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酒曲最重要的材料有!
麩皮小麥表麵的果皮是最重要也是用量最多的,
酒曲原始做法,在沒有老曲沒有米酒的情況下做出酒曲。
酒曲就是培養根黴菌和酵母菌,根黴菌可以起糖化作用,是糖化糯米中的澱粉或者其他如大米之類的。
酵母菌會把根黴菌產生的糖分在密封發酵之下才會產生酒精,這就是酒的由來。
辣蓼草要選開花的要記住!辣蓼也稱為酒花草。
茯苓生長環境在鬆樹下麵,茯苓是寄生在鬆樹根部的一種真菌,鬆樹的鬆油和纖維素成為茯苓的營養成分,因此生上有茯苓的鬆樹必有枯敗的現象,茯苓是一種真菌跟鬆茸不是一個品類,雖然同樣是真菌。
甘草非常甘甜,可以增加酒的口感,如果沒有也可以不要
麩皮100克 辣蓼草15克 糯米30克,茯苓5克,甘草3克都打成粉,做曲的時候一點油都不能沾,這樣可以提升成功率!不能沾油!
最重要的有麩皮,辣蓼草,茯苓。
然後打好的粉加水攪合成球狀,用木盒什麼盒子都可以……鋪點草杆或者幹草或者稻穀殼墊在下麵,搓完成球後還要保持濕度。
用任何東西把水弄成水霧或者蓋的蓋子有水也可以,溫度控製在25~32左右之間就可以。
大概兩天就有白毛長出來,長出來就成功了。
長黑黴菌,說明發酵溫度與濕度。酒曲還沒有發酵水汾已經蒸發了。
……₍˄·͈༝·͈˄*₎◞ ̑̑
溫馨提示這是最簡單的做法,其實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配方,如果道友願意分享請這裏標記一下我。
標記……
難度:史詩級
小曲,大曲,麩曲。
大曲是由:小麥,大麥,豌豆為原料在澱粉至原料中發酵進行富集,擴大培養,並保藏了各種釀酒的微生物通過風幹儲存。
大曲每塊大概3-5斤左右或者以上,白酒出產率低但是品質最好!
小曲是由稻米中草藥為原料,以根黴酵母菌為主,小曲釀出酒有清雅的香氣和純齒的口感,雖然沒有大曲酒那麼香氣馥鬱,但是如果其中的中草藥搭配得當不比大曲酒差,甚至還有超越!
麩曲是由麥麩為原料,是以純種黴,人工培養的散曲,蒸煮時間短,出酒率高,一般這個是生產小白幹和東北小燒酒,麩香略重,香氣感十足中段感淳甜,後有點回味。
具體我沒嚐出多大差別,下次我有機會自己做一下。
因為我發現麩曲也可以製作清香濃香醬香這三種類型。
曲乃酒之骨,想要做好酒就要做好曲!
大曲有12種香型風味各不相同。
白酒的本質就是微生物代謝的產物,微生物的種類不同,它的代謝物就不同,就形成了風味不同。
想要微生物產出,就要給他喂飽,曲塊就是捕獲這些空氣中的微生物繁衍,給它一個生存繁衍的平台和營養物質。
白酒生產風味主要有三大菌種:
細菌:產香的細菌,喜歡的溫度在60度以上。
黴菌:把養分轉化為糖分,主要喜歡在30多度低溫的環境
酵母菌:把糖分轉化為酒精,主要喜歡37度-38度左右的環境生存
所以當地冷,很難有嗜熱的菌群,當地熱很難有嗜冷的菌群才導致每個地方所產生的風味不同。
大曲分為:黃曲是最好的 ,白曲是發酵溫度低,黑曲是升溫過猛水分過多產生的
大曲分為三種等級也可以叫:
低溫大曲製作清香型清酒作為的代表汾酒(少女腳踩的),低溫大曲培養溫度在40度到50度之間,低溫大曲保溫保濕保潮,控製熱晾升降比較大,通常排列底下上麵\/\/\/排放。
中溫大曲製作以濃香白酒製作的酒為代表有五糧液等等(少婦踩的),中溫大曲培養溫度在50度到60度之間,控製溫度基本靠翻曲,當最高溫度超過工藝極限才翻曲,工藝呈現為多熱少晾。
高溫大曲製作以醬香白酒製作代表有毛子酒(聽說隻有985、211的才可以踩,可以說是香味原自腳指尖。)高溫大曲溫度在60度到70度,曲塊的堆積嚴密,覆蓋以保溫保濕為主,每當曲溫升到60-65度曲塊才翻曲,超高溫曲的糖化力和液化率發酵率比較低,所以用量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