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8日,軌板場臨建開始動工。偌大的場區用地上,青青的麥苗似乎也感染了人們的喜悅,心情起伏,搖曳了枝葉,發出簌簌的聲音。
從武廣新廣州站項目調配來的攪拌設備,運到了場裏。魏軍從外麵回來,看著躺在地下七零八散的灰罐支腿,心痛。“很難有人能夠理解我們這個企業的大大小小的鐵疙瘩,都是有靈性的。”魏軍請來了這套攪拌設備的供應廠家的技術人員,又挑了一家協作隊伍,開始拚湊改裝修複攪拌設備。7天,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把攪拌站建起來了。
軌板場打磨設備是全自動化係統。“磨床工藝,將是軌道板的核心技術。”陳昌萬向公司打報告,希望能調配一些技術操作手來。公司也絲毫不含糊,從鄭州技師學院錄用了10名品學兼優的畢業生,全部分到了軌板場。魏軍第二天就帶著他們,直奔杭州機床廠,學習磨床操作規範和性能。
魏軍對每一個設備的產品使用說明書都背得滾瓜爛熟。“這也是被‘逼’的了,多廠家設備的配套組合,多少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狀況,如果說在安裝調試時,有一個環節卡了殼,臨時翻翻說明書,還能夠給自己的工作找個借口的話,那麼真到了生產線全部運作起來,再出現點問題,你又臨時抱佛腳,那耽擱的就直接是全場的產值效益,這責任就大了,擔不起啊。”魏軍愛琢磨,每次想到好點子,就會跟大家說,集思廣益。比如考慮到生產整體布局,他們合理優化了設備組合後的工藝循環使用率,僅對數據磨床對應配備的毛坯翻轉機改裝組合成兩台磨床加一台翻轉機加一個橫移小車,輔之以調整混凝土運輸軌道,就節省資金10多萬元。
魏軍消瘦。來石武線,看到每個人都忙得“掉秤”,他還開玩笑:“我是沒有什麼可以再瘦下去的了,否則就是骨頭縮了水。”沒想到,短短的三個月下來,不知不覺他又瘦了一圈。那天,有上級部門來檢查,他穿上工作服列隊,辦公室小丁歎息:魏軍,你的衣服怎麼咣當起來了?!“沒覺得啊。”魏軍笑笑。中午到辦公室發傳真,小丁堅持讓他站到健康秤上,一稱,赫然輕了十一斤。辦公室裏有一瞬間的沉靜。
“真是骨頭縮水了。”魏軍開口,鼻子猛地一酸,仍笑著,說:“這感覺,還不錯。”原本想下午到車間門口照張工作照,從網上發回去給母親看看的,看現在這樣子,還是發以前的照片吧。魏軍母親是為給他介紹對象,昨天打電話來千叮嚀萬囑咐的讓他一定要拍最新的照片回去,“人家姑娘說了,就想先看看你的模樣呢。”
魏軍27歲,單位女孩子少,母親就急了。三次托人給他介紹條件都不錯的女孩,魏軍都沒有可以請假回去,隻是和母親半真半假的說,這方法老土了。母親也不責怪他的打趣,趁前年春節他回家幾天,就直接讓介紹人把女孩子帶家裏來了。“這算是見了一麵,留了聯係電話和網上QQ。但後來回來,一忙,就免不了怠慢對方了一些。也算是無疾而終了。”魏軍說起這些,有些靦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