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如法炮製,從字典裏刪除“不可能”(1)(1 / 3)

連人生都改造了,一件事又能怎樣

在現實生活中,你總會遇到很多解決不了的事,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困難、挫折和失敗,精心安排的計劃往往在執行的時候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擾,從而讓你的改造計劃陷入困境。此時,你也許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為什麼你已經在很努力地改造自己、改造人生,還是會被一件事困住呢?

其實,改造人生從來不是一個抽象的口號,這種改造也絕不僅僅是看一本書,列一個計劃就能完成的。改造自己、改造人生,是一個自內而外的過程,發自內心想要改變的你,需要在現實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改掉自己身上那些不夠好、讓你不夠滿意的東西,為自己建立新的、更好的習慣。

改造人生不是孤立的行為,而是伴隨著你的生活一點一滴進行的。所謂改造人生,主要針對的就是你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習慣。那麼,什麼是習慣呢?有人習慣睡前先洗臉後刷牙,有人習慣吃飯的時候先吃菜後喝湯,有人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有背景音樂,有的人卻恰恰相反,任何幹擾都會讓他不得不停下來……這些都是習慣,是頭腦的習慣,也是身體的習慣,就像人學會了騎自行車或者遊泳,終身都無法忘記,頭腦和身體養成的習慣總是根深蒂固。改掉舊的,建立新的,都是一個困難的過程,一不留神,還會反彈呢。

習慣到底為什麼這麼難搞呢?有生物科學專家的研究表明,潛意識總是比顯意識要快一些,也就是說,你的想法、欲望和衝動,都不是你自己有意識地想出來的,而是潛意識“自作主張”產生的,是一種生物性的、不受理智約束的決定。但是,人畢竟是“萬物的靈長”,你的意識並非無所作為,雖然潛意識已經作了決定,但是你仍然可以行使“一票否決權”,終止衝動,停止行為。在必要的時候,人的理智絕對可以讓不滿意、不情願的事不發生。

潛意識決定你想要做什麼,而這個過程往往是你自己意識不到的。比如沒來由的,你想叫上幾個小夥伴吃一頓豐盛的自助餐。這時候,如果你的理智意識到你最近在減肥,你不能大吃大喝,於是你告訴自己不行,你的理智阻止了你撥出邀請的電話或者買下自助餐的優惠券,那麼可以說,這次你贏了。反之,如果你沒有及時阻止自己,那麼你就隻能坐視自己的減肥計劃破產,身材進一步走形。

很多心理學家和科學家認為,潛意識是一種比較生物性的意識,它通過觀察你外部的環境和你身體的情況來作出決定。比如你的胃消化完了所有的食物,空空如也的時候,潛意識就會作出要吃東西的判斷,你沒法阻止這種意識。但理智完全可以通過照鏡子、買一條漂亮的超短裙之類的行為,引導潛意識放棄這種想法。對,為了改變不好的身材,為了穿上這條美美的裙子,不能吃飯。

由此你一定能看出來,想要強行地改變“我現在想要什麼”是很難的,你要做的是搞清楚“我以後想要什麼”,然後為自己規劃出一條合理的路線,讓你的潛意識心甘情願地帶著你走過去,而不是簡單地臣服於此刻的歡愉。

比如戒煙,很多人都有過多次戒煙而又複吸的經驗。煙草或者說尼古丁的成癮性與真正的毒品不同,很難讓神經徹底地沉溺其間,無法自拔,但是為什麼那麼多人信誓旦旦地要戒煙,最後都失敗了呢?如果你不想再品嚐失敗的苦果,希望這一次能夠真正地改造成功,你又應該如何破除舊的壞習慣,建立新的好習慣呢?

首先,就像所有的事一樣,你一定一次隻能做一件事,你想要戒煙,就不要想著同時減肥。因為你的理智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同時跟兩種不同的欲望作鬥爭,往往會腹背受敵,很快累垮,再次自暴自棄,潰不成軍。

其次,你要改變自己,改掉那些壞的習慣,你就要注意那些讓你這種壞習慣發生作用的環境,並且遠離這種環境。比如你想要戒酒,卻每天晚上還要跟同事一起去泡吧,那戒酒肯定隻能淪為一句空談。古時有孟母三遷的故事,說的就是要遠離不好的環境,避免沾染壞習慣,影響自己的前途。除了環境,人也很重要,你想要戒煙,卻偏愛跟老煙槍朋友聚在一起打牌,你想要減肥,卻老跟美食團的吃貨們一起行動,那麼你怎麼可能成功?人是一種很社會性的動物,你身邊的人往往三言兩語就能說服你跟他們做同樣的事,拒絕傷感情傷麵子,所以,你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