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餘的故事講完了,現場席還是一片沒有回味過來的模樣。
“太精彩了!簡直就像是在看一場話劇!”
“看來川上先生的出現,讓楊餘先生燃起了很強烈的危機感,這個故事簡直是世界級劇情!”
“太可怕了,楊餘先生這個旁白的設定,真讓我頭皮發麻!”
“楊餘先生認真起來,哪裏還有那秋煥的事?”
......
現場的氛圍瞬間被一股熱烈而複雜的情緒所充斥,那是一片交織著讚歎、吹噓與些許質疑的聲浪。
評委們也是搖頭晃腦,想也沒想就給出了高分。
95!
所有的分數彙總減去最高分最低分後,便是楊餘的得分。
這個分數,根據以往第三輪大賽的規律來看,不是遇到特殊情況,基本坐穩前三了......
很顯然,楊餘似乎也滿足於此了,環節結束後,他一言不發回到了自己座位上。
但即便他離去了,作品的故事依舊讓很多觀眾久久回味不過來,即便是最挑剔的耳朵,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故事的構思之巧妙、敘述之生動,確實贏得了在場多數人的由衷好評。
不過也有一群臭著臉的觀眾冷冷看著這一幕。
他們都是老推理文學愛好者了,更加傾向於邏輯與推理的作品。
與其他人的狂歡格格不入,他們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雙手交叉抱於胸前,目光中透露出不解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抗劇,《凶殺案的旁白》這個劇情細細探究起來,有太多可以吐槽的點。
可惜,此輪比賽的主題並非較真細節.......這些邏輯錯漏點,能扣的分極其有限。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秋煥敏銳捕捉到了一道鬆氣的聲音。
選手席上,楊餘在故事結束後,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輕微的鬆氣聲。
他的目光轉向了一旁,那是坐在他不遠處的川上,眼神中充滿了感激與尊重。
但川上的反應卻顯得複雜而微妙。他高傲地昂起了頭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隨即別過頭去,仿佛不願有過多視線交流。
他的心中,此刻盡是翻湧的波濤。
這個故事的靈感與構思,雖說是他隨便想出來的,且因為設定上的局限性丟給了楊餘,權當是為了合作,沒有多少心疼。。
然而,當這一切最終呈現在眾人麵前時,所有的光環與讚譽卻都毫不留情地落在了楊餘的頭上。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難以接受,甚至感到一種被背叛的憤怒。
“沽名釣譽的小人……”川上在心中暗暗咒罵,楊餘那感激的表情在他眼中變得異常虛偽與刺眼。他努力平複著自己的情緒,但心中的怒火與不甘卻如同野火燎原,久久難以熄滅。在這場看似光鮮亮麗的勝利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暗流湧動,隻有他們兩人心知肚明。
林依依坐在台下,看著眼前的盛況,心中不禁感到一陣憋屈。
楊餘的表現越來越好,讓她心中的不安感愈發強烈。
她忍不住幽怨地看了一眼選手席上的秋煥,然而當她看到對方並沒有露出意外的表情時,她的心情卻莫名其妙地平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