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此人如何(1 / 2)

於至高處眺望,千裏江山,蒼蒼茫茫,好似沒有盡頭。

八百裏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

這是大秦的鹹陽,亦會是天下的鹹陽。

“李斯這天下分合已久,百姓受戰亂之苦甚矣。本王今日頭條想請教於你,如何才能有一統天下的智慧。”

“天下分合,不過是民心聚散。陛下這天下統一的關鍵在於——令行禁止,治理有方。”

“當以何治理!”

“當依法治國。”

“卿言民心乃國之根本,你且說說如何能得民心。”

“陛下,當以民生為重,以法治國,賞罰分明,讓百姓安居樂業。是故民心所向,政令可行。”

“難怪仲父誇你,是難得的博學多才智者也。今日與你一見,著實受益頗多。”

望遠山環繞,秦王嬴政止步不前,抬手拍了拍麵前青年的肩膀道:“你可願意為本王近侍。”

“ 陛下明達。臣願竭誠輔佐陛下,共謀天下太平。”

李斯自然是欣喜萬分,感激涕零。

三匹駿馬於郊野狂奔,如疾風而過,濺起泥點無數。

“你二人觀此人如何?”

開口的是為首少年,一身玄衣暗紋,衣服看起來不起眼,仔細看卻有金線流動。

在看這少年樣貌,劍眉星目,額高鼻挺,薄唇微抿。雖是十三、四歲年紀,卻已經喜笑不形於色,不怒自威來。

“陛下我聽那人言談,確實有些本事在身,可以一用。”

說話的少年姓蒙單字毅,蒙家三代為將,一心忠君報國,為秦攻城略地。蒙毅是秦國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蒙恬之弟,正是將門無犬子,各個都優秀。

蒙毅與秦王嬴政關係篤厚,現官居上卿,外出時可陪嬴政乘一輛車,侍奉嬴政不離左右。

“嘿,我可聽說他可是個急功近利之徒,本為小吏,卻辭官去齊國求學,拜入荀子門下。你們可聽過他老鼠言論。”

說話的又一少年名叫王賁,是大將軍王翦之子。正所謂將門無犬子,王賁自幼酷愛讀兵書,對於行兵布陣之道,也是信手拈來。雖隨父親出入戰場,但僅為兵卒曆練,對於帶兵遣將之事,姑且隻是紙上談兵罷了。

嬴政道: “寡人亦有耳聞,不過識時務者為俊傑,能審時度勢,也是其本事。”

蒙毅曰:“陛下說的是,正是用人之際,能用者便可盡其用。”

嬴政道:“不過他是呂不韋的門客,不知心向誰。”

蒙毅曰:“觀此人實乃擅長審時度勢,他自會做出明智選擇。”

王賁卻道:“天色尚早,既已出門,何必彎弓射鹿?”

“善!”

於是三位少年暫且忘記朝中旋渦,俱是精神一振,夾馬腹催促向前,往林中更深處奔去。

馬步放緩,嬴政半臂眼睛拉弓一射,隻聽咻的一聲,箭矢飛馳而過,將數十米開外的狐狸,洞穿大半。

“彩!”

另外兩人齊喝彩,他們的王真是文治武功無一不強。

此時的嬴政自然不是五年前的趙正,拉個竹弓需在五米內方能射到獵物。

不說百步穿楊,七八十米射狼,不在話下。

就連手上二十斤的弓,拉起來也並不費力。

看著這隻火紅的狐狸,嬴政思緒不禁飄散開來。卻不知遠在邯鄲的珠兒是否還好,黃爺爺是否健在。

他也派人去找過這二人,卻聽探子來報,平沙村已被大火燒了大半。卻又聽聞事後,有人曾在邯鄲城見過珠兒。