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型大型化
岸橋機型的大型化,突出反映在外伸距、軌距和起升高度等尺寸參數的大型化上。目前岸橋的外伸距最大已達67.5m,軌距35m,而起升高度已有48m的趨勢。岸橋的起重量更是成倍增長,吊具下的額定起重量逐步從30.5噸增大到61噸,最大已達65噸,從而使整機自重也高達2000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第六代集裝箱船甲板上載箱17列,若岸橋每側的行駛軌道距碼頭前沿按3.5m考慮,外伸距48m的岸橋就可滿足這類船舶裝卸的需要,而現在外伸距超過60m的岸橋比比皆是,外伸距67.5m的岸橋完全能夠滿足甲板上載箱24列箱的船舶裝卸需要。由此可見,岸橋的大型化已為船舶的進一步大型化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作業高效化與自動化
岸橋作業的高效化主要體現在機構運行的高速化和采用雙箱吊具及采用雙小車係統3個方麵。自動化則使駕駛員在每個作業循環中,隻需在海陸兩頭參與操作,其他時間岸橋自動運行,大大減輕了駕駛員的勞動強度。
長期以來,岸橋小車的極限速度是240m/min。當外伸距越來越大時,小車的運行速度對提高岸橋的效率越來越重要。隨著電控設備與控製係統的發展,岸橋上各環節的運行速度逐步得到提高。上海振華港口機械股份(集團)有限公司在一台新近完成並正在進行工業測試的岸橋上,對小車的起動、製動、運行做了徹底的改進,采用了全新的小車供電係統,使小車速度成功達到350m/min,每一作業循環的時間大大減少,平均每小時可完成30~40TEU。
國際標準集裝箱在長度上有40ft與20ft兩種,通常情況下,岸橋每次隻起吊1個集裝箱,但在20ft箱比較集中的情況下,采用雙箱吊具一次起吊2個20ft箱,會極大地提高作業效率。目前,已有不少港口在積極采用雙箱吊具。
為進一步提高單機作業效率,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有些公司還開發出了雙小車岸橋,岸橋上設有一個中間平台,由兩部小車接力完成裝卸作業。由於早期的雙小車岸橋造價較高,使用效果與運營成本也不理想,因此並未得到全麵推廣。但近年來出現的新型雙小車岸橋則為它的普及帶來了新的希望。這種雙小車岸橋的陸側小車是全自動的,無人操作,海側小車雖然配有一名駕駛員,但他僅負責在船側的對箱操作,其餘操作全部由控製係統自動完成。這種雙小車岸橋與地麵上的自動導向車(AGVs)係統配合使用,可比單小車岸橋裝卸效率高40%。目前,德國的漢堡港已配有該種岸橋,在我國的青島、寧波等港,雖然還未配置,但碼頭在承載能力等方麵均已按該型岸橋設計,將來可視需要隨時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