正因為日偽方麵過分小心,才使得高月保和乘兼悅郎以為騎行在中國的土地上,和騎行在日本的國土上一樣安全。

負責保衛他們的人的確很多,然而,正是由於防衛措施過於嚴密,保衛人員過多,才造成了“雞多不下蛋,人多打架亂”的現象。大家都以為“反正有的是人,我鬆懈一點也沒關係”,“這麼多人,誰還敢來搗亂”,所以警衛工作看似嚴密實則鬆懈。

當時,高月保背部中了三槍,乘兼悅郎心髒上方中了兩槍,兩個人所乘馬匹也各中一彈。本來,這二人被擊中後,還都有生還的可能,但由於胡同裏道路不便,日本憲兵又是調動汽車,又是搶奪人力車,耽誤了不少時間。高月保在被槍擊後,被自己受傷的坐騎狠狠地摔到了地麵上,倒地後,又被自己的馬踢了一下,所以剛被送到醫院就咽氣了。乘兼悅郎略微幸運一些,雖然被慌亂的日本憲兵連抻帶拽扔上人力車,一路受了不少顛簸,但經過搶救後,命保住了,但是卻留下了殘疾,隻得離開一線部隊,回國擔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庶務課課長。

那麼,到底是誰刺殺了這兩個日本軍官呢?

刺殺高月保和乘兼悅郎的,正是軍統北平站的行動組成員麻克敵和邱國豐。

麻克敵,本名麻景賀,1905年生人,河北遵化人,素以心狠手辣、膽大心細、槍法超群聞名於軍統內部;邱國豐,1915年生人,遼寧營口人,從小學習武術,功夫極好,十幾歲就加入了國民黨的軍隊。這次刺殺計劃,由時任軍統北平站站長的劉文修策劃,刺殺地點就選在遠離日軍據點,僅有偽警察負責警衛的隆福寺到鑼鼓巷一帶,由麻克敵執行刺殺任務,邱國豐負責掩護。

於是,11月29日當天,麻克敵和邱國豐,尾隨高月保和乘兼悅郎到計劃行刺的地點時,卻發現兩個日本軍官與負責警衛的士兵距離太近,於是麻克敵隻得臨時改變刺殺計劃,一路緊跟。直到到了東皇城根胡同一帶,兩名日本軍官騎得興起,而負責保衛的警衛也因為多日來一直平安無事而麻痹了神經,漸漸跟兩名日本軍官拉開了距離,麻克敵才找到了刺殺的機會。於是,就出了本節開頭的一幕。

事情發生後,日本軍方十分震驚,嚴令駐紮在北平的日本特務機關以及汪偽76號限期破案,並且勒令全城戒嚴、鐵路停運,同時嚴禁居民出城,甚至半夜入戶搜查,發現可疑人員就立刻逮捕。一時間,北平城內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