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終南山
淩雲道觀位於淩雲山脈上的淩雲峰上,山峰平地拔起,轟立青雲之上,取意淩雲以淩駕九天之外,俯視神洲大地。淩雲山山高林茂,雲霧飄渺,連綿百裏,巍峨高聳。淩空絕壁,飛瀑奇岩,珍禽異獸,在所多有。
阿牛和小雲拜別父母後,就跟著李大嘴的兒子李仙往淩雲道觀拜師學藝去。這日,三人終於來到淩雲山下的登天廊。李仙指著登天廊道:“你們看,這上麵就是淩雲山,過了這登天廊便是九天峽穀,再往上便是我們淩雲主峰了,淩雲道觀就在上邊。”兩人順著李仙手指往上看,隻見這登天廊乃是一條長形通道,由山上引下的幾條青縷,簡約的形成了一條空中之橋,長約千米,而淩雲道觀位於登天廊上,更是高不可聳,位於雲深不知處。兩人隻見這橋,便覺人行其中,驚險無比,說不出的害怕,心跳的厲害,都不約而同的握緊對方的手,彼此感覺對方小手上傳來的汗水和緊張。
李仙又道:“小雲,阿牛,此次我帶你們來這淩雲道觀,一則觀中恰逢十年之期正在收人,真人口喻我等修真之輩下世尋找可造之材;二則,你等父親的一再拜托叮嚀希望你等成材,故此帶你們上山;此次我帶有私心,已是大大不該,至於你二人能否留觀學道,修煉觀中各般神通,就看你二人的努力和造化了。一會,我便禦劍上山,你們先在這等著,我去通報一聲便馬上回來。”
小雲連忙點頭,答應道:“知道了,李大哥,你去通報吧,我們在這裏等你,不會亂走的。”
李仙輕輕一笑,一點頭,禦劍往山上飛去。
阿牛,小雲見李仙禦劍而上,皆驚喜無比。這些日來雖知道要到淩雲道觀修真學道,但學什麼兩人均一無所知,李仙也從未在二人麵前表演過,此刻見李仙禦劍而上,兩人心裏均是讚歎無比,暗歎神奇,以前可是從未想過有這等飛天遁地禦劍之術。李仙也未曾想到如此簡單的禦劍之術會在兩小孩心裏刻上了這麼一道深深的印痕,揮之不去。
不知覺間,李仙已去了有一小會兒,仍未見回,兩小孩不禁焦急起來,兩人來回不斷踱步,驅除心中的煩躁。
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陣陣坳坳的叫聲,越傳越近,叫聲好不淒涼,仿佛生死關頭的坳叫。兩人心中一陣奇怪,皆望向叫聲方向,卻不敢走過去。阿牛好奇不已,終忍不住好奇心的驅使,囑咐小雲原地等著李仙,自己迅速往那叫聲處走去。阿牛轉過幾處小叢林,跨過幾灘死水,幾轉之後終於在個接近崩塌的小水壩前找到了嗷嗷聲的來源。
隻見不遠處水壩上正圍著一隻渾身長滿黃紅色斑點,肚子雪白,頭上有角,長耳白胡,碲象山羊,嘴似牛犢,聲如小鹿的四不像怪獸。那怪獸在壩欄上不斷掙紮,叫聲淒厲,卻是被水壩牢牢困在壩中,奈何壩水高急,壩欄陡斜,壩下淤泥更是淤陷了那四不像的四碲,使其困在壩中無力舉步向壩沿走去。壩內的水位越積越高,已升到怪獸的半胸上。
那怪獸眼神絕望地看著阿牛,敖敖叫聲更是淒厲無比,似乎知道命不久矣,正聚集全身力氣發出最後的衝刺。
阿牛望著那怪獸絕望無比的眼神,仿佛看到自己家的大黃被牽走時的那般無助,心中一酸,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那怪獸救上來。
眼看那壩水越升越高,水位已到那怪獸脖子附近,不需片刻就將淹沒。阿牛但覺心頭一熱,焦急萬分,手足無措的向小壩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