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餘的話,現場的觀眾都羞愧起來。
讀到相當靠後的部分,他們都還沒有半點思緒。
每一個出場過的人物,他們都懷疑過,可終究是不確定。
書中已經出現過很多人的信息,其中最有嫌疑的還是十二個。
《東方快車謀殺案》一大特點就是,出場人物多,信息繁雜,想要老老實實推理是要費腦的。
首先一號嫌疑人是一個法國人,也是一位名叫蘇珊娜的女子的父親,是本次東方快車的列車員。
作為列車員,他有機會接觸到死者雷切特的包廂,並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實施複仇行動,並且案發的車廂是由他用萬能鑰匙打開才發現屍體。
更重要的是,她女兒蘇珊娜,是被雷切特害死的,嫌疑很大。
其次二號嫌疑人是一位美國人,他對雷切特似乎懷有恨意,且作為雷切特的秘書,他擁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機會接觸到雷切特,並有機會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實施複仇行動。
三號嫌疑人是個英國人,是原本阿姆斯特朗家的管家,阿姆斯特朗家曾為雷切特所陷害,因此馬斯特曼理應對雷切特抱有仇恨。
他混上了雷切特的仆人,作為雷切特的仆人,他擁有接近雷切特並實施複仇行動的機會,他能輕易地進入雷切特的包廂,並在不被注意和足夠隱蔽的情況下執行計劃。
四號嫌疑人是個著名演員,她的女兒和外孫女都因雷切特受到傷害,有理由下手。
五號嫌疑人是位瑞典人,也是位護士,其嫌疑程度相當低,隻是提到過和雷切特有些瓜葛。
之後的嫌疑人,都和五號嫌疑人差不多,都是和雷切特過去有些仇怨的,都有可能下手,一共有十二位。
案件到了這就棘手了起來,觀眾們麵麵相覷,都是有些拿不準誰是真正凶手。
這十二個人,隨便單拿一個出來,都很有當凶手的天份啊.......
整個比賽現場陷入了僵局,所有人都在抓耳撓腮,隻有秋煥和楊餘兩人淡定非凡。
秋煥是因為了解故事走向,而楊餘純粹在裝逼,他可不敢露出半點不自信的表情,否則會有人大做文章在這上麵的。
過一會,站他這邊的主持人冰冰肯定會采訪詢問他是否猜中了凶手,到時候不管猜沒猜對,他都要給出正確答案,然後添油加醋一番。
隻要能說得過去,哪怕有懷疑的人,他也是無形中又裝了一次。
秋煥看出了楊餘的想法,心中冷笑,這小子還在做夢。
就憑他剛剛自爆性質的一句話,已經被打入了死局。
而楊餘顯然沒想那麼多,他一目十行地讀,想先翻到後麵看看凶手是誰。
然而,看清結尾後,他的臉直接憋成了豬肝色。
這是作弊!楊餘難受了,怎麼可能全部人都是凶手?
這種寫法在過去,從未有過人嚐試過,因為有種愚弄讀者的感覺。
就好像文科考試中的一道選擇題,每個選項都是看起來對的,也符合題意,按照習慣,應該是要在四個中選一個最佳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